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崇禎自殺後,兩位皇帝為他處理後事,一位為他收屍,一位建陵墓

崇禎自殺後,兩位皇帝為他處理後事,一位為他收屍,一位建陵墓

崇禎是在1644年3月17日去世的,他在皇宮後面,煤山上一棵樹上上吊自殺的。

自殺的時候,崇禎皇帝是非常凄慘的,當時只有一個太監陪伴著他。

崇禎的去世,也意味著近三百年大明王朝的崩潰。

崇禎自殺的時候,李自成已經進入了北京,朝廷官員根本顧不上自己的主子,他們紛紛逃跑。

崇禎更悲慘的地方在於,死後沒人為他收屍。

當時李自成沿著皇宮一個屋子一個屋子的搜查,但就是找不到崇禎,這時候李自成非常著急。

於是,李自成下令,誰能夠找到崇禎皇帝,賞賜黃金一萬兩。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果然在第二天的時候,找打了崇禎皇帝的屍體。

後來李自成將崇禎的屍體拿了下來,崇禎還有一個被自己逼死的周皇后,李自成最後打造了兩口柳木棺材。

後來李自成派人將棺材改了,崇禎用的是一具紅漆棺材,而周皇后用的是一口黝漆棺材。

很多明朝大臣都不敢為崇禎弔喪,他們早已嚇破了膽,不過有一個人是例外。

此人就是襄城伯李國楨,當時李自成非常欽佩李國楨,於是李自成勸他投降。

李國楨死活不肯,最後和李自成約法三章同意了投降的事情。

李國楨的投降協定都是為大明考慮的,首先大明皇帝的陵寢不能盜掘,其次以天子之禮厚葬崇禎,最後不能加害皇族子弟。

這三件事情中,最難辦的是第二件事情,因為崇禎皇帝並沒有自己的陵寢,而這時候他已經死了,如果按照天子之禮,打造一個皇陵可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情。

這件事情讓李自成非常為難,不過最後李自成還是想出了辦法,將周皇后和崇禎葬在了崇禎田貴妃的陵墓中。

這也算是按照天子之禮下葬的吧。

清朝皇帝進入中原後,為了籠絡漢人的心,開始為崇禎皇帝修建陵寢。

清朝先是將田貴妃的陵寢改為思陵,之後對思陵進行擴建。

但是,清朝在營建陵寢的時候並不是太順利,清朝的工部和批准太監相互推諉,不幹正事,從1644年的夏天一直拖到了冬天。

後來原明朝司禮監秉筆太曹化淳向順治反應這個問題,順治下令立即營建,如果扯皮,必定重辦相關官員。

另外,在營建的時候,又遇到了銀兩問題,思陵的修建需要三千兩白銀,而國家當時出的只有一千兩多一點,缺口近兩千兩。

後來還是在曹化淳的努力下,將這三千兩銀子籌齊了,不過最後這些銀子並沒有用完,也就是說,整個營建的過程是精打細算干下來的。

後來剩下的錢全部給了國家。

為什麼清朝在修建崇禎皇陵的時候,相互推諉,籌錢上懈怠,用錢上精打細算呢?

其實,這都是因為修建的是明朝的皇陵,誰要是賣力幹了,誰要是略微表現出對明朝太熱情了,清朝的皇帝能放過他?

所以,工部、戶部那些官員都不傻,都是機關算盡的老油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明朝唯一血戰到底的軍隊,統帥卻是一太監,讓李自成大軍損失慘重
李自成進京後,從明朝官員處搜颳了7000萬兩白銀,為啥崇禎不搜?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