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威士忌」里的「咖啡」究竟是什麼?
GIF
WhiskyENJOY享威將會不定期更新系列文章「酒國英雄傳說」,介紹那些曾以一己之力撼動歷史的酒類從業者。這是第三篇,關於發明了科菲連續式蒸餾器的伊涅斯·科菲和他的蒸餾器原理。(點擊閱讀「酒國英雄傳說」第一篇:神谷傳兵衛及第二篇Frank Meier)
自打喝酒以來,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從剛接觸威士忌的朋友們口中聽到一個詞:咖啡威士忌。一開始,還以為是哪家利口酒公司推出的特別酒款,但多聽幾次,才反應過來,原來大家說的是Nikka公司(余市酒廠和宮城峽酒廠的母公司)推出的兩款Coffey Whisky。
從2012年起,Nikka先後推出了兩款威士忌:Coffey Grain和Coffey Malt,去年更是推出了Coffey Gin。細心的的朋友想必已經注意到Coffey和Coffee在拼寫上的區別,而如果Coffey指的不是咖啡,那會是什麼呢?
他是一個姓氏,一種蒸餾器,一段傳奇,以及威士忌世界一段翻天覆地的歷史。
我們知道,在人類改造蒸餾方式的漫長歷史中的絕大部分時間裡,科學家/發明家/術士更多著眼於如何高效萃取出目標物,而不是釀造出口感更怡人的威士忌,所以今天的話題,更像是,你現在能喝到的那些便宜威士忌,價格都是怎麼下來的?
「科菲」出現前的世界
從10世紀鍊金術師的蒸餾瓶分離出酒精以來,歐洲的蒸餾者們一直在嘗試改進蒸餾器,以期更加高效地生產出酒精。
Jabir B Hayyan描述中公元8世紀所使用的蒸餾設備
典型的鍊金術士用早期蒸餾器
早期煉金器材在如今化學實驗室的直系後裔曲頸甑,看上去和祖宗差不多
最開始,為了一次性蒸餾更多的酒精,大家簡單地把曲頸甑擴大體積,而玻璃這種脆弱的材料顯然不能勝任製造大體積器材的重任。於是,金屬,確切來說是延展性好而易加工的銅閃亮登場了。
一個小型銅質曲頸甑
更大的蒸餾器意味著全新設計的配套加熱和冷凝回收體系,地中海世界的歐洲人最先改良了這種體系,於是歐洲歷史上第一種專門為蒸餾酒精設計的蒸餾系統就此誕生,這就是阿蘭比克蒸餾器(Alembic)。
一個現代化的Alembic蒸餾器系統。出處見水印
歐洲人開始用這玩意兒蒸餾各種發酵酒精飲料,歐洲的第一批烈酒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誕生。時至今日,你還能在很多蘋果白蘭地(Calvados)、干邑(Cognac)和皮斯科酒(Pisco)酒廠看到它的身影,這正是當時地中海歐洲蒸餾傳統的孑遺:幾個世紀以前,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這種蒸餾器來蒸餾本地流行的各種水果發酵酒。到今天,狹義的阿蘭比克蒸餾器都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干邑蒸餾器(Cognac pot still)。
早期威士忌生產很可能也是使用了這種小型蒸餾系統。但是在麥酒傳統發達的大西洋-北海歐洲,本身麥酒相比天然發酵的水果烈酒就更需要大規模集中生產。所以阿蘭比克蒸餾器的體積顯然也顯得太小了,用來蒸餾麥酒生產威士忌顯得有點效率低下,所以蘇格蘭和愛爾蘭的蒸餾者們把他們地中海同行的發明稍加改造,就有了今天我們在單一麥芽威士忌酒廠常見的壺式蒸餾器。
