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名人最集中的八寶山,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故事

中國名人最集中的八寶山,有很多你不知道的故事

圖 / 視覺中國

四月的北京下了一場雪,落到地上卻變成了雨。亮晶晶白瑩瑩。

原來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清明到了。

自有人類以來,有關生死的問題就一直被思考和討論,並且從無答案。

人的生命只是一瞬間,有些時候卻顯得很長。人的死亡或長或短,但結局都一樣。無論偉人、名人、凡人、罪人,都是黃土一捧,化入大地。靜默無語,任人評說。

墓園,是人生故事最密集的地方。

他們,生前或許素昧平生,死後卻朝夕為伴。

每個逝者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催人思索的軌跡。

這個清明,每日人物去「中國的阿靈頓」——八寶山革命公墓,採集了一些別樣的故事。

文 | 陳柯芯

編輯 | 馮翔

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將距離復興門十公里的護國寺改建成公墓,取名北京市革命公墓。1970年,改名八寶山革命公墓。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從正門進去,左邊是二墓區,右邊是三墓區。二墓區較深,三墓區較近,又緊挨著大門口的行人通道。因此,一般人進去都會朝右走。他們看到的第一座墓,往往是滿學家、歷史學家金毓黻的墓。

金毓黻,遼寧省遼陽市人,屬漢軍正紅旗。

他1887年出生於一個塾師家庭,22歲時,清末遺老鄭孝胥來瀋陽(當時稱為奉天)小河沿消遣遊玩,興之所至,寫詩點評「北俗雖豪缺風雅,麕集屠沽作都會」。這極大地刺激了金毓黻,他憤怒地回擊,「鄙視遼人之意溢於詞表」是「拘於方隅之見」。

從此,他立志效法漢末三賢,「適彼樂土,爰得我所」,開發研究東北文化。數十年後,金毓黻出版了《東北文獻征略》、《奉天通志》、《遼海叢書》、《渤海國志長編》、《東北通史》、《宋遼金史》等,成為著名歷史學家,東北史研究的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獲得「書生半百命 遼海五千年」的讚譽。

鄭孝胥後出任偽滿洲國總理,成為人見人棄的漢奸人物。

2

順著小徑往北走,很容易被一座氣派的合葬墓吸引。墓志銘是八個大字:「一生奮鬥,一生清白」。

舒自清是浙江人,靠自學18歲便成為英國義茂利會計事務所最年輕的審計師,1937年加入中共地下組織。後接受組織安排,擔任廣大華行(華潤公司前身之一)副總經理,為中共輸送情報、物資和經費。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國際貿易通道斷絕,進口貨行情大漲,舒自清通過豐厚的賄賂結交國民黨要員。他租用豪華公寓辦酒會、打橋牌、跳舞,與「四大家族」的人混在一起,刺探情報,尋找商機。1945年,舒自清來到美國籌辦分公司,很快打入主流商界,與摩根、杜邦等大公司做生意。他將第一批西藥運回國內,不到一周便賺得10萬美金,而後又向美國出口大豆、桐油、腸衣等中國特產,人稱「華爾街上的紅色大亨」。

改革開放後,國務院對舒自清在建立特區、引進外資等方面提出的意見非常重視,讓他擔任對外經濟貿易部國際貿易研究所所長。他人生最後的一個願望是:中國加入WTO。

3

從三墓區繼續向北,會經過骨灰堂。目前,八寶山公墓已存放骨灰近4萬份。

在這裡安息的逝者,也個個都有豐富精彩的人生故事。如右下角這位百歲紅軍邱南章,曾任周恩來警衛員,護送周恩來去西安談判,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還親身經歷張國燾叛逃、抗戰中的長沙大火等歷史事件。晚年經過口述回憶,留下大批珍貴資料。

4

名人的墓大都經過精心設計,反映墓主的生平特點、人生軌跡和生前的自我評價。比如老舍墓。

67年的生命里,老舍寫下諸如《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等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多達800多萬字。

1938年,老舍加入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時曾說,「我是文藝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幾年來日日夜夜操勞在書桌上與小凳之間,筆是槍,把鮮血灑在紙上。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願有人贈給我一塊短碑,刻上: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裡。」

1966年,老舍自投太平湖。墓的地平面做成了水波的形狀。墓中沒有骨灰,放的是老舍的眼鏡和鋼筆。

5

大部分墓都是歷史悠久,但路邊一座樣式新穎的黑色墓碑很能吸引注意力。墓主是著名表演藝術家陳強。2012年去世。

墓碑上雕刻著陳強的Q版搞笑頭像,一如他面對生活的態度。

陳強生前在歌劇《白毛女》中扮演惡霸地主黃世仁,在影片《紅色娘子軍》中飾演南霸天,在那個非黑即白的年代,反派演員受到的是和正派演員截然不同的待遇。解放戰爭時期,有一次在部隊演出《白毛女》,最後一幕是黃世仁跪在台上接受人民的審判,一片叫罵喊打聲中,台下有個戰士,拔出槍就準備朝舞台上的「黃世仁」射擊,幸虧旁邊的班長眼疾手快,一把抱住。

