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的蝴蝶與人:凶人變蝴蝶還是梁祝化蝶呢?

歷史上的蝴蝶與人:凶人變蝴蝶還是梁祝化蝶呢?

文/項蘇農

【作者簡介】項蘇農,蘇州市人,現在蘇州從事律師工作。工作之餘愛看閑書,出差之機常逛街市,間或有所感,書詩文自娛。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夢蝶栩栩然的莊子莊周

在諸子百家中,莊周是最有趣的,他不但是異想天開的一個人,而且還是腦洞大開的一個人。

他在《莊子》一書中,用文言文記錄了他如下做的一個夢: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你只要看到該文章的第一句,你就會不由自主地在莊周老先生的引導下,一步一步的進入他的夢境:

看見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

很生動很逼真的一隻蝴蝶。

身心於是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愉快和愜意!

竟然忘記了自己原來就是莊周。

突然之間醒了過來,

在驚惶不定中方才醒悟自己原來就是莊周。

現在的問題是莊周在夢中變成了蝴蝶呢,

還是蝴蝶在夢中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周呢?

看到這裡,相信你會露出會心的一笑,是啊,我現在在看這篇文章的時候,究竟是以人的角度呢?還是以蝴蝶的角度呢?

如果進一步深思,你會不會為此茫茫然呢?為自己身份的準確定位,而產生從未有過的頭疼呢?

在這裡,莊子提出了一個道家的終極問題,人如何認識真實?

莊周夢蝶故事裡的蝴蝶,是一隻最最有意思的蝴蝶。

唐朝詩人齊己,在《感時》一詩里寫到:「忽忽枕前蝴蝶夢,悠悠覺後利名塵。無窮今日明朝事,有限生來死去人」。

通過《莊子》里這隻「栩栩然胡蝶也」,終於明白了上面提到的莊周之問,也終於知道了那個意味深長的答案:人生如夢夢如人生。

二、寫蝶三百首的「謝蝴蝶」謝逸

北宋詩人謝逸,生前曾經因為一口氣連寫了300首的詠蝶詩,被當時的人稱為「謝蝴蝶」。

但不知什麼緣故,謝逸現在流傳下來的,以《蝴蝶》為題的詠蝶詩,只有一首是完整的:「粉翅雙翻大有情,海棠庭院往來輕。當時只羨滕王巧,一段風流畫不成。」

雖然如此,謝逸畢竟是謝逸,他這個「謝蝴蝶」的稱號,也絕非是浪得虛名,在他留存下來的詠蝴蝶詩的一些散句中,最有名的是下面的金句:

「狂隨柳絮有時見,舞入梨花何處尋。」

詩句的畫面感極強,充滿了立體和動態,可以分明看見輕盈飛舞的漫天柳絮、輕靈曼舞的雙雙蝴蝶、輕揚擺舞的雪白梨花。

如果說在柳絮似透非透的朦朧之中,還可以看見一隻或數只,並且是或隱或現蝴蝶的話,那麼當一群蝴蝶先是跟風騰起,後是隨風飛入梨花叢中後,就與如雪的梨花渾然一體無法辨識了。

正因為謝逸能夠把陽春三月里曼妙群飛的蝴蝶,出柳絮時的輕靈風姿,入梨花時的秀麗姿態,描繪的是如此的出神入化,所以這句詩一直是很被後人節擊讚賞。

三、放蝶枉法的王縣令

清朝人龔煒在《巢林筆談》中,記錄了一則「縣令好蝶」逸事:

明季如皋令王斗,性好蝶,案下得笞罪者,許以輸蝶免。每飲客,輒縱之以為樂。時人為之語曰:「隋堤螢火滅,縣令放蝴蝶。」

說的是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在江蘇如皋擔任縣令的王斗,平生最最喜愛蝴蝶了。為了喜愛的蝴蝶,他是為所欲為胡作非為,甚至達到了賣法枉法的瀆職地步。

這個王縣令每次在公堂上審理犯人時,如果要判處這個犯人笞杖之刑時,他就會直截了當的向犯人家屬,提出一個讓旁觀人看來是匪夷所思的變通方案,就是讓犯人家屬趕緊去抓蝴蝶,並將抓來的蝴蝶交給他,如此這樣就可以對該犯人不實行笞杖之刑,免除該犯人屁股的皮肉之苦。