Lagavulin酒廠的壺式蒸餾器,像不像放大的阿蘭比克蒸餾器
到了十八世紀中葉以後,隨著工業革命的展開,爆炸式增長的人口和城市,讓市場對酒精的需求指數上揚,無論是用來買醉還是用來工業生產,傳統的壺式蒸餾都開始顯得捉襟見肘。蒸餾酒精市場亟待一場技術革命來改變現狀,本文的主角「咖啡」先生終於要登場了。
從「裁判」到「賽場」
「愛爾蘭威士忌之父」、「給威士忌加e的人」、「蒸餾界的亨利·福特」,1780-1839
1780年,伊涅斯·科菲(Aeneas Coffey)出生在法國加萊的一個愛爾蘭家庭。他的童年如何和他的家庭為何移居法國如今已經不可考,我們知道的是科菲並沒有在法國度過一生,而是返回了愛爾蘭。他畢業於著名的都柏林大學三一學院,畢業之後,他於1799年開始在稅務系統服役。1808年,他和一位叫蘇珊娜的女士結婚,兩人婚後育有一子,同樣起名伊涅斯。
1801年,愛爾蘭被英國合併,科菲自然而然變成了聯合王國的稅務官員。這位強硬、天賦出眾的稅務官憑藉靈活的手腕和高效的工作能力,在大英帝國的稅務系統里平步青雲。到1816年,他已經成為全愛爾蘭的代理稅務總監,1818年,他成為都柏林地區的稅務總監。
在長期的稅務官工作中,科菲打交道最多也是最頭疼的莫過於愛爾蘭地區眾多的非法蒸餾廠。一方面,這些蒸餾廠違反法律逃避稅收,是他工作上的對頭和敵人;而另一方面,正是因為如此,科菲和蒸餾行業以及威士忌生產者們的接觸越來越多,他對行業本身的了解也在逐步加深。
John Jameson Bow Street Distillery in 1886
隨著時間的推移,科菲和威士忌生產行業的交集越來越多。他雖然嚴格地執行法律,卻也同樣意識到傳統法律在面對新興威士忌行業的弊病。所以在1820-1824年間,他向英國政府先後遞交了多份關於威士忌行業的報告,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建議區分愛爾蘭威士忌(Whiskey)和蘇格蘭威士忌(Whisky)的拼法,同時他也極力為酒廠們爭取更加簡單可行的合法化方案和條件。
1823年,在他的主要推動下,新的消費稅法得以通過。新法案對昔日非法酒廠更加寬鬆的合法化方案和監管環境,為科菲在威士忌行業贏得了廣泛的聲譽和支持。1824年,科菲從稅務系統辭職,主動加入到威士忌行業之中。
此處插播廣告↓
要發動一場釀造革命
19世紀上半葉的愛爾蘭,堪稱世界蒸餾之都,蓬勃發展的威士忌工業,使這裡雲集了世界上最多的蒸餾者和最先進的蒸餾生產工藝。也正是因為如此,酒精消費市場的饑渴和酒精產能不足短缺之間的矛盾,在這裡也最為突出。科菲敏銳地抓住了這一點,在他的設想里,他想生產一種不同於壺式蒸餾器的全新蒸餾器,憑藉這種蒸餾器,威士忌生產者們可以更加高效地生產酒精:更多、更快、更烈,而且耗能更少,成本更低。
早在科菲之前,愛爾蘭和蘇格蘭的蒸餾者們已經著手致力於蒸餾器的改造和創新。在1822年,安東尼·皮埃爾爵士(Sir Anthony Perrier)為愛爾蘭科克郡的春巷酒廠設計了內部含有迷宮管道的蒸餾器並取得專利,利用液壓差和金屬管道讓酒醪(Wash)得到更充分和快速的加熱。
皮埃爾爵士的設計原理圖,可以看到內部的迷宮管道結構
緊隨接力的是一位蘇格蘭蒸餾者——羅伯特·斯坦因(Robert Stein),他吸取了皮埃爾爵士的迷宮管道思路,發明了一種他稱之為「專利蒸餾器」的蒸餾器:他把皮埃爾的迷宮管道立了起來,從而發明了一種完全與壺式蒸餾器不同的柱式蒸餾設備。
斯坦因的發明
