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揪心!14歲懷孕,15歲生孩子,為何他們管這叫時尚?

揪心!14歲懷孕,15歲生孩子,為何他們管這叫時尚?

近日,央視新聞曝光某些短視頻、直播平台的熱門視頻里,頻繁出現未成年人禁忌視頻。

近年來,短視頻與直播平台不斷被曝出低俗、色情、造假等亂象,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平台內還隱藏了一個混亂的少年兒童交往圈

戀愛、懷孕、生子……這些現實生活中未成年人的禁忌,都被輕易打破。其中許多行為,不僅是對倫理道德的無視,甚至觸碰了法律的底線。

孕媽扎堆:早孕未婚生子成了時髦

如果沒人告訴你,你絕對想像不到,下圖中這位不到16歲的女孩已經是媽媽了,她懷中抱的嬰兒,就是她自己的孩子。

而下面的這個女孩,也是一位16歲的小媽媽

並非只有這兩位未成年媽媽,在某些短視頻平台上,有數以萬計的相似視頻。

儘管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未達到男二十二周歲、女二十周歲的法定婚齡,婚姻不受法律保護。但在這個社交圈裡,低齡生子不但不需要隱藏,反而能成為炫耀的資本,為自己帶來更多的關注。

上圖中這個17歲的姑娘,擁有兩個孩子和五萬粉絲,作品經常登上網站熱門。她會在每條視頻的封面,不厭其煩地強調自己生娃多、當媽早。

在某網站上,「14歲早戀生下兒子」「全網最小二胎媽媽」都有三四十萬次的播放量。

而這些未成年媽媽的都有一個共同的人設,她們大多生活在農村或小城鎮,早早輟學生子,往往是奉子成婚。

她們社交面窄,生活單調,渴望被關注。當發現可以靠低齡媽媽這種屬性吸引更多關注時,大量的爭當「全網最小媽媽」、「全村最小媽媽」的風潮颳了起來。

在某短視頻APP上,19歲女孩楊某是最受歡迎的網紅之一。

18歲生孩子的她,共計擁有4500萬粉絲,一次曬孩子的直播,能收到280萬次點贊。當她宣傳懷孕後,幾位17、8歲的網紅也爭相宣布懷孕,早孕成了一種時髦。

平台推薦成為這場鬧劇的幕後推手

早婚早育現象在我國很多地方的農村一直存在,而短視頻平台則把這種現象推送到大眾面前。

上圖是一對來自農村的00後小情侶,當天是他們直播私奔的第65天。奇怪的是他們的賬號不但沒有受到限制和查封,反而兩人盡情展示親昵的視頻成為了官方推送的熱門,每條都有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的播放量。

這位00後女生只有1000多個粉絲,並不算網紅。然而,只要她講述懷孕四個月、卻不敢告訴父母的故事,視頻就會登上官方熱門,被播放幾萬甚至幾十萬次。

甚至一些未成年人在視頻中明目張胆征起了女朋友。

並且很多孩子認為,當下最流的徵友方式,就是就是在網紅的視頻下留言:「找女朋友,12至14歲」「找個12-15歲的男閨蜜」「想找個13-15的傻丫頭」。

這些風光的中學男生,一提出要找五年級以下的妹妹,就能收到兩三萬條回復。

中國社科院青少年與社會問題室副主任田豐表示:如果青少年第一次看到不好的視頻,它會繼續推送,給青少年有一個非常負面的影響,覺得身邊世界都這樣。他覺得這種不正常的或者是違規的行為反而是正常的。

平台回應:增加審核規則 清查並封停賬號

針對新聞報道中提及的問題,某直播平台進行了全站清查,採取了相關措施:

查刪了數百個以低齡懷孕進行炒作的視頻,對個別影響惡劣的賬號直接封號。關閉關聯推薦功能,在搜索入口進行攔截,增補了審核規則,升級人工智慧識別系統,發現用戶上傳相關內容,將對上傳賬號立即處理,嚴重者直至封禁。

終結直播亂象 遠不只是封停賬號

在2016年《第八次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狀況調查報告》調查中顯示,超九成未成年人在上網時曾遇到過不良信息的侵擾,而在各類平台中接觸色情信息遭受精神和財產損失的報道也是層出不窮。

重慶一名12歲小女孩花1.38萬元打賞遊戲主播的新聞,在她看來自己只是打賞主播千餘元,而自己的一些土豪朋友,打賞破萬是常事。

有些孩子走得更遠,拿起話筒當主播。

12歲正是天真爛漫,純潔如蓮的年紀,每天的生活應該是上學、寫作業,和好朋友玩,偶爾上網玩玩遊戲。但是這個「工口小學生賽高」的照片和直播間的內容,卻污到讓人忘記她只是一個年僅12歲的孩子。

更早前還有某直播平台的女主播,言語挑逗9歲小學生,一時轟動網路。

儘管一些平台對未成年人做出了一些技術上的限制,但很多孩子坦言,自己是靠父母的身份證註冊成主播的。「註冊實名,並非驗證實名,這給了許多未成年主播生存的空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介紹,如今可通過視頻驗證、刷臉驗證等多種手段確認未成年人身份,但這會給企業增加額外的成本。

很多網友的留言,到是一語擊中要害:

加大監管懲戒力度,用技術手術限制未成年人直播時長,健全直播間舉報制度,這些都只是治理直播亂象的一方面,而家長更是孩子規避這些不良信息的第一道屏障。

但遺憾的是,一些家長在陪護過程中的「失位」,會無意間對孩子造成傷害。

在一次採訪的7位孩子中,僅有一人的家長知曉孩子觀看直播的內容,大多數成年人看見孩子捧著手機,只簡單的視作課餘時間「玩手機」,並不知曉其觀看內容可能對未成年人身心造成的危害。

最好的愛不是金錢的給予而是花時間來陪伴,用實際行動關愛孩子,滿足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需求,別讓孩子把這種「受關注」的訴求訴諸何種「曬」的行為甚至是觸碰底線的網路直播。

來源│「央視新聞」、@快手、中國青年網、工人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習公社 的精彩文章:

擦屁屁極簡史(外國篇)
濟寧疾控發布三月疾病預報 特別注意第四個……

TAG:學習公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