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毛澤東從中提取四個字,這一點非常重要

官渡之戰曹操以少勝多,毛澤東從中提取四個字,這一點非常重要

官渡之戰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佔盡優勢的袁紹最後卻被曹操以少勝多,曹操真的這麼厲害嗎,為何他能以少勝多戰勝袁紹?

其實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曹操的指揮才能,曹操行事非常果斷,而袁紹則處處小心謹慎,曹操又善於把握機會,當時他抓住袁紹遲疑的弱點,直接分散他的注意力,如果袁紹當時能在第一時間強渡黃河,曹操未必能夠取勝,所以曹操摸透了他的底牌,做出了非常果斷你的決策。

第二點曹操非常善於用兵,可以說是高明。官渡之戰中也得以體現,他的一萬精兵在東征過程中不僅防止了袁紹還打了劉備,總是可以將士兵發揮到最大作用,在最後決戰之時,曹操的五千人馬北打淳于瓊,南突袁紹大營,而袁紹相對來說就明顯弱了,他的兵雖然人數眾多但是和曹操相比,他的一個兵也就是半個用,尤其最後決戰中可以明顯看出,他放著曹操的主力軍隊不打,最後完全是沒起到作用,荀彧曾經對他有一個非常中肯的評價,荀彧說袁紹只能是庸人中的傑雄,他能夠聚集人才,但並不能完美的運用,袁紹這個評價可以說是一針見血啊。

第三點就是曹操謀略和果斷,曹操的計謀不用多說,他有時雖然在大決策上有所猶豫,但是一旦下定決心就會非常果敢的去做,最後決戰中曹操的部下建議他軍隊分開抵禦,以免袁紹的增援軍到來,曹操當場訓斥了部下,他的理解是既然到了最後關頭,而曹操的士兵又沒有淳于瓊的多,如果此時分開的話就無法進攻了,而且一步錯。全盤皆輸,那麼首要做的就是打敗淳于瓊,到時候就算是袁紹來了,他也可以拖延時間。袁紹的援軍還沒有來就分兵,那就等於浪費自己的戰鬥力。

第四點是糧草方面的原因,一個軍隊的後勤供應大多是體現在糧草問題上,所以這也應了那句老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曹操對袁紹運糧隊的一再進攻直接就讓袁紹亂了陣腳,也直接導致袁紹內部的混亂之勢,所以糧草問題在這次大戰中表現的相當關鍵。

當然,曹操能夠勝利的原因也還有其他的一些小因素,毛澤東都曾經從這場戰爭中提取出來四個字:多謀善斷,幾年來曹操和袁紹一直戰事不斷,而曹操在一切走佔盡劣勢的情況下,最後得以取勝,其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多謀善斷這一點。而袁紹既不想太相信自己的部下,自己又不能做出果斷的決策,這在戰場上是大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金庫 的精彩文章:

秦檜早年只是個教書匠,為何要治岳飛於死地?原因令人費解
中國將軍最冷的一位,基本上沒有人看到過他的笑容!

TAG:歷史小金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