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過去、現在、未來是一種錯覺

過去、現在、未來是一種錯覺

過去、現在、未來是一種錯覺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為什麼這樣說呢?須菩提,若能通達心的本性,就會知道過去、現在、未來三時,心都了不可得。」

無垢光尊者在《三休息》中經常講:「過去心」跟昨天的夢沒有差別。前一剎那的心,現在一絲一毫的痕迹也沒有,留下來的只是憶念,而不是過去心的本體。如果過去心的本體現在仍在,則成常有的過失。

「現在心」也不可得。現在這顆明明清清的心,如果觀察它的顏色、住處、形狀,是根本找不到的。

「未來心」是未生之法,根本沒有本體。如果未生之法現在可以得到,那完全不存在的法也能得到了。

用密宗竅訣來講:過去心不可得,應該找心的來源;現在心不可得,應該找心的住處;未來心不可得,應該找心的去處。

過去、現在、未來是一種錯覺

總而言之,這裡是以「不可得」的理由來抉擇心性。不僅心性如此,一切萬法莫不如是,因為萬法皆由心造,心不可得,萬法本性也不可得。

因此,心不起分別念,在明然瞭然的境界中安住很重要。《六祖壇經》云:「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真正的坐禪,就是如實通達心性無來無去,三心了不可得。

以前我看到《金剛經》的這句話時,總覺得其涵義特別殊勝,跟大圓滿沒有兩樣。因此,大家也應該經常觀心,這裡面有很甚深的竅訣!

歷史上有些人依靠這種觀察,就能認識心的本性:漢傳佛教中有一位宣鑒禪師,他從小出家,年輕時即能為人講法,尤其是對《金剛經》頗有心得,因他俗家姓周,世人稱之為「周金剛」。

後來他自認為修有所成,精通一切法,聽說南方禪宗極其興盛,提倡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便起念想:「我的智慧首屈一指,南方一帶有魔眾傳法很厲害,還是去看一看,降妖伏魔。」於是,他挑著自己撰著的《金剛經·青龍疏鈔》南下。

過去、現在、未來是一種錯覺

有一天,他在途中買點心,賣點心的阿婆問:「你的包袱看起來很重,裡面是些什麼?」

「《金剛經》的疏鈔。」

「你懂嗎?」

「不僅懂,而且講過多年。」

「我有一問題,若師父答得上來,點心免費供養,分文不取;若答不上來,請到別家去買吧。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知您點的是哪個心?」

禪師一時為之語塞,只好背起行李繼續趕路,但心裡始終不忘這個疑團。

晚上他來到龍潭禪師的寺院,拜訪了禪師之後,臨走時他看到外面太黑,就返回來要燈火。龍潭禪師點了一根蠟燭,遞給他,他伸手接時,仍在思維白天那事。正在此時,禪師「撲」地把蠟燭吹滅,當下宣鑒禪師恍然大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語與禪心 的精彩文章:

清明節,是行善做功德的節日
清明節為已故親人眷屬念誦地藏經,自己和眷屬所得福德不可思議

TAG:佛語與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