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關於醫生的冷知識!

關於醫生的冷知識!

醫師節剛過,今天就給大家來普及一下醫生的冷知識,什麼是大夫、郎中、江湖游醫、坐堂醫、Surgery、Physician、Doctor。

醫生今天是行醫人員的統稱。

「大夫」和「郎中」?

我們熟悉的還有大夫和郎中,這兩個稱呼。在唐朝末年,中國有一個官職泛濫的時期,大夫和郎中,這兩個官職,也開始成為醫生的稱呼。

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為大夫。大夫本是官名。最開始,只有太醫院的醫生專稱大夫。所以,北方人尊稱醫生為「大夫」。為了區別於官名,將稱醫生為「大夫」的「大」讀成dài,而不讀dà。

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為郎中。郎中也官名,從戰國開始就有,郎中一般是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其中有些就負責醫療工作。

什麼是「江湖郎中」?

江湖郎中是中國民間的一種民間醫生之稱,宋朝開始出現,全國幾乎到處都有。現在的江湖郎中指的是招搖撞騙的騙子,而最早的江湖郎中可指的是包括「游醫」功能在內,兼通醫術的俠義之士。正是因為古時候沒有足夠的醫療書籍,江湖郎中不僅可以行俠仗義,在江湖遊歷可以見到各種病人,對於積累醫學經驗是必不可少的。

什麼是「坐堂醫」?

遊歷江湖有了一定資歷,或者拜了一位名義當老師,就可以成為「坐堂醫」了,這個堂,也兼具藥鋪的功能。一般除了醫師之外,還需要有些學徒之類,除了每日坐診,還需要上山採藥,並且製作一些藥品製劑。及時如此,很多坐堂醫也要定期出門雲遊一下,大概像我們現代醫學交流學術活動一樣。

外國的醫生?

自中世紀後人們普遍認為「內科學」=「醫學」=「內科醫生」=「醫生Physician」。而外科醫生的工作是美容和理髮,只作為醫療補助工作存在,可是隨著時代前進外科醫生和藥劑師都逐漸開始獨自進行治療,他們也變得被看作醫生。外科醫生的法語稱呼為:Decin(Medusan),德語是:Arzt(arutsuto)。

美國傳統性地醫生被稱Physician。同時,以不同專業領域被分招呼為:內科醫生(Physician)和外科醫生(Surgeon)。醫生被認為是最為博學和慈愛的人,所以用Doctor這個詞來作為醫生的統稱。這個不僅有學識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醫生要以一顆善良仁愛之心。

醫學的先賢,希波克拉底就被人成為,一個既是醫生,又是哲學家的人,已經具備了神最重要的特質!

外科醫生原本不算醫生?

首先我不是黑外科醫生,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外科醫生。但是要知道Surgery本意是hand-work,手藝,而並非科學。他們常常是學徒出生,比內科低一等。比如內科醫生診斷這個患者需要鋸骨了,就找個外科學徒去鋸一下,外科醫生就按照師傅的樣子一刀下去,所以最初的外科醫生不需要有太多的醫學知識。而內科醫生的代表都是諸如希波克拉底、蓋倫、亞里士多德這樣的醫學家。

隨著外科技術的發展,1731年法國國王宣布成立皇家外科學院,1745年英國倫敦外科醫生向國會請願,要求和理髮匠分開,成為了獨立訓練的醫學專家。

在中國,外科醫生卻特別受到尊重。華佗扁鵲開創了手術的先河,被譽為醫學大師,反而孫思邈、張仲景、李時珍這樣的醫學大師,中國人卻喜歡把他們成為「藥王」「葯聖」,好像他們只是採藥賣錢的人。

到底什麼才是醫生?

首先,醫生是評價技術吃飯的人!當然要用醫術吃飯。當今社會,講究知識付費,技術付費,其實中國人自古以來最重視技術和人的能力。從街頭賣藝開始,我們就習慣了給人的演出付費。只為了李白的一首「雲想衣裳花想容」,皇帝就可以付出千金。

然而,目前比例失調的藥物收費,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的影響,掌握了生產資料的資本家把高商品層層包裝,中間商層層剝皮分得高額的利潤,卻忽視了醫生技術的作用,瘋狂的剝削人的剩餘價值。

最不應該被商業化的行業其實就是醫療和教育,醫生經常需要為錢操心。算經濟賬多過算醫療帳。或許如果有一天中國的醫生像美國醫生拿到那麼高額收入的時候,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其次,醫者仁心,仁心仁術。「好醫生醫病,偉大的醫生醫人!」你一定聽過這句話。許多棄醫從文的醫生也許真正的讀懂了這條道理。如今的醫患關係、輿論影響、晉陞壓力等等,不用細說你也知道,這些繁雜讓「醫生」變得遠沒有從前那麼單純!

從中國的大夫郎中、日本的先生、到歐美的Physician、Doctor,「醫生」二字價值千金,請君珍惜!

想看更多醫學問題,歡迎關注【醫學江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