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如稚子,思若詩人——讀《緣緣堂隨筆》有感
《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1931年的第一本散文集。112頁的讀物,實乃夜深人靜床畔的最佳,表面樸素的寫法,細細回味卻有餘音繚繞之感。好的作品不過如是。
《緣緣堂隨筆》短小精悍,真的是「隨筆」,從他的文風、篇幅來看,完全是興之所至寫幾筆,洒脫平實又富有哲理,不會使人昏昏欲睡。這本散文集基本上是圍繞藝術、生活、兒童這三個方面展開,可能也是源自他畫家的身份,對生活中事物的看法竟可從藝術繪畫視角描述。另一方面很難得的是,他身處抗日戰爭國共內戰時期,與魯迅的口誅筆伐不同,寫的更多的是貼近生活有關人性思考的散文。
古有天下大同,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儒家思想,後有他在《東京某晚的故事》中嚮往「天下如一家,人們如家族,互相親愛,互相幫助,共樂其生活「的理想世界」,今有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理想。而一旦這種理想在當時社會中屢屢受挫時,他則感慨:「使人生圓滑進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漸』」。在成人的世界裡難尋人間溫情,便投身兒童世界,他開始歌頌兒童,試圖通過孩子來重新認知世界。
除了對人生態度的反思,豐子愷還有一大特點,就是心境的閑適。這也是最初我對他的好感所在。《閑居》一文積極使用了他在繪畫上的造詣,將簡陋的房間當作一幅畫,布置的方位和畫需要美感的框架交相呼應,鑒賞房間如同鑒賞藝術,是誰都可以懂都可以取樂的事情。他把一天的生活情調以音樂比方,早中晚晴陰雨有各自的樂章,舒緩的、溫暖的、熱烈的、陰鬱的……閉上眼睛聽著「我聽見雨滴落在青青草地」,清透的女聲在耳邊緩緩訴說著少女的愁緒,彷彿看見了自己那曾經盛有青春的校園。
《緣緣堂隨筆》以《秋》為末篇,論述的是生死大道。豐子愷在文章中寫道「『三十』這一個觀念籠在頭上,猶之張了一頂陽傘,使我的全身蒙了一個暗淡色的陰影」。從前心中似乎只知道春,其他三季只當做春的報備。到了而立之年,發現心境與秋十分調和。爭奇鬥豔的年紀已經遠去,春的生榮比不上秋歡喜讚歎一切的死灰,悟達謙遜。秋的慈光普照,死的靈氣鍾育,才知生的甘苦悲歡,天地間的無情法則。前一秒還在為年輕沾沾自喜,後一秒卻因身體由不得我痛徹心扉。然而有意思的是,豐子愷在文中最後描寫了立秋的雷雨。立秋過得不多天,秋心稚嫩未曾老練,不免還有不調和的現象。前面大段文字都十分老練地把讀者引入秋心中,結果一道閃電現了原型。轉折突然,原來道心還不穩固,需繼續修鍊,給「老氣橫秋」的作者添了一絲俏皮。
這篇《秋》出彩之處在於講生死不直白生死,著重筆墨於春秋,對比以及對季節溫度的細節描寫,隱喻生死之感,使人面臨抽象彷彿有實感,從內心愈發贊同他的觀點,無聲無息地使你浸沒其中。
合上書,心口有股散不開的氣,每篇文章都很短,但篇篇令你感同身受身臨其境。你思考,你反省,你懷念。世界、歷史、思想像是一個圓,循環往複,回歸本源。正如張曉風的《我在》裡面這樣說:「樹在,山在,大地在,歲月在,我在,你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你想要的所有的所有都逃不過知足珍惜回歸。
(本文為2017「春讀秋獲」讀書活動個人大滿貫優勝獎)
TAG:紹興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