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產前快速診斷,外顯子組測序成功診斷胎兒骨骼發育不良

產前快速診斷,外顯子組測序成功診斷胎兒骨骼發育不良

據統計,胎兒異常的發生率大約為2%至5%。儘管細胞遺傳學和基因晶元的方法能夠對大約40%的病例做出診斷,但大多數的胎兒異常仍然無法確診。一般來說,只有在表型明確且致病變異數量有限的情況下才能及時診斷。

為此,倫敦大奧曼德街兒童醫院Lyn Chitty領導的團隊探索了胎兒及父母的產前靶向外顯子組測序是否能夠提供診斷信息,並為妊娠管理提出建議。他們在重點關注骨骼發育不良後,發現81%的病例可以實現明確的分子診斷。

「對於那些在超聲檢查中發現異常狀況而面臨艱難抉擇的准父母來說,我們相信這將改善產前診斷和諮詢,」Chitty及其同事在論文中寫道。

在這項研究中,Chitty及其同事招募了英國的一些孕婦。這些孕婦在超聲檢查中發現胎兒存在異常狀況,有可能出現骨骼發育不良,之後她們接受了侵入性檢查。在19個轉診病例中,16個接受了測序。

研究人員重點關注與骨骼發育不良相關的240個基因,她們對所有病例的父母及胎兒DNA開展外顯子組測序,有一個例外。對於12號病例,她們測序了父母及兄弟姐妹的DNA,因為胎兒的DNA量太少,之後她們利用Sanger測序證實了所有分析結果。

對於16個病例中的13個,研究人員能夠做出明確的分子診斷。她們發現了四種隱性疾病(即胎兒從父母那兒各遺傳了一個致病變異),六個新生的顯性致病變異以及兩個母系遺傳的致病變異。對於另一個病例,她們指出情況更為複雜。至於另外3個研究人員無法診斷的病例,兩個攜帶意義不明的變異,另一個未檢測到致病變異。

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有些胎兒的疾病是遺傳自母親,但她卻不知道自己患病。例如,8號病例的胎兒腿骨短且彎曲,而他的母親也是身材矮小,有骨折病史,且牙齒變色。測序發現她和未出生的孩子都攜帶COL1A2基因中的致病變異,確認他們都患有IV型常染色體顯性成骨不全症。

Chitty及其同事指出,她們能夠在11-41天的時間內獲得檢測結果,由於她們的方法變得更加簡化,所以周轉時間變得更短。這一優勢讓她們能夠在胎兒出生前向父母提供信息,並為他們提供更準確的風險諮詢。 研究人員指出,這有助於未來懷孕和終止妊娠的決策過程。

不過,研究人員也承認,這項研究的規模比較小,未來還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才能確定這些結果是否廣泛適用。

來源:生物通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測序中國 的精彩文章:

測序周報·科研篇:世界首例!中國科學家Cell發文:利用CRISPR成功構建神經疾病基因敲入豬
Science重磅!1300萬人龐大家譜,發現了這些人類壽命的秘密

TAG:測序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