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攜手世界 為破解人類科學難題貢獻中國智慧

攜手世界 為破解人類科學難題貢獻中國智慧

《積極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方案》印發——

攜手世界 為破解人類科學難題貢獻中國智慧

光明日報記者 詹媛

在蔚藍的大海中,國際大洋鑽探計劃正在鑽探地球的岩石;仰望浩瀚的星空,多國參與的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一旦建成,人類將會了解更多關於宇宙起源的奧秘;回歸人類自身,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在解開遺傳的秘密,被譽為「人造太陽」的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正在尋找新的清潔能源。多年來,世界各國組織了數十個這樣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攜手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作為其中一員,不僅早已參與其中,而且隨著科研實力的提升,已經具備在這一考驗創新實力的大舞台成為「領舞者」的潛力。順應這一潮流,國務院近日印發了《積極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方案》(以下簡稱《方案》)。4月3日,科技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圍繞這一話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工作人員在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饋源艙內作業。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攜手解決全球關鍵科技挑戰

截至2018年,國際大洋鑽探計劃已經年滿50歲,這個於1968年誕生的大科學項目在全球各大洋鑽井4000多口,取芯40多萬米,參與國家多達20多個。與該計劃類似,各類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都具有投資強度高、多學科交叉、實驗設施設備昂貴且複雜、研究目標宏大等特徵。「其複雜程度、經濟成本、實施難度、協同創新的多元性等都往往超出一國之力,需要通過國際科技創新合作來實施。」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葉冬柏說。

儘管投入巨大,但收穫也頗為豐富。以國際地球觀測組織這項大科學計劃為例,國家遙感中心主任王琦安介紹說,我國作為其創始國,與歐盟、美國等共同建設了全球農情監測系統。「我國開展了對全球大宗糧油作物長勢監測和信息的發布,提高了糧油交易市場透明度。」王琦安說,這項工作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在於「加強全球農業監測,為保證世界各國的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圍繞著物質科學、宇宙演化、地球系統、能源、材料等探索未知或關乎人類命運前途的領域,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已經成為解決全球關鍵科學問題的有力工具,作為基礎研究在科學前沿領域的全方位拓展,沿著追求原創性的路徑不斷前行。「這些科學計劃和工程對於推動世界科技創新與進步、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在中國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執行中心主任羅德隆看來,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與世界各國攜手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既能提升自身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同時也推動了世界科技創新和進步。這是「為解決世界性重大科學難題貢獻中國智慧、提出中國方案、發出中國聲音,提供全球公共產品,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2013—2023年的國際大洋發現計劃共有三個獨立的鑽探平台:美國「決心號」大洋鑽探船、日本「地球號」大洋鑽探船和歐盟的「特定任務平台」。圖為「決心號」大洋鑽探船停靠在上海南港碼頭。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攝

借力全球資源提升中國創新能力

時至今日,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已經被視作世界科技創新領域重要的全球公共產品,也是世界科技強國利用全球科技資源、提升本國創新能力的重要合作平台。

「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是聚集全球優勢科技資源的高端平台,有利於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培養和造就一批國際同行認可的領軍科學家、高水平學科帶頭人、學術骨幹、工程師和管理人員。」在葉冬柏看來,這對於我國形成具有國際水平的管理團隊和良好機制,打造高端科研試驗和協同創新平台極為有利,能夠「帶動我國科技創新由跟跑為主向並跑和領跑為主轉變。」

據羅德隆介紹,十年來,國際核聚變能源計劃中來自中國的職員數量持續上升,目前已突破70人,僅次於歐盟,並培養了多位長江學者,吸引了一批海外千人計劃入選者歸國。這些人才歸國後,在核聚變研究領域引發了「蝴蝶效應」,目前已有超過3400名科學家、2700名學生加入到我國磁約束核聚變技術領域的研發團隊中。

實際上,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有重點選擇參與了國際大洋發現計劃、人類基因組計劃、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國際地球觀測組織和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等一些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推動我國在基礎理論研究、重大關鍵技術突破等方面逐步實現了由學習跟蹤向並行發展的轉變。而這些帶動了我國國內建設同步輻射光源、全超導托克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等數十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這些為我國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王琦安說,在他看來,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經歷最大的收穫是「心態更加開放,一方面為破解世界難題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也享受分享科研成果的喜悅;另外一方面也積累了溝通的智慧和管理的經驗」。

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首台天線樣機啟動儀式。新華社記者 牟宇攝

以全球視野謀劃未來科技方向

從「參與」到「牽頭」,兩個字的變化意味著視野從聚焦中國拓展到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全球視野謀劃科技開放合作。」這是我國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定位,根據《方案》,我國將堅持中方主導、前瞻布局、分步推進、量力而行的整體思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提升戰略前沿領域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力,打造創新能力開放合作新平台。

在羅德隆看來,要做「領舞者」,還要面對很多困難和挑戰,「要牽頭組織,首先要能夠聚焦國際科技界普遍關注、對人類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影響深遠的研究領域,選擇出能夠在國際上引起廣泛共鳴的項目。其次,要具有吸引別國參與的國家影響力,同時如何協調各國利益,管理來自不同文化的團隊也是很大的考驗。」

儘管不容易,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承擔該負有的國際責任的決心堅若磐石。根據《方案》,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目標已經非常明確,將面向2020年、2035年以及本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到2020年和2035年這兩個時間節點前,分別培育3~5個和6~10項目。在2020年還啟動1~2個我國牽頭組織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初步形成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的機製做法,而到2035年則要啟動培育成熟項目,形成我國牽頭組織的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初期布局。

在這些進展的基礎上,到本世紀中葉,要實現培育若干項目,啟動培育成熟項目,我國原始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在國際科技創新治理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持續為全球重大科技議題作出貢獻的目標。

號角已經吹響,前行的腳步不能遲疑。據葉冬柏介紹,這項工作將採取試點先行、分步推進原則,與面向2030年的重大科學計劃、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大研究布局統籌協調。在具體領域方面,葉冬柏表示:「將圍繞物質科學、宇宙演化、生命起源、地球系統、環境與氣候變化、健康、能源、材料、空間、天文、農業、信息以及多學科交叉領域遴選具有合作潛力的若干項目進行重點培育。」

《光明日報》( 2018年04月04日 08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應該建一座世界文明博物館
教育減負還須打好「組合拳」

TAG: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