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墓地價格比房價高數倍,活不起比死不起更可怕,「墳地產」暴利?

墓地價格比房價高數倍,活不起比死不起更可怕,「墳地產」暴利?

永定河這邊,是北京的大興,選擇在這裡安息,最低6萬元左右;永定河的那邊,是河北的涿州,長眠於此,價格1萬多元起步。一河之隔,價差六倍。「特大城市周邊」概念墓熱銷,誰在製造「墳地產」暴利?

「特大城市周邊」概念墓熱銷,源於「價格兇猛」?

近年來,打著「特大城市周邊」概念的陵園舉著「性價比高」的「大旗」「異軍突起」,成為越來越多居民的選擇。

在河北省內,不少經營性公墓將購買人群鎖定在北京居民。以河北省境內的靈山寶塔陵園為例,其位於河北省三河市,與北京東部地區交接,一位姓王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墓園內80%以上的客戶來自北京。據介紹,該陵園雙穴墓價格最低的是0.7平方米的卧碑墓,售價在16800元,售價最高的墓穴價格在6萬至8萬元,此外也提供定製的高端墓穴銷售服務。

「特大城市周邊」概念墓的熱銷,在互聯網上同樣有所體現。在「北京陵園網」的「快速找墓」頁面里,不僅有京郊專區,還有個帶有紅色「H(熱銷)」字樣的「北京周邊」專區,「北京周邊」概念頗為火爆。

記者打開這一專區看到,這裡羅列了北京周邊主要是河北省境內的大大小小10個墓園,各墓園介紹中除了有名稱與圖片外,還有一串標有「距離北京市區xx公里」的字樣作為賣點,吸引購買者點擊。這10個墓園中,距離北京市區最近45公里,最遠也不過100公里。和北京的墓地相比,周邊概念的墓園起步價格最低僅有3800元,最高也不超過40000元,儘管價格不算便宜,但銷售人員表示,相對北京郊區,位於河北省的周邊墓園「性價比很高」。

墓地價格比房價高數倍,活不起比死不起更可怕,「墳地產」暴利?

這是貴陽市清鎮市紅楓藝術陵園一隅(4月2日攝,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墳地產」火爆,誰在推波助瀾?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墳地產」的價格日益走高,在京滬等大城市,都出現了墓地價格數倍於房價的現象。背後究竟是誰在推波助瀾?

在南六環外的北京市天堂公墓,一個約1平方米的墓地,價格最低在58000元,在其東北8公里的新盤「北京城建·北京密碼」,2017年交付時房屋均價在25000元/平方米左右,墓地價格是房產的兩倍多。

位於上海浦東新區的福壽園海港陵園,1.2平方米左右的標準墓位售價在14萬元左右,而距離該陵園4公里以內的樓盤,在房地產交易網站上的價格多在3萬—3.5萬元/平方米,墓地的每平方米單價是房產的近四倍。

記者查閱多家殯葬企業財報後發現,這些企業的墓地銷售業務多年來利潤率都保持在八成左右,遠超一直被詬病為「暴利」的房地產企業。

位於河北廊坊的殯葬服務提供商萬桐園2017年在港股上市,集團在財報中稱其優勢之一是陵園距離北京市中心僅有40公里,集團2017年毛利率為81.9%,2016年毛利率更是高達82.2%。

在採訪中,一些墓園工作人員直言,墓地「分批放盤、每年漲價」。距離北京市區120公里的河北世界華僑陵園,銷售人員說,陵園已經開發了六期工程,「要趁早買,我們陵園墓地的價格以每年20%的幅度上漲。」

A股上市企業福成股份的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企業實現殯葬業毛利率86.78%,貢獻了公司一半以上的利潤,年報中企業坦言「殯葬業收入增長主要是銷售價格同比增長所導致」。

港股上市企業福壽園,在上海、河南、山東、遼寧、安徽等多省份擁有陵園墓地,毛利率多年來均保持在75%以上的水平,其2015年單個墓地均價8.02萬元,2017年單個墓地均價達到10.24萬元,兩年間上漲了27.7%。

和高企的價格相對的是低廉的土地成本。從2013年到2017年的財報數據顯示,福壽園的土地成本在墓地服務的銷售及服務總成本中的佔比均不到15%。

墓地價格比房價高數倍,活不起比死不起更可怕,「墳地產」暴利?

科技引導新風尚,能否化解殯葬貴之重?

近年來,通過「互聯網+」打破行業的不透明、減輕殯葬負擔,引入生命晶石、3D人像列印、二維碼掃墓等殯葬業新科技、推進殯葬新風尚,這些科技新手段與日益加強的監管手段一起,正在化解殯葬貴的問題。

「互聯網+殯葬」企業一空網創始人馬雷說,殯葬行業長期以來不夠透明,從殯葬服務到墓地購買,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通過「一條龍」中間商,比如墓地銷售中,大約有七成是來自於渠道的銷售,僅有三成消費者是直接向陵園購買。

現在,通過互聯網的平台,墓地的位置、價格、大小、面積計算等信息都像房產網站一樣被明明白白曬出來,還支持「地圖選墓」、評價等功能。馬雷介紹,通過減少中間商,網站上陵園公示的價格明顯低於消費者通過渠道購買的價格,降低了居民的殯葬支出。

北京市民政局社會事務管理處處長陳誼介紹,北京民政部門近年來不僅積極宣傳殯葬新風尚,普及「厚生薄葬」觀念,也在積極探索百姓能接受的節地生態墓葬方式,並配以一定的獎補措施,同時強化公墓經營者的社會責任,「多管齊下」化解殯葬貴的問題。

近年來,配合環保生態葬的風尚,一些創新的殯葬紀念方式逐步受到居民歡迎。

記者了解到,以「生命晶石」為例,通過壓力高溫升華等尖端技術、以故人的骨灰為材質製作晶石,近年來這一新風尚已經在上海、北京、浙江等地「落地」。在上海的浦東新區,就有墓園宣布將試水「生命晶石」進墓園,以新的科技手段推進殯葬土地資源的節約。

此外,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加強對「異地墓」現象的監管。2017年,蘇州發文要求,經營性公墓不得跨區域推銷墓穴,對外市戶籍人員確需在蘇州公墓安葬的,要報經公墓所在地民政部門同意。



來源:2018年04月06日 新華視點
作者:周蕊、邰思聰、王默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臉書被曝保存用戶已刪除視頻,專家揭秘:刪除一個賬號有多難
美媒:梵高從未去過日本,卻如何做得成一個日本夢?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