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必看的基礎知識點,老師讓我抄了十遍!
4個時期
一、攝影術的誕生和初期發展
(公元前400多年——1839年——1870年) 小孔成像,攝影雛形原理探索,瀝青作為感光劑
二、攝影術快速發展期 (1870年——1914年)
使用鹵化銀做感光劑,曝光時間縮短
三、攝影術成熟期 (1914年——1960年)
發明了 膠捲和簡單易用便於攜帶的相機,攝影大眾化
四、攝影術電子化高速發展時期 (1960年——至今) 電子化,數碼化技術應用。
1825年法國發明家奈斯福爾.尼埃普斯使用感光方法製作的《牽馬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照片。
現代公認的攝影術的誕生是1839年,法國人畫家達蓋爾銀版攝影技術正式問世。
達蓋爾成為舉世公認的「攝影之父」
貝亞德將照片第一次登上了報紙
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這位柯達公司的傳奇創辦人,他成功的運作一些技巧,讓小型的攝影機具進入到各個家庭
1892年,美國人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和下屬威廉?迪克森(William Dickson)推出了35mm膠片規格,
19世紀初 裝有45°反光鏡的暗箱
1905年 柯達公司使用膠片的照相機
1923年 徠卡公司 使用135膠捲的小型 平視取景照相機
1940年 單鏡頭反光相機
1970年 「傻瓜」照相機開始出現
1990年 數碼相機開始出現
1975年,柯達公司用CCD製造了可以操作的電子相機,實驗室階段的數碼相機誕生
攝影鑒賞
攝影佳作的三個原則
(1)一個鮮明的主題;
(2)強烈的吸引力,欣賞者的眼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作品;
(3)畫面簡潔, 是減法。
成為經典攝影作品的六大準則:
1)作品準確定位,手法合法;
2)作品對生活有獨特的見地;
3)創新,包括手法、立意和主題等
4)作品領否令人激動或者過目不忘
5)作品技巧嫻熟
6)有社會反響,經得起歷史考驗
攝影出爛片 西意歐十大三字經定律
1)鏡頭多
2)隨便拍
3)學習少
4)俗旅伴
5)缺準備
6)鬧哄哄
7)居高位
8)交孬友
9)缺風格
10)無恆心
突出主體的六個手法
?1黃金分割點
?2大小對比
?3明暗對比
?4色彩對比
?5動靜對比
?6虛實對比
攝影畫面的影像要素
線條:畫面組織的形式構成的重要元素,在畫面中有很強的形式美感。
光線:光線是攝影的生命,光線是攝影成像、造型、構圖的重要手段。
影調:攝影畫面中一系列不同等級的黑、白、灰的表現,分高調、低調、中間調 。
色調:畫面中形成的色彩的整體基調,與人的情感有某種對應關係。
攝影構圖的概念
攝影構圖,就是把我們所要表現的客觀對象,根據主題思想的要求,有機地組織安排在畫面中,使主題思想得到充分的表達。
攝影構圖與繪畫構圖的區別:繪畫是一門加法的藝術,攝影是一門減法的藝術,因此,攝影又是一門選擇的藝術。
攝影構圖基本形式
1、黃金分割構圖
3、垂直線構圖:重心穩定、莊嚴、肅穆的感覺
4、對角線構圖:動感、上升、延展之勢
5、S型構圖:優美而富於節奏變化
6、輻射型構圖:強烈的擴張性、爆發力和動感
7、三角型構圖:穩重、沉著、不可動搖
8.框架型構圖 特點:強烈的形式感、縱深感
攝影基礎知識
膠捲相機基本種類
35MM自動相機(普通「傻瓜」相機)
雙鏡頭反光相機
一步成像相機
35MM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中畫幅、大畫幅相機等
數碼相機分類
數碼單反
微單
數碼旁軸
小數碼
其他
拍攝前一天晚上的準備工作
