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個小兵因砍掉了項羽一隻腿,結果,後代出了2個皇帝、12個宰相

一個小兵因砍掉了項羽一隻腿,結果,後代出了2個皇帝、12個宰相

大漢王朝,在中國歷史上擁有很重的分量,開疆拓土,罷黜百家,造就大漢盛世。在其建立前,中國曾經歷一段亂世征伐,也就是對秦的討伐戰爭。那次戰爭,標誌著秦朝的覆滅和大漢帝國的崛起。

對秦討伐,主角卻不是秦朝,而是反秦起義軍的代表人物劉邦與項羽。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劉邦入關覆滅秦朝後,自然要考慮項羽的威脅。其後不久,二人為了爭奪天下,果然開始了曠日持久的殊死大戰,這一打就是三年多,史稱「楚漢戰爭」。

這一次戰爭,對於劉邦項羽來說,這是一次創造歷史的機會,贏王敗蔻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終究要分出個勝負。而對於尋常百姓來說,這是翻身躍入龍門的最佳機會。

楚漢戰爭的戰火很快蔓延整個中國,歷史正面臨著一次重大轉變。以往商周時期所存在的貴族在這次亂世征伐中被清洗掉,而以前的尋常百姓,靠著軍功不斷,在這次戰爭中強勢崛起,成為亂世新貴,為之後的顯赫家族奠定了根基。

戰爭爆發初始,劉邦不敵項羽英勇,節節敗退。而後,由於項羽濫殺平民逐漸不得人心,而劉邦卻借著機會安撫人心、發放糧食受到百姓支持。隨後,劉邦軍隊反撲,一直殺的楚軍丟盔棄甲。最終,項羽由於大意中了韓信的埋伏,楚軍傷亡慘重,項羽帶著殘部一路殺出重圍,等逃出去的時候,身邊只剩二十八。

如今的項羽顯然已是強弩之末,劉邦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當即向追擊的漢軍下令,誰若能殺死項羽或分得身上的部位,便可得到封侯賞賜。

顯然,同樣苦難出身的劉邦,很明白士兵心中的目標,當即拋出這麼一個正中士氣的賞賜。追擊的漢軍如同打了雞血,發瘋似的追殺項羽殘部,一直將其逼到了烏江邊上。

項羽自知身陷絕境,索性臨死前再大戰一場。據《史記·項羽記》記述,當年漢高祖劉邦麾下千餘人馬追楚霸王項羽至烏江岸邊。項羽知自己在劫難逃,便對尾隨逃出重圍的二十騎將說:

「我自起兵到今,轉眼八年,經歷了大小七十餘次戰鬥,所向披靡,所擊必破,沒有一次失敗,因而稱霸天下。今日被困此間,想是天欲亡我,並非我不能戰鬥啊!今日,我已自決一死,願為諸君再戰,而且要三戰三勝,為爾等殺出一條突圍之路,使諸君知我善戰,以免把楚軍的滅亡歸罪於我。」

言畢,項羽把二十八騎分為四隊,與漢兵相向。他面對黑壓壓逼上來的無數漢軍,毫無懼色。漢軍雖然有些害怕項羽的威勢,但是,在封侯加爵的誘惑下,也想不了那麼多了。無數的漢軍如潮水狂涌一般,向項羽撲去。項羽此刻爆發了全部戰力,揮動寶劍捅穿一個又一個漢軍。

很快,他身下便堆積了十幾具漢軍屍體。

隨著漢軍越來越多,項羽身上也出現十幾道傷口,但是,他仍然瘋狂斬殺著衝上來的漢軍,沒多久,被斬殺的漢軍便多達數百人。而項羽站在漢軍屍體堆上,渾身鮮血,猶如地獄修羅。一時之間,漢軍竟被嚇得倒退數步,不敢向前。

項羽雖力拔蓋世,然一己之力難敵眾軍,此刻的他雖還能戰,實則已經非常虛弱,隨時都可能會倒下。他掃了一眼面前的漢軍,看向漢軍中的呂馬童道:「原來我的老朋友也追了過來,聽說你們漢王有令,殺了我能得到侯爵之位,今日臨死前我便成全你吧。」