後來,陳強自己在電視節目中說,「如果……,那就沒有陳佩斯了。」

陳佩斯還小的時候,陳強帶著他去文藝單位考演員,對方認出了這位「大反派」,就讓他帶著兒子回去,「我們主要是挑選正一號的演員」;後來陳佩斯又去八一廠面試,等了大半年才被接納。

陳強墓碑 圖 / 視覺中國

6

著名音樂家鄭律成的安息之處。

鄭律成出生於全羅南道光州(今韓國),他的三個哥哥先後為朝鮮和中國的革命事業獻出了生命。

1933年,年僅15歲的鄭律成隨著一批進步的朝鮮青年來到中國,一邊從事革命活動,一邊利用業餘時間學習聲樂、鋼琴和小提琴。4年後他投奔延安,進入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在《黃河大合唱》的影響下,他寫成《八路軍大合唱》,後來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也就是今天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此外,朝鮮軍歌《朝鮮人民軍進行曲》也出自他的手。

夫人丁雪松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大使。

7

上世紀40年代,陳波兒是一朵新潮的「小鮮花」。

陳波兒是廣東人,7歲求學廈門,少年、青年時曾遊學香港、上海,並東渡日本,肄業於復旦大學、中國藝術大學。

那時,陝北延安成為全國進步青年心目中的革命聖地,一批又一批進步青年突破國民黨的層層封鎖來到延安,陳波兒也是其中之一,她和胡朋、石聯星、於藍、李麗蓮這幾位演藝明星,因相貌姣好、身材曼妙,被稱為「五朵金花」。

抗日戰爭爆發後,陳波兒奔走各地演出《保衛盧溝橋》、《八百壯士》、《同志你走錯了路》等抗日劇目。她還追隨宋慶齡、何香凝、魯迅、蔡元培、周恩來、郭沫若等人,致力於愛國活動,與史良、沈茲九等人率先成立全國最早抗亡組織「上海婦女界救國會」,組織救亡演出隊。1951年不幸突發心臟病,病逝於上海。

8

紀朝欽的一生,就是一部鮮活的海峽兩岸關係史。

參加「二.二八」起義後,台灣青年紀朝欽為了躲避國民黨政府的迫害,匆忙逃往大陸,甚至沒來得及和女友告別。這一別,就是三十多年。

女友出身顯赫、家境寬裕,身邊不乏追求者,但20多年來,她數次遠渡日本、美國,企圖尋找紀朝欽,直到38歲結婚,也未能和紀朝欽團聚。上世紀80年代,兩岸開放探親政策後,兩人才聯繫上,彼時都有了各自的家庭。

紀朝欽是2007年電影《雲水謠》的人物原型之一。這部電影上映的時候,紀朝欽是和老伴一起去的。他並沒有心臟病,卻帶了速效救心丸。

他的兒子後來留學美國賓州大學,認識了一位台灣姑娘,兩人結為伴侶。

9

八寶山公墓佇立著各種形態各異的紀念碑。其中有一座「征服貢嘎山遇難烈士紀念碑」。

1957年5月,剛組建不久的中國登山隊首次獨立攀登7000米以上的雪山,就選擇了四川的貢嘎山。年輕的中國登山運動沒有經驗。海拔7556米的貢嘎山雖比珠峰低,但攀登難度遠遠超過珠峰,登山死亡率是後者的4倍。17名成員最後只回來了13名。

當隊員們正在向海拔 5400米高度攀登時,要穿越一段雪槽。一股冰雪冒起,一聲轟響,一場中型雪崩發生了,千百噸的冰雪傾瀉下來,隊員們被冰雪裹在一起順著雪崩的衝擊力在山坡滾動,瞬間滑下了 200多米。北京大學氣象助教丁行友被雪崩埋得太深,被救出來時已經窒息身亡。

登頂成功後,師秀、彭仲穆、國德存三名隊員下山時,在海拔 7000米左右高度最陡的一段冰坡上滑墜,摔下幾千米深的山澗犧牲。

新中國成立初期,成功登頂貢嘎山,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賀龍親自接見了犧牲運動員的親屬,他握著丁行友父親的手說,「可惜我的娃兒年齡還小,還不能像你那樣把他貢獻給國家」。

師秀的兒子說,很多年裡他都被科幻故事中關於「速凍人」的故事吸引,幻想著沉睡在高山冰雪中的父親有朝一日會出現在他面前,而且不會變老,永遠年輕。

10

著名畫家徐悲鴻的墓。他去世62年後,夫人廖靜文去世,與他合葬。

八寶山裡,這種跨越幾十年、超越生死的苦戀很多。

此時,正是玉蘭花開的季節。

本文圖片除註明外,均由馮翔拍攝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侵權必究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微信(ID:meirirenw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人物 的精彩文章:

那些奇葩的藝考考生:五嶽里有岳飛,最愛看的文學書是成語詞典
霍金去世,不只是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一位出色的演員

TAG:每日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