1)把存儲卡上原有的圖片拷貝到電腦,騰出空間;
2)檢查電池是否滿格,起碼準備兩塊電池;
3)考慮帶哪幾隻鏡頭,一般不超過三隻,用手機拍攝、小數碼和只有一個鏡頭的單反同學飄過;
4)其他附件:三腳架,濾鏡,雨具(主要保護相機),水,滅蚊工具
影響景深的幾個因素
(1)、鏡頭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鏡頭焦距: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攝距離:距離越遠,景深越大;距離越近,景深越小。
ISO設置原則
1)在快門速度能夠安全手持的情況下,ISO盡量低,以獲取優質的圖像;
2)白天:ISO50-200;黃昏:ISO 200-800;夜晚:ISO 800以上
3)為了降低ISO設定值,課採用三腳架,大光圈鏡頭等措施
攝影鏡頭景深控制
鏡頭從焦距的變化上可分為:定焦與變焦
?鏡頭從對焦方法上可分為:手動對焦與自動對焦
?鏡頭按焦距的長短可分為:標準鏡頭、廣角鏡頭、長焦鏡頭。
攝影用光與造型
光源的分類
自然光:即指天然光源所發出的光,主要是太陽。自然光又可分為日光和天光兩種。
人工光:凡是用人造光源所發出的光線作為攝影照明用的光線都稱之為人工光。 日光燈,蠟燭、閃光燈以及各種照明燈光等
光源色溫:當光源所發射的光的顏色與黑體在某一溫度下輻射光的顏色相同時,黑體的這個溫度稱為該光源的顏色溫度,簡稱色溫。用絕對溫標來表示,單位為K(凱爾文)。色溫越高,人感覺偏向藍色,色溫越低,偏向紅橙色。
光的性質和形態可分成兩類:即硬光和軟光
硬光所謂硬光是指強烈的直射光。硬光的造型效果:硬光(直射光)照明下,被攝體上有受光面、背光面和影子,這是構成被攝體立體形態的有效效果;硬光照明的受光面和背光面之間的亮度差距比較大,也就是景物的反差大,可以造成明暗對比強烈的造型效果,適合表現粗糙表面質感;這樣的造型效果使被攝體形成清晰的輪廓形態。
軟光(也稱散射光):軟光是照明在被攝體上不產生明顯陰影的光。它是一種漫反射性質的,光源方向性不明顯。軟光(散射光)照明由於光質柔和,沒有明顯的受光面和背光面,沒有明顯的影子,反差柔和,所以影調平柔。
硬光可以轉換為軟光 :
1)人造光,加柔光罩或者反光傘
2)太陽光,用柔光布
光的投射方向
順光
順光的造型效果
1.畫面很少或幾乎沒有陰影,畫面往往比較明亮。
2.順光照明由於沒有強烈的明暗反差,所以形成畫面中影調較平、柔和的造型效果
3.順光照明使被授體表面沒有明顯的反差變化,所以被攝體外形會顯得平,缺乏起伏的變化。
4.順光照明由於不形成受光面、背光面、影子,所以不很好表現景物的空間立體感
前側光:光線投射方向與照相機鏡頭方向成水平45度左右角的光線稱為前側光。
前側光的造型效果:
能形成較好的明暗關係
能比較好地表現景物的立體感、輪廓形態和景物表面的質感。
可以創造比較豐富的影調層次。
側光:光線投射方向與照相機光軸方向成水平90度左右的光線稱為側光。
側光的造型效果
1.景物有明顯的明暗亮度對比,是很生動的造型光。
2.側光照明形成的光影(影子),是很重要的造型元素。
3.側光能很好地表現被攝體的形狀、立體感、質感。
側逆光:光線投射方向與照相機鏡頭方向成水平135度左右角時的光線稱側逆光。
側逆光的造型效果:
1.在側逆光照明下的景物,在景物的四周的大部分範圍形成輪廓光。
2.往往可以形成暗調效果。是拍攝剪影、半剪影作品理想的光線。
3.影子是側逆光造型重要特徵。
逆光:光線的投射方向與攝影機光軸方向相對並來自被攝體後方的光線稱逆光。
逆光的造型效果:
1.受光面積較小,所以只形成輪廓光的效果
2.逆光照明往往使畫面造型偏暗的影調結構
3.投影對畫面構圖以及形式美都是很有意義的。
4.逆光照明對表現物的立體感也較好。
逆光,側逆光下補光
1)閃光燈或者U2燈
2)反光板
光的造型作用
造型光的種類主要有:主光、輔助光、輪廓光、裝飾光、背景光等。
