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嫡子、庶子為何會有身份差別?這曾是祖先的智慧

嫡子、庶子為何會有身份差別?這曾是祖先的智慧

喜歡看古言的人知道,現在很多古言小說都強調嫡、庶的區別,嫡子出身高貴,庶子身份低賤。雖然在真正的歷史中,嫡、庶的區別並沒有那麼大,但他們的身份確實存在著差別。

那麼嫡、庶的劃分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其實這體現了我們的祖先在設計制度時的智慧。

嫡長子繼承製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

西周制定了宗法制,按照血緣宗族關係分配政治權利,維護政治聯繫。周天子以嫡長子世代繼承最高執政權力,周王的嫡長子為下一任周王,嫡次子為諸侯,庶子或為諸侯或為公、卿。

周代各諸侯國也是如此,嫡長子繼承國君的權力。

這是一條很重要的制度,齊桓公在葵丘會盟諸侯,其中有兩條盟友與嫡長子繼承製有關:不準更換太子;不準以妾代妻。

周朝實行嫡長子繼承製有兩個原因:

第一,減少紛爭。

天子或諸侯會有很多兒子,如果每個兒子都有權繼承王位,那麼他們之間就會相互爭鬥。這可能引起天下大亂,政權不穩。

比如齊桓公的爹死了,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爭奪繼承權,公子糾失敗被殺。齊桓公死前,兒子們也爭奪繼承權,結果他死了都沒人收屍。

為了避免紛爭,周王乾脆規定只有嫡長子才有繼承權。如果這條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實,齊桓公的悲劇就可以避免了。

第二,為了保證正妻娘家的權利。

周代天子或諸侯的正妻,都是其他諸侯的女兒。比如諸侯A嫁女給諸侯B,B死後,如果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就是A的外孫繼承B的侯位,兩國繼續是親戚之國。如果B要傳位給其他兒子,A的權力就受損了。為了維護諸侯A的權力,就要實行嫡長子繼承製,避免諸侯間的紛爭。

西周衰落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貫徹嫡長子繼承製。

周天子周幽王寵愛褒姒,竟然廢黜王后申後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為王后,姬伯服為太子。申後的父親當然就不願意了,於是聯合鄫國、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遭犬戎所殺,褒姒亦遭劫擄,從此下落不明,西周滅亡。

西周以後的各王朝,名義上都實行嫡長子繼承製。但真正是由嫡長子繼承皇位的並不多。

至於一般的富戶、官吏,嫡庶區別就更不重要的。

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父親有爵位的,如果可以讓兒子繼承,那必須是嫡長子才能繼承。

《紅樓夢》的賈府就是這樣。當然賈寶玉並非長子長孫,他也繼承不到什麼爵位,必須去考科舉才能當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春秋戰國
翻遍歷史,戰國時期為何唯獨韓國沒有被當做國號使用過!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