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關節操,幫你改善關節痛
本周風濕病科門診排班:
(註:清明節放假期間我科均有醫生門診值班)
張劍勇主任醫師: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三全天,周日上午。
鍾力主任醫師:周一到周四全天,周日全天。
肖語雅副主任醫師:周五全天。
謝靜靜主治醫師:周二上午,周日下午。
賈二濤主治醫師:周二下午,周六全天。
執委值班安排四月:饒建華、王秀芬
最近,鄰居家大爺得了關節炎後,彎不溜了,牌不打了,整天宅在家裡,還逢人便勸「一定要省著點用膝蓋嘍!這膝蓋啊,用的越多,壞的越快,你看我這不就是得了關節炎嘛,老折騰人了!」
相必跟大爺想法一樣的人一定不在少數,奉行著「能走兩尺,絕不走一米」。但是得了關節炎,就真的要避免運動了么?
Q
&
A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得了關節炎,不運動,非但不能讓關節炎好轉,反而會加速關節炎的惡化。
我們都知道,骨關節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負荷最多的運動器官,自然磨損尤其厲害。長期勞損就會使得關節出現損傷,所以大爺說的問題一定要重視,平時一定要注意膝蓋等關節的保護,盡量避免過於劇烈的運動。
但是,大爺得了關節炎之後就不運動的做法就大錯特錯了!患上了關節炎,就意味著軟骨已經發生了損傷和退變,使得骨頭直接發生摩擦、進而發炎。這時候如果放棄運動,就會使得肌肉會退化,力量變弱,對關節的支撐和穩定作用也就變弱。結果就是關節承受的壓力會增大,變得更加不穩定,加重軟骨的磨損,惡化關節炎。
所以說得了關節炎之後,一定要運動,而且要合理的運動。因為合理的運動可以增強膝關節相關的肌肉力量,減少軟骨的磨損和關節承受的壓力,從而獲得以下益處:
1.肌肉有力量,提供有力支撐,軟骨承壓會相應減小,有助於緩解膝關節的疼痛感;
2.肌肉有力量,提供有力支撐,從而減緩或防止軟骨的進一步磨損,放慢關節炎的疾病進程,推遲做關節手術的時間,甚至可能不用做啦;
3.肌肉有力量,給膝關節更多支持,讓它的活動範圍更大,靈活性更高,完成下蹲、爬樓等簡單動作不成問題;
4.肌肉有力量,使膝關節更加穩定,平衡能力更強,不用擔心跌倒。
那麼說到合理運動,怎樣運動才算是合理呢?以下四點是大家運動時需要注意的:
1.運動強度:運動時的心率為最大安全率的60% - 70%,開始時達50%即可,適應後再逐漸增加。
2.運動種類:長跑、散步、做操、游泳較為合適,能增強人體心肺功能。五禽戲、太極拳、八段錦及自我保健按摩鍛煉也能增強體質。一些遊戲性的運動項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也較適合。不宜做速度快、強度大的運動,如跳躍、滾翻、對抗性強的衝撞動作,也不適合從事激烈的運動項目,如短跑、舉重等。
3.運動時間:注意運動與飲食間的關係很重要,空腹運動易發生低血糖反應,餐後立即運動影響消化、吸收,所以主張餐後1小時後運動較為合適。不主張清晨運動,最佳時間是在午睡後至晚飯前這一段時間。
4.運動持續時間及運動次數:一般為餐後1小時活動20分鐘,每日2~3次。運動次數因人而異,一般最好每周3次,體質較好或有運動習慣者應每日堅持鍛煉。
我們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套關節操,每天一次,對於關節鍛煉有好處哦~
1、指關節操
握拳與手指平伸交替運動。握拳時可緊握鉛筆或粗一點的棍棒,手伸時可將手掌和手指平貼桌面,或兩手用力合掌。
2、腕關節操
兩手合掌,反覆交替用力向一側屈曲。也可緊握啞鈴做手腕伸屈運動。
3、肘關節操
手掌向上,兩臂向前平舉。迅速握拳及屈曲肘部,努力使拳達肩,再迅速伸掌和伸肘,反覆進行多次。然後兩臂向兩側平舉,握拳和屈肘運動如前。
4、肩關節操:
一臂由前方從頸旁伸向背部,手指觸背,同時另一臂從側方(腋下)伸向背部,手指觸背。盡量使兩手手指在背部接觸,然後兩手交換位置,每天反覆多次。
5、踝關節操:
坐位,踝關節分別作屈曲、伸展及兩側旋轉運動。
6、膝、髖關節操:
下蹲運動與向前抬腿運動,每個動作重複活動 10~15 次,每次 2~3 回。
大家有沒有迫不及待想要去試一試呢?
GIF
長按下圖二維碼識別關注「深圳市中醫院愛心痛風俱樂部」訂閱號,每天收取病例分析,痛風慢病管理,科普文章,福利資訊等!
※關節痛怎麼辦,老中醫有妙招
※向你推薦一味能除蛔蟲、能治風濕關節痛的好葯,還能降尿酸
TAG:關節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