事實上,斯坦因的發明已經能夠頗為高效地大量生產高度酒精,然而他並沒有獲得來自威士忌業界的更多資金支持。但科菲敏銳地捕捉到了他發明的天才之處,並且拿過來稍加改進,發明出了一種取得長足進展的蒸餾設備並且註冊了專利:連續式蒸餾器,雙塔蒸餾器,或者叫科菲式蒸餾器。
科菲式蒸餾器原理圖
相比羅伯特的塔式設計,科菲並沒有做太多的改進。但他敏銳地意識到了羅伯特設計依然存在不小的原料和熱量浪費。所以他把羅伯特的單塔結構一分為二,使用兩個柱式蒸餾器,並且用一根蒸汽管和兩根液體管將兩者連接在一起。
科菲蒸餾器的原理如下:熱蒸汽從左側的分析塔(Analyzer)底部蒸汽入口注入,向上通過蒸汽管道連續流經分析塔和精餾塔(Rectificer);而酒醪從精餾塔上部的液體管道注入,經過精餾塔的預熱,再進入分析塔由上向下滴落,水蒸氣和酒醪相遇形成混合蒸汽,在迷宮式的上下開口蒸餾盤上經歷液體下落和氣體上升過程,最終通過分析塔和精餾塔層層蒸餾形成精餾酒精成品,而廢液則通過分析塔下的廢液管道排出。除此之外,精餾塔產生的廢液還可以通過另一條液體管道導回分析塔,同樣參與混合蒸汽的蒸餾,大大降低了浪費率。
關於氣液流向更清楚的一張圖
分析塔內部原理
精餾塔內部原理
科菲的發明無疑是劃時代而充滿工業革命精神的,酒精蒸餾中的熱量和原材料通過他的設計被利用到了極致,使用這套設備,可以輕易蒸餾出來90%以上的酒精液體。更妙的是,因為對酒醪中不同物質分離的極其徹底,蒸餾者可以使用在精餾塔不同高度取液的做法,輕鬆獲得原來難以從酒醪中分離的各種雜醇。這樣一來,不僅威士忌或者烈酒工業被大大推動,整個酒精化學工業,也邁出了劃時代的一步。
科菲一開始把自己的專利用作自己的威士忌公司生產,但很快,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就讓他應接不暇。蘇格蘭的威士忌酒廠特別歡迎他的發明,而不僅是威士忌,很多其他烈酒生產者和酒精工業者也都開始使用連續式蒸餾器。反而諷刺的一點是:科菲的愛爾蘭老鄉們對他的發明十分不感冒,因為他們覺得這樣蒸餾出來的酒精太寡淡無味,遺失了威士忌的品質。到了1850年,蘇格蘭人嘗試在壺式蒸餾的麥芽威士忌中加入連續蒸餾的穀物威士忌,大獲成功的調和威士忌就此誕生,蘇格蘭威士忌也由此為起點,一點點開始蠶食本屬於愛爾蘭威士忌的王座,想必這也是科菲當初所始料未及的。
無論如何,科菲的發明深遠地影響了酒精的世界。後人們循著他的思路,繼續改進連續式蒸餾器,甚至發明了多達五個蒸餾塔的蒸餾系統。而時至今日,除了那些最保守傳統因循守舊的烈酒生產者(比如蘇格蘭的單一麥芽酒廠們),在世界上任何一個生產高度酒精的地方,你都能看到科菲蒸餾器的身影。整個蒸餾的歷史因為科菲和他的發明而被改寫。
回到標題的問題,答案已經呼之欲出。Nikka公司自從上世紀70年代引入科菲蒸餾器生產穀物威士忌,公司於新世紀推出的兩款產品,正是通過科菲蒸餾器蒸餾出來的純麥芽和穀物威士忌裝瓶,Coffey所指的不是咖啡,而是科菲這種蒸餾器類型。
不過,悄悄告訴大家,Coffey這個姓氏其實是愛爾蘭蓋爾語姓氏ó Cobhthaigh的英語化變體。在這個過程中,其實ó Cobhthaigh產生了兩種拼寫,一種是Coffey,而另一種恰恰是Coffee,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如果管Coffey Whisky叫「咖啡威士忌」的話,好像也沒錯......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