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藏寒生滿病——一則由冷飲引發的針灸醫案

藏寒生滿病——一則由冷飲引發的針灸醫案

前言

這次推送的一則醫案是一位同學因為喝冷飲後出現了腹瀉腹脹,向我諮詢針灸取穴之後,通過一次針灸之後效果很好,於是我們共同討論之後,決定寫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是何清的同學,同年級不同專業。

這次由我記錄的醫案,是關於生活中很常見的小事引發的小毛病,事情不大,但挺有意義。

本來我可以不出毛病的,但是作為一個熱愛作死的girl,隔一段時間不搞點事兒好像不正常。在3月22日,一場考試的前夜,為了給自己一點背書的動力,順帶提點兒神,我選擇了下午喝含冰淇淋的某奶茶,晚上又喝了點冷的咖啡。

於是,如預計一般地,壞了。

其實也沒多壞,也就是肚子有點兒脹脹悶悶,一直持續到第二天都還挺沒食慾的,甚至喉嚨那兒都有點拉脹氣,更不用說願意吃東西了。拉肚子倒是馬上中招了,那天倒也沒拉得多兇殘,就是每次想大便,都是一片溏爛。

聽起來也沒多難受對吧,就是略略不爽,特別是喉嚨悶這事兒,讓我有那麼一點抓心撓肝的想解決。

但這又不是我常生的毛病,又懶得買葯。

平日里,如果我恰好狀態不好的話,偶爾會拉肚子(其實頻率還是不高的),結合脈證來看,身體情況符合中醫所說的濕證;生活習慣略略差,經常熬夜睡不夠,若一熬夜,次日會略有點頭重腳輕,會有點蔫蔫的神氣不足,但這都沒什麼,多正常的事。不過是比不熬夜的人虛一點——但至少出毛病之前,吃飯有動力,填鴨有飯量,飲水如水牛,起碼粗地來看,輕微的濕證也沒多影響生活。也就這會鬧得有點大。

說白了,這次是(外來的)寒濕困阻脾陽,又與內濕相合,阻礙脾陽升清、運濁而出,導致水谷不化,聚於中而生脹滿;中盛脹滿則不欲食;寒濕內搏,脾不運化則寒濕與糟粕皆下。

總而言之,是個實中夾虛的輕證。

懶人如我,想想自己還是能扎針的,只是沒了解過這該扎哪些穴位。

於是我敲了何清的QQ。

何清指定我扎的穴位是:中脘(瀉法),(左右)天樞(瀉法),(左右)足三里(提插補法),(左右)陰陵泉(提插補法),(左右)太白(提插補法)。

要求:得氣感越強越好。

然而坑爹如我,太白穴位扎不進去。

原因:針法生疏,所以扎得賊疼。

也因為針法生疏,行針手法是正確了,只是得氣強度應該較何清設想的效果小。

但是,對我的輕證來說,夠夠的了。數針紮好後,諸多零碎不適立馬全部緩解。實在妙哉。這是我第一次嘗試用針刺治療身體不適,恢復雖是意料之中,也是意外之喜。

最重點的是,拔針了人也完全生龍活虎了!

喜上眉梢之外,還是需要了解下這些穴位的功效和取用原因的,於是我查了查《經絡腧穴學》課本。

在胃經穴位有:

1).天樞(ST25):大腸募穴。

主治(選段):腹痛,腹脹,腸鳴,泄瀉,便秘。

古文獻摘錄:

《甲乙經》:「腹脹腸鳴,氣上沖胸,不能久立,腹中痛濯濯。冬月重感於寒則泄……」

2)足三里(ST36):合穴,胃下合穴。

主治(選段):胃痛,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泄瀉,便秘。

古文獻摘錄:

《靈樞·五邪》:「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

在脾經穴位有:

1)太白(SP3):輸穴,原穴。

主治(選段):胃痛,腹脹,腸鳴,泄瀉,便秘。

古文獻摘錄:

《醫宗金鑒》:太白、豐隆「二穴應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黃,舌強而疼,腹滿時時作痛,或吐或瀉,善飢而不欲食,皆脾胃經病也。」

2)陰陵泉(SP9):合穴。

主治(選段):腹痛,腹脹,泄瀉。

古文獻摘錄:

《甲乙經》:「溏,不化食,寒熱不節,陰陵泉主之。」

在任脈穴位有:

1)中脘(CV12):胃募穴,八會穴(腑會),任脈、手太陽經、手少陽經、足陽明經交會穴。

主治:胃痛,腹脹,腹中積聚,泄瀉,便秘,嘔吐,食欲不振,黃疸。

古文獻摘錄:

《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中脘主治脾胃傷,兼治脾痛瘧痰暈,痞滿翻胃盡安康。」

前文已經說明,這次證為寒濕困脾,實中夾虛。

所謂脾胃相表裡,故可調脾胃二經而治。另外,脾胃經為病,病在經則取合穴治經。

除按法治之,還可按症取之,既合醫理,自然亦無不可。

天樞穴既在胃經,又是大腸募穴,脾胃不運,水谷糟粕並行下沖,腸亦受邪,取之共治二腑。選用瀉法,從腑而瀉,是瀉在內之寒濕實邪,寒濕得祛,則因其導致的腹脹、氣上可復。寒濕困阻若加重,則可見腸鳴泄瀉癥狀,這就較我的「無聲腹瀉」要加重了,天樞穴的古文記載雖未直言腹瀉,然以中醫的辨證之道,既然用它治腸鳴的道理相通,那自然可以取用。

足三里行補法,補氣行氣以助經絡祛邪之力,以祛「有餘之陰氣」;且有歌訣雲「肚腹三里留」,這次泄瀉腹脹既然病在肚腹,取之亦佳。;再有,由「陽合土」(摘自《靈樞·本輸》),即陽經合穴五行屬土,本病在脾胃土臟,何不取之?

太白穴的主要對應癥狀「身重,倦怠,面黃」乃是脾虛之人常見的表現。太白穴用補法,意在補脾之力,扶正祛邪。另外,太白經為脾經原穴,「原」即本源、原氣之意,原穴即臟腑原氣留止的地方,如能用之,脾經經氣調節效果更速,恢復更佳。雖然這次並未成功用上太白穴,但取用它的道理,卻是不得不提的。

陰陵泉穴為脾經合穴,所謂「陰合水」,寒濕困脾,濕為水邪,此為一也;主治合症,此為二也。

中脘主治脾胃傷,傷脾胃者多實邪,故用瀉法,除在里之寒濕。

綜合而言,這組取穴及針刺手法,補瀉並進,補虛瀉實,邪去正復。臟寒生滿病,邪去脾健則痊。

特別是,恢復得那麼快,簡直妙不可言~

往期經典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清醫學心悟 的精彩文章:

TAG:何清醫學心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