說完,項羽便拔劍自刎。

項羽一死,漢軍立刻蜂擁而上爭搶項羽的屍體。為了能獲得封侯加爵的機會,當時漢軍甚至刀劍相向,互相砍殺,死於內訌的士兵就有數十人。爭搶最後,只有五個人得到了項羽屍體的一些部位。

其中,便有項羽的故人人呂馬童,除此之外,還有郎中呂勝、郎中令王翳、以及楊喜。與其他幾人不同的是,楊喜身份只是一個普通的騎兵,竟然,也在這次爭搶中獲得了項羽的大腿,可以看出此人還是頗有出眾之處的。

公元前205年(漢王二年),楊喜在杜縣(今西安市雁塔區)投奔漢高祖劉邦,被任命為郎中騎,隸屬韓信,此後隨韓信征戰。項羽死後,劉邦也言出必行,很快便給予得到項羽身體部位的有功之人封侯加爵,這其中,楊喜就被封為了赤泉侯。這是一個千戶侯,有向一千九百戶百姓徵稅的權利,可以說賞賜極高。

當然,由於在斬殺項羽一戰中,立功者甚多。劉邦大規模進行封侯,出現了許多萬戶侯,因此,楊喜這個侯爵並不算顯眼。但其他人都是劉邦手下將領,能封萬戶侯自不多怪。可是,楊喜作為一個普通騎兵,能一躍為一方侯爵,這種變化卻是天翻地覆的。

在漢朝,侯爵是可以傳給後代子孫的。也就是說,只要漢朝不滅,他的後世子孫便可以永享富貴。自此,楊家極有可能成為別人眼中的名門望族。楊喜看事情頗為長遠,與其他同封侯爵的武將相比,他顯得更加睿智。

之後的日子裡,楊喜知道劉邦即將要建立新的王朝,到時亂世結束,怕是用不到打打殺殺了。因此,他為了擺脫「粗人」的形象,開始注重修養和教育的學習,逐漸成為了文士,其後,他還讓子孫學習修養禮儀及處世之道。

從後來的歷史來看,楊喜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

在漢高祖和漢武帝時期,為了防止各侯爵力量影響到劉家基業,大量的早期侯爵被撤銷,而楊家因為低調謙遜,躲過一劫,繼續過著榮華富貴的日子。

當楊家陪著漢朝走過百年時光後,家族內終於出現了第一位宰相——楊敞。並且,他之後娶了司馬遷之女為妻,至此,楊家跟司馬家成為親家關係。而且宰相之後,楊家又有十多位子孫獲封侯爵,前景一片光明,楊家的地位在漢朝更加穩固。

西漢政權覆滅後,楊家並沒有隨著倒下,而是滲透到了東漢時期。其後,世子孫有多人在東漢擔任三公之職,因此,被稱為「四世三公」,與當時的汝南袁氏並列職權。另外,據說三國時期的謀士楊修,也是楊家的後世子孫。

哪怕是之後的魏晉南北朝,楊家也是能人輩出。直到北周,楊家終於出了第一個皇帝——隋文帝楊堅。他從胡人手中奪得了江山,並且,將分裂的中國再次統一。比較可惜的是,當楊堅死後,繼位的隋煬帝實行殘酷暴政,很快引起民憤,導致不久後隋朝滅亡。

隨後唐朝出現,當時的唐朝統治者隴西李氏跟弘農楊氏存在著世代婚姻,因此,楊家的地位仍然保持著顯赫。靠著與李家的這層關係,楊家再出了十一個宰相,武則天的生母也是屬於楊氏家族。在宋朝則有大詩人楊萬里、名將楊再興,不一而足。

如今回顧這段歷史,不得不感嘆天命之奇。

千年前,一個小騎兵靠著項羽一條殘腿為後世子孫換來數千年的榮華富貴。不僅家族裡出現了兩位皇帝,還有著上百位的宰相以及大量的軍事家、文學家。如此光宗耀祖,楊喜如果泉下有知,也該滿足了。

參考資料:

『《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在遙遠的美洲大陸上,生活著一支中國後裔,至今都跟我們長得很像
一個班的士兵等了四年,中國軍隊來了之後,大哭:你們怎麼才來呀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