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十九、貪睡眠戒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 十九、貪睡眠戒

《菩薩戒本經》(27)

四十一輕戒(19)

十九、貪睡眠戒

文 / 觀諸法如

慈氏菩薩說?北涼天竺三藏法師曇無讖於姑臧譯

乙二、明四十一輕(分三科)

丙二、別列四十一(分四十一科)

丁十九、貪睡眠戒

若菩薩,懶隋懈怠,耽樂睡眠,若非時不知量,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遠行疲極;若為斷彼故,起欲方便,如前說。

第十九貪睡眠戒。

若菩薩,懶隋懈怠,耽樂睡眠,若非時不知量,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若菩薩,懶隋懈怠耽樂睡眠,若非時不知量」:

天親菩薩造·真諦三藏譯《遺教經論》:「論曰:懈怠睡眠苦對治者,不疲惓思惟對治故。是中何故懈怠、睡眠共說障法?示現懈怠者,謂心懶墮故。睡眠者,身悶重故。此二相順共成一苦故,五種定障中共說故。於中起睡眠有三種:一、從食起;二、從時節起;三、從心起。若從食及時節起者,是阿羅漢眠,以彼不從心生故,無所蓋故。」

欲界的人都是要睡眠的,色界天上的人是不睡覺的。欲界天和人、阿修羅,乃至鬼、畜生都有睡覺;不過,地獄裡面受苦太厲害的,那是沒有時間睡覺了。 《遺教經論》說出來有三個原因,我們需要睡覺:第一、欲界的人要吃飯,要吃飯就是要睡覺;第二個是:習慣,習慣了這個時候睡,到時候就得睡,不睡就不舒服;第三個是:放逸,也要睡覺,我們出家人不放逸,就是沒有放逸來的睡眠,若是其餘的兩個是有,一個是習慣來的,一個是要吃飯。有神通的阿羅漢,在生理上他還是要睡覺的。可是有神通的聖人,他如果特別不要睡覺也可以,那就是要用其他的功德來代替,那就是要入定才可以。所以沒有定的人,不睡覺是不可以的,但是也不應該睡太多。以上三種以因飲食而引來的睡覺最難改變,其餘兩種可慢慢改善而除掉。

「若菩薩,懶隋懈怠」,就是不能夠斷惡修善,「耽樂睡眠」,就是歡喜睡覺。

《佛遺教經》說晝三時、夜三時。晝三時,白天,晝夜三時。總共六時,二十四小時來分,一時是四個鐘頭,那麼白天的十二個小時,不是睡覺的時候,夜間那個初時、後時,都不是睡覺的時候,只是中夜,那麼只是四個小時,睡四個鐘頭。《瑜伽師地論》說晝是四時,夜間也是四時,那麼一時就是三個鐘頭。分四時,初夜和後夜這兩個時,還是要用功修行的,中間兩個時,加起來就是六個鐘頭,睡覺是睡六個鐘頭。

若是《遺教經》的意思,睡覺是睡四個鍾個,這個地方有點不同。這個地方說「非時」,不是睡覺的時候,若睡覺,這叫做「非時」。

「不知量」就是睡眠的時候,但是過量了,初、中、後夜,中夜應該休息,但是初夜、後夜也在睡覺,就是過量了。由於貪愛睡眠並且又不知時,不知量,因此就犯了眾多犯。是犯染污起:這是由於不精進用功、栽培善根,懶惰懈怠而犯,是染污心引起的。

不犯者:若病,若無力,若遠行疲極;若為斷彼故,起欲方便,如前說。

生病時,可以多睡一會兒,或者因病好了還沒有力氣,出遠門行走而太疲倦,或者是為了開始減少睡眠,慢慢斷除多睡的習慣,由於對治改變尚未成功,難免仍有多睡的現象,這樣也不算犯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於食知量:第三略義(1)別辨相
茶藝和茶道的區別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