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出自《老子》的這個成語到底應該是「大器免成」還是「大器晚成」

出自《老子》的這個成語到底應該是「大器免成」還是「大器晚成」

出自《老子》的這個成語到底應該是「大器免成」還是「大器晚成」

關於《道德經》的二十個爭議之十三:是「大器免成」還是「大器晚成」

出處:第四十章。

歧義:帛書乙本作「大器免成」,通行本和現在還在使用的成語作「大器晚成」。

辨析:

第四十章,帛書甲本甲本大段經文殘缺,乙本基本完好,作「大器免成」。古語「免」和「晚」可通用。但是這裡用「免」好,樓宇烈在《老子道德經注校釋》的話非常中肯:愚謂經文「大器晚成」疑已誤。本章言「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二十八章言「大制無割」等。一加「大」字則其義相反,「方」為有隅,「大方」則「無隅」;「音」為有聲,「大音」則「希聲」;「象」為有形,「大象」則「無形」;「制」為有割,「大制」則「無割」。唯此「大器」則言「晚成」,非「器」之反義。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經文此句甲本殘缺,乙本作「大器免成」。「免」或為「晚」之借字,然據以上之分析,似非「晚」之借字,而當以「免」字解為是。二十九章經文:「天下神器」,王弼註:「神,無形無方也;器,合成也。無形以合,故謂之神器也。」「器」既為「合成」者,則「大器」則當為「免成」者,亦即所謂「無形以合」而使之成者。如此,則與「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等文義一致。

樓宇烈先生說得已經非常到位了,這裡再簡單說一點對「器」的理解。老子說「朴散則為器」、「物形之而器成之」,《易經》有言「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論語》說「君子不器」,把這三者綜合起來分析會得出什麼?形而上是無形的道體,形而下是萬物各自的象、用。「器」,指具有某種功能的事物,器成則有形,有形則有度。所謂「君子不器」的意思,就是君子不會拘泥於形的東西,永遠不會滿盈,永遠在求道修道的路上。君子的這種理想,其實就是「大器」,「大器」不是「晚成」,不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是永遠不會「成」,永遠都在路上。

結論:還是「大器免成」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