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湯有講究,飯前喝最益健康
小時候就聽老人講,「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在筆者的老家,湯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來講,每頓飯最少是三菜一湯,要是沒有湯,這頓飯就吃不舒服。要是一家的男子從外面娶了新媳婦,做飯時沒有湯,家裡的老人必定是三番五次地教導。
而要說專門的「喝湯文化」,恐怕是非廣州莫屬了。走在廣州的大街上,時常能夠看見「湯館」。在那裡,衡量一個主婦是否合格的標準就看她能不能煲一鍋好湯。隨著「喝湯有益健康」這樣的理念流傳開來,現在祖國大江南北很多人都願意喝湯。這喝湯看上去簡簡單單,但是其中還有不少學問呢!
在很多人的傳統印象里,吃完飯了再喝點湯,能夠幫助消化,還有清潔口腔食物殘渣的功效,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很多人在自己家裡做飯,往往是先把菜炒了,最後才做湯,等到快吃完飯,再盛了湯晾會兒,吃完飯就可以喝了。這樣看起來的確「環環相扣」,沒有什麼問題。但是, 飯後喝湯,對身體並不好。
絕大多數人吃飯,都會吃到自己滿意為止。滿意,也就是肚子飽了。這個時候再喝湯,容易造成營養過剩,導致肥胖,特別是一些肉湯,更是如此。並且,這樣還會把胃撐大。再者來說,我們吃的食物,經過口腔內牙齒的咀嚼、舌攪拌與唾液混合,吞咽進人胃後,胃壁肌肉運動把食物磨得更碎,並與胃液充分混合,形成粥一樣半液體狀的物質,就是食糜。飯後喝湯,會把原本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釋了,並稀釋膽汁,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不要在飯後喝湯。
另外一些人,習慣在吃飯的過程中時常進點湯水,這倒是值得提倡的。吃飯時喝點湯,有助於食物的稀釋和攪拌,從而有益於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以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的發生。
但是,吃飯時適當喝點湯並不意味著提倡湯泡飯。我們吃飯的時候咀嚼食物,並不單單是把食物嚼碎便於吞下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刺激唾液的分泌,唾液中含有許多消化酶,能夠幫助消化,還有解毒的功效。並且,通過咀嚼刺激舌頭上的味覺神經,還能使胃和胰腺產生充足的消化液,以充分地消化食物。而湯泡飯大多讓人『食不知味」,刺激的力量減弱,唾液和其他的消化液都分泌不足,而且還被湯沖淡了,並且食物在口腔的第一道「工序」就沒有磨碎。這些方面結合起來,就會讓食物消化困難,加重脾胃的負擔,損傷脾胃。長期如此,會導致脾胃疾病的發生。
所以,以後千萬不要再熱衷湯泡飯了很多媽媽用湯泡飯哄孩子多吃點飯的做法更是要不得,因為孩子的牌胃本來就虛弱,經常吃湯泡飯對脾胃的損傷更嚴重,千萬要引起重視。
飯後喝湯不健康,吃飯時喝湯可取,而要說最值得提倡的,當數飯前喝湯了。老一輩有個說法,叫做「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這並非無中生有。食物人胃,必須經過口腔、咽喉、食道。吃飯之前先喝幾口湯,無疑是給這條食物的通道加了點「潤滑劑」,可防止干硬食物對消化道及脾胃的刺激。
飯前喝湯,還有助於肥胖患者減肥。研究證明,人在進餐前飢餓時食慾中樞興奮性最高,食慾會特別高,並且越是肥胖者越高。這個時候,要是安安靜坐下來先喝碗湯,湯一人背,不但佔據容積,還能使食慾降低,食量會自動減少三分之一,使飽腹感提前出現,長久如此,自然減肥。曾有相關機構做過調查,實驗者飯前喝湯,吃七八分飽,6 個月下米,體面誠輕6 斤可見,飯前喝湯確實有抑制肥胖的作用。
當然,飯前喝湯也並非越多趣好。一般來說,半碗就足夠了,要是還想喝,放在吃飯的過程中再喝一點就行了。還需要注意的是,絕大多數人飯前喝湯好,但是對於慢性萎縮性胃炎、胃貴瘍、背下垂患者來說,飯前喝湯並不適合。胃病患者中,胃酸分泌較少的,如果飯前湯水攝入過多,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加重病情。胃酸分泌過多的,一些煲湯(雞湯、濃縮的肉湯) 會刺激胃酸分泌更多,引起燒心、打嗝等不適。所以,胃病患者,最好是在飯後半個小時再喝。
那麼,喝什麼樣的湯才好呢? 很多人喜歡喝雞湯、老鴨湯、牛肉湯等,美味又營養。的確,這些湯對身體有很好的補益作用。但是,這些湯屬於「甘肥厚味」,偶爾煲點來喝還行,並不適合經常喝甚至天天喝。平常喝湯,最好是低熱量的、清淡的。其中,「五色湯」就很好。
「五色」指的是食材的5 種顏色,其中包含紅色的西紅柿或胡蘿蔔、黃色的雞蛋或嫩玉米、各類綠色的蔬菜、白色的豆腐、黑色的木耳或香菇。「五色湯」並非每次做飯都要放人這5 種顏色的食材,根據自己的喜好,用一兩種、兩三種來煮湯都不錯,還可以調人適量的肉末或其他調味品。如此,不但喝得美味,還喝得健康。
養成喝湯的好習慣,讓潤滑的液體從舌尖一直蔓延到腸胃,給我們滋養,生活就可在這溫潤的液體中變得美好而柔軟起來。
TAG:婷啊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