主光:主光是對被攝體進行造型的主要光線,它是在畫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光線。
主光的作用
1.是畫面中被攝體造型的主要光線
2.主光照明決定了畫面主要影調趨向
3.對畫面中被攝體的立體感、縱深感有決定性的作用。
輔助光:所謂輔助光是補充主光照明後在陰影部分的光稱為輔助光。
輔助光的作用
減弱由於主光照明後帶來的生硬的陰影
使被攝體的暗部的層次、表面質感及被攝體立體感更好地傳達出
在畫面中形成不同的明暗結構,從而影響到畫面的影調趨向和基調及氣氛
背景光:專門用來照明背景的光稱為背景光
背景光的造型作用
是畫面影調構成的主要成分之一
可以構成畫面的影調的趨向,而一定的影調趨向能表現出一定的氣氛和情緒。
背景光亮度的極端處理,即白處理或黑處理,形成一種生動的特殊的藝術效果。
靜物攝影
靜物攝影是指以小型的靜態物體為拍攝對象的創作活動
靜物攝影可以劃分成不同類型
無情節靜物攝影,它在靜物攝影中佔主導地位,主要表現被攝物體的質感、外形特徵和色彩效果,多以精巧的構圖和精緻的用光取勝;
有情節的靜物攝影,它通常由工藝品,如泥塑、陶瓷、絹制的小人物、小動物等,構成一定的故事情節和富有生活氣息的畫面,借物托志,寓意深刻。
靜物攝影的作用:
可以創作出許多構思巧妙的藝術之作;
為初學者觀察物體外形和質地、運用光線及進行構圖練習提供機會。
靜物攝影的工具
相機——具備較高性能的大型相機(如具有大畫幅及移軸功能)
燈具――泛光燈、聚光燈、光導纖維燈、柔光箱、影室閃光燈等。
三角架——支撐、穩定數碼相機,減少由於低速快門造成的抖動。
反光工具——用來對比較暗的部分進行補光。
工作台——用來擺放被攝物體如靜物攝影台。
道具 ―― 用來輔助拍攝的物品。
靜物運光特點
1)柔光;側光,側逆光為主;補光降低反差
2)背景光要與拍攝主體良好分離
透明性物體的拍攝
玻璃製品看上去總是挺招人喜歡,然而拍攝時卻不太容易。或是透明感出不來,或是會把光源及周圍多餘的物體拍攝進去。玻璃製品的拍攝技巧是要善用逆光和側逆光。如果陽光或燈具的光線從拍攝對象後面投射的話,就容易表現出被攝物的透明感。
透明性物體的拍攝最常用的拍攝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在深暗色的襯景下,採用逆光,從被攝體的後面用強光進行照明,讓光線透過玻璃體的內部,產生明亮的輪廓線條和熠熠光彩。
另一種是選用白色的紙或布帛做襯景,光線不直接照射到玻璃製品上,而是對著前景照射,把背景照得通亮,然後將玻璃製品背光放置,這時在物體的四周便會呈現出一道深色的線條,使整個畫面潔凈、淡雅,富有素描般的動人效果。
反射性物體的拍攝
對於反光強,明暗反差大的金屬作品,應以柔光和折射光為主,提高反差。金屬製品的特點是有光澤、有顏色、堅硬。在鏡頭中想要很好地表現出它的特性。最重要的就是選擇好光線、角度和背景。在拍攝金屬製品的時候,最好選擇側面打來的光線,讓物體看上去有一個堅固的形狀,並且突出亮度最高的部分,充分表現金屬製品的光澤感。
和拍攝玻璃有相同之處,在拍攝金屬製品的時候也一定不要使用正面的光線,這樣會使金屬失去質感,同時容易曝光過度。所以在擺放的時候,先要考慮到光線的角度,然後再考慮物體的擺放角度。
吸收性物體的拍攝
對於吸收性物體的拍攝最重要的在於還原它原始的顏色和紋理,以及保留住物體原始的細節部分。
由於吸收性物體的反光能力很差,所以更需要考慮如何來塑造出它的質感。一方面在選擇光線的時候,可以考慮多種光照方式。最簡單的是選擇用側面光或者側逆光,這樣會吸收性物體表面的紋理和質感表露無疑
吸收性物體的拍攝—機械
為把機械錶現的清楚,最好用較大的景深,用中焦距鏡頭,較小的光圈。室內機械拍攝,布光應均勻,主光燈可用於正面,輔助光燈可橫、直、斜線布置。室外機械拍攝可視機械的顏色選用不同的光照,淺色的以側面光為宜,深色的以正面光為好。
沒有微距鏡頭怎麼辦?
