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以往的戰爭,美國總會得利?
中國是安靜地經過兩三千年的發展,到唐時,基本上版圖已經那麼大了,到宋時,文化已經那麼定了,到明清時,人口已經那麼多了。
而近代世界格局,突然改變是在15世紀以後,中國被席捲進世界邏輯中,是一種被動適應的過程。
磨合期之後,中國的面積依然那麼大,文化依然那麼個樣子,人口依然那麼多。
這個五六百年的過程,先是開始於蒙古帝國的「上帝之鞭」和突厥人對絲綢之路的封堵,使本來就黑暗落後的歐洲更加貧窮,不得已發揮航海優勢(陸上就更沒優勢了)向西航行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僥倖發現了好望角和新大陸,並在僥倖的基礎上更加僥倖地建立了美國。
世界近代化的邏輯,便是在這兩次「僥倖」之後發生的,一是建立全球殖民地,這個體系在「二戰」後消亡,繼之以美國領頭的世界新格局,這個格局持續了70多年(從1945年開始)。
那麼日後呢?世界秩序的邏輯主導在英國、美國之後,會在哪裡?
我們發現,其實除了中間備受挫折,飽嘗艱辛,中國仍然和過去差不多。以英國為首的殖民者全球擴張的時候,需要挑戰像中國這樣傳統強國,結果是印度亡國了,奧斯曼帝國縮水了,唯獨中國喘過氣來,堅持到殖民秩序瓦解之後,而在加入世貿體系之後,甚至成為受益者,這和明朝將世界白銀產量一半吸為己有,GDP佔世界比例超過一半的狀況何其類似?
那麼下一步呢?難不成是短兵相接?筆者認為這只是一種在中國之外常常發生,唯獨在中國較少發生的邏輯。很可能是歐美因為自身存在的問題,按照它自身邏輯做調整,然後餘波影響到世界,包括中國在內。
當然,這種歐美自身邏輯,可能使其控制力從此消失,也可能使其更加強大。如果歷史有一個大循環的話,怎麼不可能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它們的變化不足以在多變的世界中吸收更多的能量,出現發散的能量多於吸收的能量?
這種狀況,就是「螺旋核論」裡面提到的一個模型:
世界像一條繩子,由兩股線(異質)擰起來,越擰越緊,最後斷掉,斷掉的線再重新參與到新的糾結之中,如此循環往複。
這樣,就存在異質螺旋和同質相吸兩個過程,螺旋斷裂,重新組合,螺旋導致放熱,相吸導致吸熱,能量守恆。
這兩種力,叫做異質螺旋力和同質核力。
舉個例子方便大家理解這個模型:你在一家公司,是受到同質核力,是吸熱的過程(公司給你工資),你和同事的合作需要產生新的信息,是放熱過程(完成公司交給你的任務),假如相同規模的公司,總能量是一定的,那麼放出的能量中,一定有人吸收得多,有人吸收得少,吸收多的就是效率高的人,少的就是效率不高的人。
同樣的,世界也在不斷釋放能量,比如「一戰」和「二戰」,但對比你會發現,釋放的能量多數被一個國家吸收了,那就是美國,所以這個年輕國家才會有今天的地位。
正因為如此,美國好像總希望世界其他地區打仗,無論伊拉克還是南斯拉夫,那些地方打仗釋放出的能量,多數都被它吸收了。
這個模式造就了美國,但是否永遠可以持續?這就要看以後世界的邏輯怎麼走。但筆者有一個基本判斷,就是無論世界怎麼動蕩,一定有一個國家會是吸收超過60%能量的大贏家,否則,戰爭之後就不可能有那麼快的恢復和更好的發展了,人類也許早就完蛋了。
美國不是不希望世界貿易好好運行,只是不希望別人比它從中更多受惠而已。
1945年,戰後格局奠定。
TAG:墨然勻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