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籃春光看媽媽
2007年安徽高考作文題:提籃春光看媽媽。文體不限,字數800以上。6:38-
提籃春光看媽媽
據調查統計,人從生下來,最早發出的音節,是ma,ma;最想呆的地方,是母親的懷抱;最喜歡的食物,是媽媽的乳汁。顯而易見,每個孩子,都是媽媽身體的一部分,血肉親情,莫此為甚。
也因為這刻骨柔情,繁衍了人類,譜寫了一曲又一曲愛的樂章。孟郊的「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是媽媽送孩子的經典畫面;蔣士銓的「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又是孩子回到媽媽身邊的動人畫卷。懷念媽媽時,只敢報喜不敢報憂,因為「暗中時滴思親淚, 只恐思兒淚更多! 」為了逗老母親高興,孟浩然學古人,「十五綵衣年,承歡慈母前。」
媽媽愛孩子,是全方位的付出。為了生他(她),身材會走樣,肚子要挨刀,甚至,會有生命危險。生完孩子,萬里長徵才是第一步。半夜餵奶,隔一二小時要醒來;孩子尿床,要及時給ta換尿片;摔著碰著了,恨不能代替ta。我記得自己七八歲時,與同學在校門口瘋玩,一腳踏空,頭磕在石凳子上,眉骨那個地方磕破了,血汩汩往外冒。等爸爸媽媽趕到時,他們那種心疼之極的眼神,我至今不敢忘。在醫生給我洗傷口縫針時,爸爸媽媽的聲音都帶著哽咽。我知道,如果可以換,他們一定願意讓自己受傷,而不肯孩子去受類似的苦難。
愛很高尚,雖不求回報,但不能不報。那些打著親情名義,無止境利用父母愛心,自己卻不努力、無志氣的孩子,我不願多說。我記得十來歲時,爸爸給我分析過一篇文章,是李密的《陳情表》。雖然不是寫媽媽與孩子的,卻是最最經典的親情文字。李密文採好,品德好,帝王徵召,希望他去當太子的老師,為了類似的機會,多少人會趨之如騖,甚至不擇手段,犧牲人格。李密不,他寫了《陳情表》,婉拒,說自己是被祖母一手帶大,現在祖母年紀那麼大了,身邊不能沒人照顧。「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他對親情的陪伴,沒有肉糜海鮮,沒有精緻水果,沒有跨國遊玩,什麼都沒有--只是陪伴,只有深情。
在我們長大以後,不,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就應該以同等的情分去對待媽媽,對待親人,對待身邊人。這份情誼,不是要你錦衣玉食,也不是要你榮歸故里,只是希望自己在每天的忙碌之餘,心裡留一小塊位置給他們,問一問:他們過得好嗎?怎麼樣可以讓他們過得好一點?
這種善念,不是春光,勝似春光。
20180402 50分鐘 920字
這篇考題題目刁鑽,幸虧有積累,50分鐘寫完了。孩子,知道我為什麼對你進行知識轟炸了吧?
覺得此文不錯的,拿去給孩子們學習下。不謝!
TAG:從心開始的阿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