1)近攝片
2)近攝接圈?
3)鏡頭倒裝裝置
風光攝影
風光攝影的特點
題材廣 我國幅員遼闊,風景攝影的題 材十分廣泛.為風光攝影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豐富素材.
意境深 風景照片擅長以景抒情,風景照片一般都具有很深的意境,能引起人們的深刻聯想。
畫面美 大自然的美,經過拍攝者的藝術構思,便成為畫面優美的風景照片。風景要的就是意境
風光攝影的一般要求
主題要鮮明
特點要抓住
重點要突出
風光攝影實踐
1 . 空間的表現
2 . 時間的表示
3. 天氣的表現
4. 焦點的調節:風景照片切忌前景模糊,它會使人產生不快的感覺。因此應該對準主要被攝物調節焦點,使前景越清楚越好。
5 . 曝光的控制:風景照片的曝光,應以主要被 攝物為準,確定準確的曝光。同時,風景陰影部分也必須保證必要的層次再現.
6 動體的安置
風光攝影的形式感
我們對大自然的風光景物要表現得淋漓盡至,必須要注意它的形式感,而形式感的表現著重強調具備四個特點:即氣氛、氣勢、氣質、氣魄。
器材的選擇
1)鏡頭選擇廣角到標準焦段,這是最常用28-85mm,摺合後焦段.24-105mm更加理想
2)偶爾會用到中長焦
3)機身選擇細節表現好的
風景攝影成功要點
1)足夠的耐心等待何時的光線和氣氛
2)多看看山水國畫大師的作品
3)鏡頭的運用打破常規,並不是非要廣角鏡頭
4)善於創新,不落俗套
5)構圖時善於舍取
人像攝影
人像攝影的概念與特點
概念:所謂人像攝影,是指通過攝影的形式,在照片上用鮮明突出的形象描繪和表現被攝者相貌和神態的作品,它是被攝者的影像寫真
特點:人像攝影與一般的人物攝影不同:人像攝影以刻畫與表現被攝者的具體相貌和神態為自身的首要創作任務,雖然有些人像攝影作品也包含一定的情節,但它仍以表現被攝者的相貌和形體為主。
一幅優秀的人像攝影作品,是許多成功因素的總和:神情、姿態、構圖、照明、曝光、製作均要達到較高的境界,它們是一個總體的各組成部分。
不管是在現場中抓拍的還是在照相室里擺拍的,不管是否帶有情節,只要是以表現被攝者具體的外貌和精神狀態為主的照片,都屬於人像攝影的範疇。
人像攝影的構圖
一、選擇合適的景別
景別是指攝影畫面所包括的被攝範圍。對於人像攝影來說,選擇是別意味著確定拍攝被援者的特寫、近景、半身還是全身。當你拿起照相機準備拍攝人像的時候,首先要解決的便是這個問題。
人像攝影的景別,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特寫 以表現被攝者的面部特徵為主要目的
(2)近景 它以表現人物的面部相貌為主背景環境在畫面中只佔極少部分
(3)半身 以臉部面貌為主要表現對象以外還常常包括手的動作。
(4)全身 使人物的形象與背景環境的特點互相結合,都能得到適當的表現
二、確定畫幅的格式
拍攝人像所遇到的另一個問題是採取什麼樣的畫幅格式。人像攝影的畫幅格式,最常見的是豎長方形與橫長方形。要根據被攝者的情況、姿勢和背景環境的特點確定畫幅格式。此外,還要考慮背景情況,根據背景的特點選擇適當的畫幅格式。
三、選擇最佳拍攝方向
同是一個人,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得到的視覺印象並不完全一樣,有的角度顯得更美,更有神韻。在拍攝人像的時候也是這樣,我們要力求找准被攝者最美、最動人的角度。拍攝角度的少量變化,都能對被援者形象的表現產生明顯的影響。
拍攝方向大體上分作:
正面人像
七分面人像
三分面人像
側面人像
四、選擇拍攝高度
在通常情況下拍攝人像的時候,照相機的位置不可過高或過低,因為當照相機鏡頭從較高或較低的角度拍攝時,光學鏡頭所產生的透視變形現象比我們人服從低處仰望或從高處俯視所產生的效果要強烈得多,這是用人眼觀察和鏡頭拍攝不相一致的地方。所以,在拍攝人像的時候,高低角度的選擇要格外留意才好。
