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名將趙雲最後一戰,若沒有兩位小將協助,或許將會命喪戰場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14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熟讀《三國演義》,大多數人都會喜歡趙雲這一角色,他性格溫和,卻堅持自己的原則;他武藝高強,且能恪盡職守;他一次又一次的力挽狂瀾,令敵人聞風喪膽。例如公孫瓚差點死於文丑槍下,他替公孫瓚攔下文丑;麴義衝進公孫瓚後軍,他將其一槍刺於馬下;劉備在穰(ráng)山之戰被團團包圍,他及時出現;長坂坡之戰,劉備家小失散,他單槍匹馬尋回幼主;劉禪差點被劫往江東,他及時攔下東吳水軍;老將黃忠誤中埋伏,他及時接應;劉備敗於夷陵,被陸遜追擊,他及時出兵,等等。我們在閱讀小說的時候,每每看到趙雲,往往就會有一種安心的感覺。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因為羅貫中給趙雲開的光環太大,演義中的趙雲幾乎都成神了。今天我們拋開真實歷史上,趙雲有多強大不談,單來說一說,在演義中,他依舊是人而非神,他也有服老的時候,也有陷入絕境,需要別人拯救的時候。而且救他的人,還是兩個相當於他晚輩的小將,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兩個能救趙雲的小將又是誰呢?
趙雲第一次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曹魏將領夏侯楙,從長安集結兵馬,抵禦蜀軍。而迎戰他們的人,正是趙雲。最開始的時候,趙雲非常的威風——夏侯楙手下「時有西涼大將韓德,善使開山大斧,有萬夫不當之勇,……德有四子,皆精通武藝,弓馬過人。」這父子五人率八萬人萬來戰趙雲,趙雲卻絲毫不懼,先是獨戰韓德四子,並將其全部斬殺,次日又「戰不到三合,槍起處,刺死韓德於馬下」,真真是寶刀未老。
可惜好景不長,夏侯楙的參軍程武,是曹操麾下謀士程昱之子,頗有幾分智計,他為夏侯楙設下了精妙的埋伏,並建立夏侯楙親自詐敗誘敵,將趙雲引進了埋伏圈。這個時候的趙雲,已經年邁,戰鬥力下降了不少,再加了自己身邊還有千餘兵馬需要照應,他從辰時殺到酉時,即從早上殺到傍晚,還是沒能突圍而出,體力不支的情況下,他下馬稍稍休息,並受到了敵軍的圍攻,這種情況下,就連他也不得不感嘆「吾不服老,死於此地矣!」
然而,就在他絕望的時候,魏軍包圍圈的東南角和西北角,各殺出一員將領,拎著一顆人頭,前來救援趙雲,他們手中拿的人頭,正是夏侯楙設下的兩隊伏兵統領,董禧和薛則。那麼這兩個救援趙雲的人,分別是誰呢?原來這是諸葛亮早有防備,為趙雲設下的援兵,他們一人手持丈八點鋼矛,一人手持青龍偃月刀,正是張飛之子張苞、關羽之子關興。他們救出趙雲之後,又要生擒夏侯楙,讓趙雲感慨道:「他兩個是吾子侄輩,尚且爭先干功;吾乃國家上將,朝廷舊臣,反不如此小兒耶?吾當舍老命以報先帝之恩!」於是他再也顧不得連續征戰近十二個小時的辛苦,於當夜便大破魏軍,並包圍了南安郡,開始攻城。
翻閱《三國演義》,每每看到這一部分,想起那個曾單槍匹馬,在曹軍之中七進七進,殺五十餘員名將,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的大將,不復當初的英姿颯爽,反而主動服老,有多少人忍不住淚目呢?英雄遲暮,是最無奈的事情。不過,趙雲在令人唏噓的同時,又是幸運的,他在張苞、關興的影響之下,剛剛生出服老的念頭,便又掐滅了,再一次飽含著熱情,開始征戰沙場,並再一次力挽狂瀾。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水滸最不顯山不露水的五位好漢,一個成為節度使,一個在國外稱王
※此人是武則天的姑姑,卻自降身份把武則天喊媽,還給武則天送男人
TAG:一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