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秒|老紅軍憶長征:兩萬五千里用腳量過來,一倒下就起不來了
原標題:51秒|老紅軍憶長征:兩萬五千里用腳量過來,一倒下就起不來了
齊魯網4月6日訊1933年,年僅15歲的秦師背著父母參加了紅軍,參加了多次戰鬥。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開始了戰略轉移。在漫漫的長征歷程中,巍巍雪峰,漫漫草地,秦師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形勢嚴峻;滔滔的江水,險峻的山道,路途艱險;過草地說起來很簡單,走起來可不容易。用老人的話說:兩萬五千里,都是一步一步,用腳量過來的。一倒下,第二天就起不來了。老人直言,第三次過草地的時候,紅軍戰士的屍體已經成了路標。雖然如此,秦師和戰友們依然踏過來了,每一步都踏的驚心動魄。
時至今日,秦師仍然會回憶起當年的崢嶸歲月,回憶起當年並肩作戰的戰友。他說:「有時,睡不著覺,就想起些那些戰友。都是來自老百姓,靠著對人民的忠誠,跟黨走的信念,堅持到最後。「
清明思壯跡,砥礪慰忠魂,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十四歲參加紅軍,開國上將為他改名字
1919年11月,秦師出生於四川省宣漢縣。家中一畝多薄田養不活七口人,9歲起秦師就給地主家放牛。每到冬天農閑,父親會買竹子做成香售賣貼補家用。1933年,宣漢縣大旱,土地龜裂糧食絕收,秦師一家老小衣食無靠。當年9月,紅四方面軍一個連路過宣漢,14歲(虛歲15)的秦師為討個活路,背著父母偷偷參加了紅軍。
老人仍然記得參軍時的情景。那天,秦師趕集賣完了香正往家走,路過紅軍駐地見有站崗的紅軍戰士,怯生生地湊近了問:「我當兵,你們要不要?」戰士尚未搭腔,院子里的班長聽到說話聲出來問道:「多大了?」「16歲。」秦師覺得自己個子高,怕人家嫌自己年齡小虛報了兩歲。班長看了看他背上的竹簍,問了問家裡情況。為了證明自己身體結實,秦師背起班長的步槍、子彈帶、手榴彈,在院子里跑了兩圈。
就這樣,秦師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九軍的一名小戰士,他的命運從此改變。
1934年夏,參軍不久的秦師經歷了人生第一場戰鬥——關乎川陝革命根據地存亡的萬源保衛戰。秦師和戰友們在竹林中伏擊敵人,一天一夜激戰,消滅了敵軍一個團。這次歷練後,秦師被調到團部當通訊員。
秦師原名秦光山。「秦師」這個名字,是開國上將王宏坤給取的。長征時期,王宏坤任紅四方面軍第四軍軍長,秦師是他的警衛員。王宏坤在問起名字時,說秦光山這個名字不響亮,便給他取名「秦師」,並解釋說:我們紅軍是正義之師、革命之師,也是勇猛之師。秦師,好記又有意義。
秦師所在的紅四方面軍是唯一三過雪山草地的部隊。第三次過草地時,秦師看見了第一次第二次過草地時沿途散落的紅軍將士遺骨。
「第三次過草地,我們已經不用嚮導了,因為紅軍戰士的屍體,已經成了路標。」說到這兒,老人低下頭,悄悄地抹了一下眼角。
半生戎馬倥傯,秦師歷經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大小數百次戰鬥;也曾在朝鮮戰場遭遇過一個師打到只剩60多人的慘烈戰鬥,負傷無數。1955年,屢立戰功的秦師被授予少校軍銜,1958年,他脫下軍裝,轉業到山東理工大學的前身山東農業機械化學院工作。1982年10月離休。
一個穿越80年歲月的軍禮:勝利來自忠誠人民跟黨走
和平年代,凝結在秦師血脈中的長征精神,從未褪色。秦師三兒子秦建軍介紹,父親過去天天練劍、打太極拳,近幾年還堅持每天出去散步。「除了耳背,口齒不太清晰外,老爺子身體狀況不錯。」老先生的表達或許不出色,也沒有口號式的語言,但在兩個小時的接觸中,他一直在釋放一種氣場,老人身上的精氣神,讓人直觀地感受到了紅軍老兵崇高的革命信仰,感受到了他們對祖國的無限忠誠。
「80年前,長征改變了國家的命運。我參加紅軍時15歲,過草地說起來很簡單,走起來可不容易。兩萬五千里,都是一步一步,用腳量過來的。一倒下,第二天就起不來了。有時,睡不著覺,就想起些那些戰友。都是來自老百姓,靠著對人民的忠誠,跟黨走的信念,堅持到最後。」老先生說完,穿上新制的紅軍軍裝,戴上當年的軍功章。他的眼神突然變得堅毅,彷彿帶著當年的銳利,他向著西南方向——那裡有他長眠在雪山草地的戰友們,敬了一個穿越80年崢嶸歲月的軍禮。
※@半邊天:今天是你們的節日!
※章丘牛推官南遺址追蹤:或與「古譚國」有關
TAG:閃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