人像攝影的影調
調子影響視覺和情感。人像攝影可以分作高調、低調、一股影調、軟調、硬調五種影調。
調子對視覺的影響
人像攝影中所說的調子,是影調與色調的統稱。一幅照片上的陰暗變化,是影調的變化,它是由被攝者接受光線的多少以及他本身的反光率形成的。無論在黑白攝影或彩色攝影中,都有這種影調上的變化。
人像攝影的影調構成
人們通常把人像攝影分成高調、低調、中間調幾種。其實,大家說的「中間調」,並不是指照片由不深不淺的灰調子組成,只是與高調、低調相對而言,照片上仍然有黑、白、灰一系列不同的影調。人像攝影的影調,除了亮暗的不同之外,還有影調軟硬之分。
高調人像
高調人像的特點是畫面的影調構成以亮調子為主,盡量避免或少用暗調子。
在攝影室內用燈光拍攝高調人像,布光時要以順光為主。用一盞燈放在照相機正後方,或用兩盞功率相同的燈緊靠照相機的兩側,從照相機方向將光線投向被攝者。這樣,可以把照明光線產生的陰影和投影減少到最低限度。
高調人像照片的背景要明亮、乾淨、均勻,但最好又保留一點淺淡的層次,以便襯托出被攝者更亮的部位。
低調人像
低調人像的影調構成以暗調為主,盡量避免或少用亮調子。
在室內拍攝低調人像,被攝者應穿深色服裝,並使用深色背景。布光時,一般採用逆光或側光,使被攝者面部的陰影大一些,光比可以控制在1:4--1:6,依照被攝者面部亮面的亮度曝光,使亮面再現為中等明暗的影調,或者比中等明暗略暗的影調,陰影部分再現為暗調。
一般影調人像
一般影調人像不像高調人像那樣以淺談的影調為主,也不像低調人像那樣以深重的影調為主,而是在照片上可以包含深的、中等的、淺的各種影調,因此,它的影調構成特點既不傾向於明亮,又不傾向於深暗,給人們的視覺感受既不偏於輕快,又不偏於凝重。在通常情況下,我們拍攝的人像照片都屬於這種影調。
柔調人像
柔調人像的特點是畫面的影調配置比較朦朧,而且多半是用中等明暗的色調給人們的視覺感受是比較輕盈、明快,有一種清淡、愉悅的感受。
這種柔調人像的拍攝技巧是,盡量運用散射的柔和光線,而且光比要小,要避免畫面中出現明顯的深色調子。拍攝過程中常常在照相機鏡頭上加用柔光鏡。柔光鏡不僅可以使畫面的調子柔化,也能使影調進一步變淺。
柔調人像獲取的方法
1)使用柔光濾鏡或者柔光鏡頭
2)設置相機為柔調人像模式
3)圖像後期處理為柔調
4)鏡頭前加絲襪
硬調人像
硬調人像主要是運用明暗兩極的影調構成影像,光比大,而中間調子很少。在曝光技巧上,要分別測量被攝者臉部亮面和陰影的亮度,然後折衷曝光。或者根據臉部亮面與陰影的綜合亮度曝光。
硬調人像雖然有以上造型效果,但由於它對於被攝者皮膚的質感表現不充分,所以除了特殊需要時,一般不採用。
拍攝人像小訣竅
1)相機的測光模式為點測,點測人像的臉部,曝光增加0.5-1檔,使得皮膚美白;
2)相機有人像和美肌美膚模式請設置
3)化妝,服裝,飾物非常重要;
4)反光板或者外置閃光燈補光要常用,減弱臉部陰暗,另外使得眼睛有眼神光;
5)多和模特交流,減少她的緊張;
6)嘗試多種拍攝視角和運光方式,身體可以嘗試多種POSE;
7)事先應該確定風格。
新聞類攝影 基本知識
所謂新聞攝影,就是用攝影的手段來報道新聞。但是,由於攝影作品形式的局限性,使得一張照片並不能將報道新聞所必須的五個「W」。即:
何時(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事(what);
為何(why)。
新聞攝影是用攝影的形式來現場記錄新聞形象,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傳遞新聞信息。
真實性是新聞攝影的生命!
