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當中國新藍領遇見德國工匠精神

當中國新藍領遇見德國工匠精神

對於城市的發展來說,人才需求不僅包括那些除了活躍在CBD的白領、金領,還有所謂的「藍領」青年。對於城市的產業和企業來說,人才緊缺,不僅是數量問題,還是結構性問題。由此思考出發,要破解人才結構性問題,培養高技能人才就顯得十分重要。

2008年,中國首個「中德企業合作基地」落戶太倉,讓職教與產業在城市內的互動模式有了新的可借鑒框架。此後,包括青島、瀋陽、成都等地建立的中德產業園區,均配套引進了一批中德合作的職業院校,以期在產業發展之初,及早發揮產教融合的優勢。

他們出生於1985年以後,在城市務工,也積累了一定的技能、業務經驗,未來返鄉創業,通過進修成為高級技工,或掌握高端服務技能。這是此前發布的《2017中國新時代藍領消費與成長白皮書》中,對於「新時代藍領」的描述。

年輕卻有夢想,收入不多卻有拼勁,授信不高卻有發展,這是白皮書中對新時代藍領的狀態描摹。其中夢想、拼勁、發展分別對應三個D開頭的英文單詞,即 Dreaming、Dashing、Developing,因此「新時代藍領」也被稱為「3D青年」。

對於城市的發展來說,人才需求不僅包括那些除了活躍在CBD的白領、金領,還有這群所謂的「藍領」青年。對於城市的產業和企業來說,人才緊缺,不僅是數量問題,還是結構性問題。

由此思考出發,要破解人才結構性問題,培養高技能人才就顯得十分重要。縱觀國內城市,「太倉模式」在此方面很有典型性。所謂「太倉模式」,講得是從「四線」小城到「德企之鄉」的逆襲故事,在多數人看來,其開端正是由中德職教項目培養的高技能人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影有緣人 的精彩文章:

探秘中國「無蚊」第一村:樟樹桉樹成林、蝙蝠成群造就無蚊傳奇
北京這座古塔「風鈴三千隻,聲響四百年」是真的為了驅鬼嗎?

TAG:攝影有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