如此以後,這個王縣令在宴請賓客時,還會親自打開放在大堂邊上的竹籠子,把犯人家屬為了贖免犯人笞杖之刑,而向他交納的蝴蝶放了出來。一時間整個宴會廳里,到處是蝴蝶飛來飛去,如同碎錦灑地,甚是好玩熱鬧。

王斗就這樣開開心心的朝南坐著,一面和在座的賓客們飲酒尋歡,一面以看蝴蝶的飛舞開心取樂。

當時有知情人,就把王斗的這種交納蝴蝶贖免笞刑的怪誕行為進行類比,說他和曾經「徵求螢火」的隋煬帝一樣荒唐乖張。

根據《隋書·煬帝紀》記載:「大業十二年,上於景華宮徵求螢火,得數斛,夜出遊山放之,光遍岩谷。」

由此可知,王縣令宴會廳里放飛蝴蝶的行為,的確和隋煬帝夜出遊山放飛螢火蟲的舉動,不相上下有的一拼。

這個王縣令雖然沒有什麼好政績可言,但他在公堂審案時,公然要求犯人納蝶自贖一事,在當時的封建官場里也算是另類表現,他竟然因此被蒲松齡寫進了《聊齋志異》里。

在名為《放蝶》的一篇故事裡,蒲松齡繪聲繪色的寫道:「長山王進土釁生為令時,每聽訟,按律之輕重,罰令納蝶自贖;堂上千百齊放,如風飄碎錦,王乃拍案大笑。」

四、化蝶翩翩飛的梁祝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國古代漢族的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

根據考證,雖然該故事從東晉朝開始,就在民間的許多地方廣為流傳,並且存在著眾多內容不一的版本。

但是這些所有的傳說,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在最初的版本里,故事結尾並沒有梁祝二人死後雙雙化蝶之說。該故事傳說的這種基本框架,綿延了一千多年。

一直到明朝人馮夢龍編寫的白話短篇小說集《喻世明言》問世時,該書中記錄的梁祝故事,這才出現完整意義上的死後雙雙化蝶的說法。

在該書第二十八卷《李秀卿義結黃貞女》的故事中,記錄了梁山伯祝英台雙雙化蝶的詳細經過:

英台果然走出轎來,忽然一聲響亮,地下裂開丈余,英台從裂中跳下。眾人扯其衣服,如蟬脫一般,其衣片片而飛。頃刻天清地明,那地裂處只如一線之細。歇轎處,正是梁山伯墳墓。乃知生為兄弟,死作夫妻。再看那飛的衣服碎片,變成兩般花蝴蝶,傳說是二人精靈所化,紅者為梁山伯,黑者為祝英台。

那麼問題來了,梁祝死後為什麼一定要化為蝴蝶呢?

其實,化為蝴蝶有其邏輯上的必然性。

「莊周夢蝶」的故事,已經說明了這個化蝶的淵源,也就是「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套用一句李白的詩來說,就是「莊周夢胡蝶,胡蝶為莊周」《古風其九》。

更重要的是,人要變只能變成蝴蝶,蝴蝶要變也只能變成人,這個說法在古書中是有明確記載的,在據說是東晉陶潛陶淵明寫的《搜神後記》里,就記錄了一則凶人變蝴蝶的故事:

晉義熙中,烏傷葛輝夫,在婦家宿。三更後,有兩人把火至階前。疑是凶人,往打之。欲下杖。悉變成蝴蝶,繽紛飛散。

該故事說的是,在晉朝義熙年間,烏傷人(今浙江義烏)葛輝夫,有一天住在妻子家裡。由於換了一個地方睡覺,很不習慣的他,就一直沒有好好的睡著。

就在這天的半夜三更時分,葛輝夫透過窗戶,看見有兩個人分別手持著火把,一前一後的來到了他住的房子台階前。

葛輝夫懷疑這兩個人是壞人,於是手裡就拿了根棍子,就想去打這兩個人。就在他要把手裡拿著的棍子揮下去打的時候,只看見這兩個人,突然之間都變成了蝴蝶,亂紛紛地朝四處飛舞。

既然所謂「疑是凶人」的人,都能「悉變成蝴蝶」,而且是「繽紛飛散」,那麼為愛殉情的好人祝英台,當然就更加能和梁山伯一起,化作蝴蝶翩翩飛了。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若不喜歡,敬請留下批評,分享您的見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里尤二姐故事分量很重,但作者凸顯的不是尤二姐而是她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