怎麼樣拍會場類相片?
準備拍什麼要有構思(主要人物,主要情景)
眼疾手快,要有預見
多拍、連拍,擇優
不同角度拍,內容連續全面
注意說明主題的元素(會標,用品,情節等元素)
相機參數:
1.檔位選擇:首先考慮使用A檔,若光線較差,使用A檔則會出現曝光時間過長,照片模糊,此時考慮換成M檔,將快門速度設置在1/15至1/60之間
2.光圈:合理,F2.8-F5.6拍攝人物,F8拍攝全場
3.ISO感光度:燈光較亮—100-800,燈光一般—800-1600,燈光較暗---1600以上
4.白平衡:自動白平衡 日光燈 熒光燈
會議拍攝曝光和器材要點:
1)大功率外置閃光燈必備,最好套好小型柔光罩;
2)鏡頭摺合後焦距24-105mm;
3)充分利用會場內的現場光;
4)ISO設置到 800-1600;
5)控制光圈,使得閃光燈和現場光平衡。
怎樣拍工作現場類相片?
力求真實,尊重事實
搶佔位置,速度取勝
思考主題(背景的說明和烘托)
適當布置
避免元素不嚴肅
避免對被拍者有傷害,避免侵犯肖像權
怎樣拍取證類相片?
清晰度!!!(像素?的設置,聚集的精準)
時間設置(儘可能保留)
背景的選取(襯托物的選擇,證明是在何處,關聯人物有哪些)
既要有大全景的說明情況,也要有細節描寫
紀 實 攝 影
決定性瞬間是紀實攝影的根本:「決定性瞬間」的理論,是1952年法國人卡蒂埃-布勒松在對他20年攝影實踐進行總結
環境的決定性瞬間
前景的決定性瞬間,
背景的決定性瞬間,
光影的決定性瞬間所組成。
人物的決定性瞬間
神態的決定性瞬間,
交流決定性瞬間,
運動決定性瞬間所組成。
紀實攝影不是藝術,畫面的美和光影的斑斕不是他的追求目標。他的意義在於是否真實的記錄了歷史,紀實攝影作品的好壞有它自己的標準,
拍攝經驗
1)置於AV光圈優先檔;
2)光圈 F2.0-F4.0(35mm-50mm鏡頭);
3)矩陣測光,80%的照片能夠合適曝光。只要不過曝光,後期可以處理;
4)ISO隨時設置,注意快門是否低於安全快門速度(鏡頭焦距的倒數),盡量不低於1/125S.如果圖簡單,ISO設置成AUTO
5)觸摸屏相機極大的優勢,對焦點所摸所得。
6)看準時機,連拍多張。
真實是紀實攝影的生命。
以上是小編嘔心之作,如果你覺得對你有幫助,點個贊或者關注小編吧,如果有問題請諮詢小編喲!小編和你們一起帥三代美三代!
※中國無人機中東再受追捧 美國產品為何無人問津?
※相觀人生:命宮中藏著人一生的秘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