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弱者恆弱:西北城市如何在人才爭奪戰中突圍?

弱者恆弱:西北城市如何在人才爭奪戰中突圍?

編者按:2017年以來,以武漢、南京、西安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以住房補貼和戶口等來吸引人才在當地就業、創業。一年過去了,這些政策執行效果如何?是否吸引到城市亟需的人才?求職者對這些政策的反應如何?經濟欠發達地區該如何應對人才大戰?界面新聞近日走訪了一些熱點城市,試圖找到上述問題的答案。

「不允許各省市再出台自己的人才政策」、「由國家統一給西部出台人才政策,起碼讓西部的孩子回到西部,堅持在西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寧夏發改委主任許寧關於解決西部人才流失的觀點一出,引起不小的爭議。

去年以來,西安、武漢、成都、重慶、鄭州等中西部城市相繼出台人才政策,「搶人大戰」愈演愈烈。儘管西北地區的銀川、蘭州、西寧等弱勢省會城市出台的人才政策並不比部分中部城市晚,政策力度也不小,但尷尬的是,它們無法在這一輪「搶人大戰」中佔得優勢,且有弱者恆弱之勢。

事實上,留住人才不僅僅要靠「感情牌」和政策本身,城市環境、發展潛力、產業布局、就業機會、社會保障等「內功」,同樣是重要的考量因素。西北城市需要獨闢蹊徑發揮特色產業優勢來避免人才流失、吸引人才流入。

正如蘭州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邵建平對界面新聞所說:「最重要的是圍繞事業平台、環境文化、制度尊重這三個基礎,通過市場拉動和政策帶動把人才留下來。」

弱者恆弱

西部欠發達省會城市在人才吸引上的弱勢,從今年全國「兩會」一位寧夏官員的論調中可見一斑。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許寧在接受《北京青年報》採訪時提到,解決西部地區人才流失的對策之一,是不允許各省市再出台自己的人才政策,而是由國家統一給西部出台人才政策。他表示,西部大學生回原籍工作,政府或企業可以提供30萬元安家費,為西部做出10年貢獻,之後再選擇去留。

許寧此番言論的背後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在中西部各主要城市激烈的「搶人大戰」中,銀川、蘭州、西寧等西北弱勢省會城市在招攬人才方面的弱勢愈加凸顯。

在此之前的一年多時間裡,中西部的「人才戰」早已廝殺成一片紅海。

2017年3月,西安以落戶為突破口打響了「搶人大戰」的第一槍,通過「人才落戶—取得購房資格—在西安就業」的政策來吸引人才。隨後,武漢、成都、重慶相繼發布類似的人才政策,武漢甚至為大學生開出購房、租房「八折」的優惠,成都則表示給予諾貝爾獎獲得者等國際頂尖人才或團隊最高1億元的創新創業綜合資助。今年3月,西安再出重磅,全國在校大學生只需提供學生證和身份證即可落戶,「搶人大戰」的戰火已經燃燒到未畢業的學生中。

從戶籍人口看,人才政策的確取得了成效。2017年全年,在可比口徑下,西安落戶人口增加超過20萬人,武漢、成都戶籍人口分別增加19.8萬人、36.4萬人。重慶市未公布戶籍人口統計數據,但全市常住人口比上年增加26.73萬人。

相比之下,蘭州、銀川、西寧等西北地區經濟實力較弱的省會城市出台的人才政策力度並不弱,但效果不佳。

比如,2016年銀川市各地各部門爭取人才項目資金1400餘萬元,安排市本級人才資金412萬元,支持人才項目26個。去年5月,銀川市表示,除了財政每年至少列支1000萬元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外,還將設立1億元的大學生創意創新基金,每年投入不少於1000萬元舉辦「大學生創意創新在銀川」活動。去年9月,蘭州市出台辦法,明確對不願改變原工作單位工資、人事關係和所任職務的人才,鼓勵用人單位採取特聘、兼職、專利或技術入股等形式引進。

去年,蘭州戶籍人口僅增加4.1萬人。銀川目前尚未公布戶籍人口,從常住人口看,2017年銀川增加了3.43萬人,僅較上年多增加了約7000人。

銀川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金晶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時稱:「各地搶人才已經白熱化,我們也著急,兄弟省市很迫切地引才,我們也在做調研。」界面新聞注意到,寧夏直到2018年1月31日才簽發首張《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

