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美麗的傳說——實物見證 宣德名瓷「寶石紅」與「祭紅」

一個美麗的傳說——實物見證 宣德名瓷「寶石紅」與「祭紅」

華儀博物館

甘州子慶賢人網

實物說瓷

一日一說

出水蓮

 養生音樂

純音樂 

00:00/05:47

·「明宣德寶石紅釉蓋罐·

資料:如果說元代的純紅釉還處在創燒階段,那麼明代的紅釉器就已經完全成熟了。特別是永樂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成功的鮮紅釉,色調純正,釉厚如脂,《景德鎮陶錄》稱「永樂鮮紅最貴」絕非過譽之詞。宣德紅釉比永樂鮮紅更勝一籌,它雖沒有永樂紅釉鮮明溫潤,但紅中稍帶黯黑,紅而不鮮,更顯得靜穆和凝重。又由於釉色中閃耀出如紅寶石一樣的光澤,耀眼奪目,所以又稱為「寶石紅」,《景德鎮陶錄》因此有「宣窯」以「鮮紅為寶」之說。

美麗的傳說:在景德鎮流傳著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明宣德年間,有一天皇帝穿著一身紅袍,偶然從一件白瓷旁邊走過,突然發現白瓷被染成紅色,格外鮮艷奪目,於是皇帝傳下聖旨,命令御窯廠馬上燒出這種紅色瓷器。然而由於銅紅的呈色極不穩定,在燒制中對窯室的氣氛又十分敏感,稍有變異便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有時一窯甚至幾窯才能燒出一件通體鮮紅的產品,所以要得到比較純正的紅釉十分不易。正當窯工們屢燒不成眼看限期已到,就要大禍臨頭時,其中一位窯工的女兒得到神仙託夢,要她投身熊熊燃燒的窯爐之中,以血染瓷便可成功。於是她成人不行,投身入窯,只見一團熾烈的白煙騰空而起,滿窯瓷器皆成紅色。這個傳說雖極富傳奇色彩,但如此悲壯的故事,充分說明紅釉燒之不易,後人遂以「祭紅」命名宣德時期的一種特殊紅釉器,即以此紀念這位傳說中的烈女。據古籍記載,在永宣二朝短短三十年間生產的呈色好的寶石紅釉器物數量不多,當時就萬分珍貴,有書為證:明代《窺天外剩》作者王世懋:「……我朝永樂、宣德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貴。……以鮮紅為寶。」藍浦所撰《景德鎮陶錄》是一本綜合前人研究成果的陶瓷專著,在概括宣德窯的特點時,也重複了這「以鮮紅為寶」這句話:「宣(德)窯……以甜白、棕眼為常,以鮮紅為寶,……」明田藝衡《留留青》記載:「……宣德(紅器)之貴,今與汝(器)敵,而永樂、成化亦以次重矣!」

明宣德寶石紅釉蓋罐

高41cm 最大直徑37cm 口徑17cm

宣德寶石紅釉蓋罐整體器型及自然紋路

宣德寶石紅釉蓋罐蓋部

宣德寶石紅釉蓋罐底部

經過幾百年的歲月滄桑,現在存世的明代早期「紅釉」瓷器屈指可數,其完整的呈色好的器物存世量甚至比至正型元青花和宋代汝窯器、官窯器還少。這件蓋罐從整體看,規整、厚重、大氣、色彩艷麗無比,表面出現的黑色曲線,像神秘的山水畫紋飾,不僅不拙,反而成為一種自然裝飾,耐人琢磨。微觀釉下,氣泡呈一簇一塊聚集,呈錫光遮蓋下黑色或黃褐色斑塊,亦有如絲如縷的網格紋。

明宣德年祭紅釉敞口大碗

高12.5cm 口徑30.5cm 底徑14.5cm

宣德年祭紅釉敞口大碗器型

宣德年祭紅釉敞口大碗內里及碗沿上的飛紅現象

宣德年祭紅釉敞口大碗底部

祭紅釉,顏色似初凝的雞血,深沉安定,瑩潤均勻,釉無開片。因祭紅器物為官方作祭祀郊壇之用,故名。祭紅始創於明永樂、宣德年間。在古時皇室常以它作祭器。當時,官方在配製祭紅釉料時,是十分嚴格的,為了提高瓷器的檔次,燒出理想的祭紅來,要將黃金、珊瑚、瑪瑙、玉石等珍貴之物摻入釉料中,真可謂不惜工本,這是在封建時代的各個時期,都不是民間和任何普通瓷窯能夠燒制的。即使這樣,也往往燒制不出好的成品。由於祭紅釉瓷器歷來難燒,因此它比其它色釉更為名貴。從這個大碗的幾個特殊性看。祭紅的特點十分明顯,一是沒有裂紋,底部施白釉,裂紋細密,器身全無,對比明顯。二是釉面不流,全器釉色均勻,上下一致。三是由於工藝的特殊,色彩呈現更深沉悅目的雞血紅色調。祭紅是中國傳統瓷器製造的佼佼者,是高溫顏色釉中的一顆明珠。自古以來,「祭紅」是最難燒的品種之一,就連影片中的那個祭紅大花瓶,也是開拍前屢燒不成,才臨時改用另一件「郎窯紅」取而代之。有歌曰:「要想窮,燒祭紅」,是窯工對祭紅難得的真實寫照,用「萬里挑一」形容毫不誇張。

愛好古玩,請關注「甘州子慶」賢人網站,提倡物質與精神互補;崇尚藏品與人品相融。

以實物為依據,以研討為結點,圖文並重,一日一說。

與民間溝通,與藏家共勉。聯繫我,請到公共頻道。

GIF

愛好古玩收藏,請關注甘州子慶賢人網

甘州子慶微信帳號:gszygzzq

有關問題探討請諮詢:

讀而思duersi

讀而思,為您每日推薦值得深度思考的文章!如果文章不錯,也記得把它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甘州子慶 的精彩文章:

說說宋代其他窯系
五大名窯官窯之「官」是窯場名,非指官方 順便說說官窯瓷器

TAG:甘州子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