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家:保護主義降低美國公司全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專家:保護主義降低美國公司全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美東時間4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調查結果公布了擬加征關稅的中國商品清單,建議對來自中國的1300餘種商品加征25%的關稅,主要涉及信息和通信技術、航天航空、機器人、醫藥、機械等行業的產品。

所謂「301調查」源自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該條款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可對他國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起調查,並可在調查結束後建議美國總統實施單邊制裁。這一調查由美國自身發起、調查、裁決、執行,具有強烈的保護主義色彩,不僅違背了國際貿易規則,實際上也提升不了美國的科技競爭力。

對華貿易舉措咄咄逼人,不少美國企業對華盛頓保護主義政治氣氛帶來的干擾充滿憂慮

此次美國發起對華貿易的限制措施,其主要目標是針對中國的技術行業。對高新技術產品徵收高額關稅,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矛頭直指「中國製造2025」計劃。此次美國公布的對華301調查徵稅產品清單中,稱此輪制裁的1300多種產品大多來自中國向高精尖製造業轉型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

「像美國這樣的國家,有些東西它既不願意賣給我們,又不讓我們自己造,這算什麼道理呢?」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有專家分析指出,造成美中貿易赤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對中國實行歧視性出口管制政策,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更是受到嚴格管控。在美國商務部的對華出口管制清單中,航空器及航空發動機、慣性導航系統、激光器、光學纖維等20類高科技產品禁止對華出口。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果美國將對華出口管製程度降至對巴西的水平,對華貿易逆差就可縮減24%;如果降至對法國的水平,對華貿易逆差可縮減34%。若中美能夠通過談判擴大從美國進口高科技產品,不僅可以滿足當前中國技術更新換代的需求,還可以有效擴大美國對華出口,減少中美貿易逆差。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愛德華·阿爾登對本報記者表示,特朗普政府的目標是向中國施壓,要求其改變高科技領域政策。特朗普希望通過關稅威脅迫使中國在市場開放、增加進口等議題上進行有實際效果的談判,但這是一項高風險的戰略,貿易戰風險也因此加大。

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對華貿易舉措,令不少美國企業對華盛頓保護主義政治氣氛帶來的干擾充滿憂慮。《紐約時報》日前報道指出,通用電氣和高盛等行業巨頭都對白宮的貿易政策提出了反對意見,稱特朗普政府的措施可能最終會對它們幾十年來建立的供應鏈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而且讓美國公司失去了全球利潤最大且快速增長市場的許多機會。企業高管們表示,任何希望成為全球參與者的美國公司都不能失去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美國信息技術產業協會負責全球政策的高級副總裁喬希·卡爾默對媒體表示,該組織已向白宮明確表示對任何將關稅「作為主要甚至是重要解決方案」的措施感到不滿。

新關稅政策不會讓美國更強大,還將降低美國公司的全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對於特朗普政府依據301調查公布的關稅建議清單,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耶魯大學教授艾斯瓦爾·普瑞薩德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動經濟向高質量發展,核心是生產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產品。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出的建議關稅對此進行了「精準」打擊。在美國看來,清單上的產品都是中國試圖在與美國的競爭中獲得優勢的產業。美國此舉加大了美中貿易戰的風險,也給世界經濟增長帶來了風險。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世界銀行中國業務局前局長黃育川對本報記者稱,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無法為美國帶來利益,更不會提振美國信心。他認為,在全球供應鏈已經形成的情況下,中國在一些尖端製造領域取得優勢地位,這些產品在短期內很難找到替代者。而依靠這些產品的美國公司,卻要額外付出更多的成本,這些成本最終都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實際上打擊的是美國的就業和民眾日常生活。黃育川認為,美國政府在出台這些政策時,或許都沒有認真思考後果會怎樣、下一步要怎麼走,而只是在政治層面迎合民粹主義的負面情緒。特朗普的這一系列做法,恰恰是在削弱美國的地位,而不會讓美國變得更強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西蒙·約翰遜和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問題專家喬納森·魯安聯合撰文指出,特朗普政府似乎完全誤解了需要什麼,它想要更具保護主義的未來,這將降低美國公司的全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美國智庫信息技術和創新基金會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稱,對中國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產品(ICT)進口徵收25%的關稅,將在未來10年內使美國經濟損失3320億美元。ICT產品是推動美國大多數商品和服務行業生產率增長的關鍵產品。對ICT徵收關稅將減少ICT投資,降低美國的創新能力、生產力和競爭力。

「競爭解決了很多問題——而西方在這一點上日益迷失」

事實上,技術轉讓是正常經貿合作的一部分,只要合作雙方你情我願,就無可厚非。以電動汽車行業為例,一直以來美國有聲音對汽車製造企業在華開展電動車業務合作指手畫腳。然而,絕大多數合作親歷者卻有不同的思考。《紐約時報》的報道指出,西方企業從對華合作中看到了機遇,讓它們可以更快地實現自己的電動汽車理想。報道援引大眾中國首席執行官海茨曼的話稱,「我們和他們正處在一個共同學習的進程之中」,「這個進程的速度,比我們以前做這類工作時要快很多。」戴姆勒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唐仕凱表示,「我們將進一步增加投入」,「(中國)是當前世界上最酷、最有吸引力的汽車市場」。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德·菲爾普斯不久前撰文指出,中國政府認識到允許更加激烈的競爭對經濟的重要性。競爭解決了很多問題——而西方在這一點上日益迷失。「在所有現代經濟體中,幾乎所有行業都需要面臨未知的未來。一個行業中有越多的公司思考一個問題,就越有可能找到解決辦法。」

中美在航空領域的合作歷程,頗能說明問題。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國家安全事務部教授瓊·約翰遜—弗里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關於是否在航天領域開展對華合作,政府機構與業內人士一直存在分歧。前者認為,隨著對華合作的開展,會有更多的技術被泄露,美國將會失去技術優勢,尤其是在軍事領域。而後者認為,開展對華合作,將有助於更多地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前沿發展,並形成一種良好的國際合作模式,為未來太空事業發展奠定基礎,畢竟探索外太空是人類共同的事業。美國與俄羅斯、加拿大、日本等一些國家在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可以提供類似的借鑒模式。然而,持保守主義觀點的決策人士佔了上風,導致美中兩國在航天事業的合作非常有限。

如今,中國在航天技術方面的飛速發展,遠遠超過美國人的想像。尤其是量子通信技術的突破,更是讓美國人震撼。「後來美國要想提升對華合作,但良機已失。」約翰遜—弗里斯說。

(本報華盛頓4月4日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網 的精彩文章:

我國擬對自美進口的大豆、飛機等 金額約……
綠色出行時代 純電互聯網休旅車榮威Ei5上市

TAG:杭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