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六講 青少年前期 乖孩子開始叛逆了

第六講 青少年前期 乖孩子開始叛逆了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易德心理研究院學習《全面解讀青少年孩子心理問題108講》。今天我們分享第六講:青少年前期乖孩子開始叛逆了。

很多家長在找到我的時候,非常苦惱,不知道怎麼去教育孩子了,相似的表述是:孩子從初一年下學期或初二年上學期開始,不聽父母的話了,放學回家不理人,一進家門就拿著手機關在自己的房間,也不知道他們在裡面幹嘛(後來發現,都是在用手機玩遊戲、刷微博、看直播、網戀等),可以不出來喝水、吃飯,叫他/她還嫌我們很煩,大聲反抗我們,有些也開始早戀了,甚至不去學校上學,打罵沒用、說教也沒用。

我們說,12歲至15歲,是青少年前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會出現以上家長反映的問題,是孩子第一次叛逆期1.5歲至3歲的延續,稱為第二次叛逆期,具體內容會在後幾講進行詳細闡述。在青少年前期,孩子的自主性有了高度的發展,孩子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不再像之前那樣依賴或迎合父母了,繼而表現得希望父母能夠對自己有更多的信任、理解與欣賞。如果父母還是停留在之前的教育理念與方法上,孩子就會反抗,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孩子叛逆。因此,青少年孩子的父母不是退出,而是要改變與青少年孩子的相處方式。

有個媽媽,帶著兒子(初二下半年)來到我這邊做心理諮詢,媽媽的描述是這樣的:兒子從小一直以來都很乖、很聽話,成績也非常的優秀,不知道為什麼,一年前就開始不聽話了,拿著手機整夜刷微博、玩遊戲,白天睡到下午三四點才起床,也不去上學了,不管老師同學怎麼邀請他,他都不去,叫他信任的叔叔阿姨來給他做思想工作,他也聽不進去,後來都不見外人了。將他手機沒收,他就不吃飯,給他斷網,他就跟我急,甚至還打我,現在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父親工作很忙,基本不管這個兒子,兒子出了問題,就通過打罵的方式教育兒子,現在,兒子都不叫爸爸了。在諮詢中,我們發現,母親一臉愁容,還非常嘮叨,母親是一位中學特級教師。

我們看到這位兒子從小很乖、很聽話,學習成績很優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好孩子」。這些好孩子都是沒有自我的迎合父母長大的孩子,長期的迎合讓自己很累,長期的迎合讓自己感到低下,長期的迎合讓自己沒有了自我,沒有了自我,內心必然感到空虛。小時候可以通過乖、聽話、優異的學習成績來獲得尊重的眼光,讓自己內心的空虛得到暫時的填補,可還是累,畢竟,是為了父母而活著,為了父母而學習,我們在前幾講有說到,孩子如何才能為父母、家族而學習。到了青春期前期,隨著自主性高度發展,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應該要為了自己而活著了,不再為了父母繼續迎合外界,孩子就表現出了不聽話,跟父母對著乾的行為了。

通過上一講,我們知道,原則是父親給的,兒子的教育主要以父親為主,而這位孩子的父親因為工作忙,基本是不管這個孩子的,即使孩子出了問題,也只是通過發泄自己內心不滿的形式去打罵孩子。這個父親沒有發揮作為一名父親的作用,沒有很好影響孩子的成長,沒有給予孩子原則,同時,我們也看到這位父親不是一位成熟的男人,還像個孩子。因此,孩子可以用手機刷微博、玩遊戲到天亮,白天睡覺不去上學。通過長期的諮詢,這位父親改變了原來對家庭陪伴的缺失、對孩子教育的缺失,轉而更加積極的投入到家庭的互動以及對孩子的抱持與引導中,不僅緩解了家中女人的壓力與煩躁,也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心理空間。

母親是一位嘮叨的中學老師,這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滅頂之災。母親的嘮叨,對於孩子是一種吞噬,對於兒子就是閹割。母親嘮叨的語言就是在告訴孩子:「你笨,我不嘮叨,你能聽進去嗎?」母親的嘮叨,是對孩子的否定,讓孩子處於持續不斷的焦慮、煩躁的語言環境中,就如一個人身上長期濕氣重,非常的難受。青春期前期的孩子為了不再處於難受的母親嘮叨環境中,就本能的躲到了自己可以控制的空間中(比如,自己反鎖的房間、網路空間等),於是,孩子躲進了自己的房間玩遊戲。晚上玩遊戲,母親要睡覺,沒法嘮叨,白天睡覺,母親上班,很好的避開了母親嘮叨性的吞噬與閹割。

母親作為一位中學的特級教師,非常在意自己兒子的學習成績。如果兒子學習成績不好,覺得自己是沒有臉面去教育好別人孩子。因此,從小就嚴格要求兒子一定要保持優異的學習成績,兒子不敢反抗,為了保持優異的成績,在學業上壓力很大,過得很累,兒子成為了母親維持自己作為特級教師面子的工具,成為了學習的工具,工具是沒有靈魂的,長期被當成工具,心會死,並會積累大量的怨恨。進入青春期前期的時候,兒子有了更高的自主性,開始不按母親的要求發展了,最明顯的就是不去上學,進而對母親懲罰與報復。母親在兒子長期的諮詢中,也一同前來成長,改變了對孩子的期待及嘮叨的習慣,學會了對兒子的信任、理解、接納與肯定,後來,這個孩子重新回到了學校繼續學習,將精力主要放在了學業上。

在我的心理諮詢師生涯中,也碰到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問題,叫我幫他們搞定孩子就可以了,這樣,幾乎是沒有效果的。因為,孩子的癥狀,就是為了指引父母改變原有家庭的應對模式,孩子是整個家庭的治療師,父母不變,家庭太糟糕,孩子會選擇持續的用自己的癥狀進行警告!如果持續發展下去,孩子就可能離不開家,不去工作,不結婚生子。

父母很在意成績,這位兒子就通過不去上學,表達對父母的不滿與對抗,在這裡,我們說,成年人表現出對抗時候,也是不願意被吞噬的時候,是固著(心理年齡停滯)於青少年前期的時候。

上網刷微博是渴望與外界溝通。

上網寫微博是渴望表達自己,並獲得肯定與欣賞。

上網看直播是性萌動的吸引,打賞主播是為了購買主播的認可性回應。

網戀是在幻想中表達愛與被愛,是對現實愛的害怕、恐懼。

沉迷於網路遊戲是為了逃避糟糕的現實環境,網路成為了青少年孩子的避難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德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易德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