虹吸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輪人才爭奪戰中,西安、成都等城市對西北其他城市的人才「虹吸效應」愈加明顯。

老家在西寧的小張,從山東某大學畢業後,來到西安一家網路公司工作。今年25歲的他告訴界面新聞記者:「西安引進了許多互聯網公司,但西寧並沒有。」而且,在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等方面,「西安比西寧完善得多。」

老家在銀川的小唐畢業後一直在西安從事新媒體工作。她表示,銀川的人才政策對她並不具有吸引力,因為「老家的媒體行業並不發達」。家在銀川的小李最近拿到西安某文化公司的offer。他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跟落戶相比,他更加看重就業前景。「老家雖然房價低但收入也低,而且老家並沒有很多就業方向供我選擇。」

除了產業布局,受訪者表示,他們比較關心的還有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與前景。比如,西安是「一帶一路」建設上的重要節點城市,去年又成為中國第9座國家中心城市,西安的綜合競爭力不斷提高,這都是人才競爭中的加分項。

此外,隨著中國高鐵網路的完善,城市之間來往更為便捷,給人才加速流動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於西寧、蘭州、銀川等西北省會城市「留人」。

2017年6月,寧西高鐵通車,西寧、蘭州、西安得以聯通,從西安到距離最遠的西寧僅需4個半小時。今年3月22日,西安至銀川的高鐵完成了第一組長軌鋪設,預計2020年底竣工,屆時兩地之間的通行時間將從現在的11小時30分縮短至3小時左右。

需用奇招

客觀來說,在城市規模、產業布局、經濟發展、營商環境等方面,西部省份普遍不如東部沿海省份,因此,在招攬人才方面長期處於弱勢不足為奇。

就像許寧所言,「如果各省出台措施,就是零和博弈,西部弱勢省份並不佔便宜。我們拿20萬元,沿海拿20萬元,人才還會到沿海,我們還是競爭不過沿海。」

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一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副教授也認為,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去招攬人才,不可能改變當前人才向東南流動的現實。他指出,西部城市活力普遍不足,尤其是新興經濟、互聯網發展較慢,無法為從事計算機、互聯網產業、新媒體等專業工作的在籍大學生提供合適和足夠的崗位。

據金晶介紹,銀川的主要產業是能源化工、生物製藥、現代紡織和裝備製造,對於計算機類專業學生,吸引力確實不大。「我們上周剛辦了一場信息技術招聘會,有20多家企業參會,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她說。

儘管「先天不足」,西北地區各省會城市都不想在這一輪人才競爭中掉隊。畢竟,在強調創新發展的時代,一個城市必須依靠強大的人才資源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發展。如何破解來自強勢城市的人才「虹吸效應」,成為西北地區發展的必答題。

金晶認為,經濟欠發達省市的財政實力不能和發達省市相比,只能通過打「感情牌」來留人。

而邵建平指出,在吸引人才方面,主政者不要局限於政策本身,應該圍繞事業平台、環境、制度三個支柱,用市場和政策兩種力量來解決人才問題。

「(西北的)人才荒是歷史和現實的必然,長時間很難破解。單純講人才沒用,人才需要事業平台來支撐的,需要環境來保護,需要制度來尊重。」他說。

邵建平認為,一個可能的思路是從發展個別特色產業入手。他指出,西北欠發達地區經濟體量較小,不需要太多產業支撐,有幾個特色產業就足夠帶動本地區經濟發展,這方面可借鑒內蒙古的經驗。內蒙古近年來在草原產業上大做文章,圍繞草原和牛羊經濟,形成了從牧場、銷售、印刷到物流的一整條產業鏈,伊利、蒙牛、小肥羊等來自內蒙古的品牌也在全國範圍走紅。

「優勢產業越做越強,品牌成為全國具有競爭力的品牌後,自然有能力吸引到優質的人才。」 邵建平解釋稱,「產業就像栽樹一樣,它需要土,而土就是它的氛圍,它的文化。要在一個行業或一個突破點上整群移植,進而優化改變大環境,以此吸引整個產業鏈上的高、中、低端人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國內最大維生素A生產商一季度業績預增 麗珠集團擬派發超11億元紅利
摩拜賣身背後的資本遊戲:單車獨角獸最終都逃不脫宿命

TAG: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