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應該這樣和孩子談「死亡」!90%的父母想不到

應該這樣和孩子談「死亡」!90%的父母想不到

作者:魚爸 來源:養育男孩(ID:breedboy)

我覺得在所有跟兒子談過的話題中,「死亡」是最難談的。

往往談著談著就無法繼續下去。

記得3歲多的時候,有一次聽完故事的兒子問我:「爸爸,你會不會死?」

「將來等我老了會啊!」

「不行,我不準爸爸死!」小小的眼睛漲得紅紅的,馬上就要大哭起來。

我趕緊把他拉過來,緊緊地抱著他。「好啦!你是不是害怕有一天跟爸爸媽媽分開?我答應你,我們會永遠在一起的。」

這時小傢伙就在懷裡哼哼哼。

「走,我們玩點什麼吧!」只能用這種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因為孩子太小,還無法去思量這生命逝去的痛。可是隔段時間,孩子又會問起。「婆婆這麼老了,什麼時候死呢?」

「可不能讓婆婆聽到這樣的話,很不好,以後不要說啦!」

「為什麼?」

「因為婆婆希望能多陪我們一會,就好像爸爸想著多陪你一樣。」

「死了就不能陪了嗎?」

「是的,那時候他們就會去另外一個世界了。」

「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我猜應該也跟我們這個世界差不多吧,要不我們玩點其他什麼。」

最後也只能打住,因為孩子會一直問到你語塞。

為什麼孩子會關注這個問題?為什麼有的孩子談起死亡的時候,常常會有害怕的感覺?

瑞典心理學家皮亞傑在研究兒童對死亡的認知時提到:

在2-7歲的時候,孩子對死亡所產生的焦慮既是短暫的,又會一再發生。他們會對死者產生罪惡感(比如「他是因我不守規矩而死的」)。他們害怕被拋棄,認為死者是從一種存在方式轉換為另一種存在方式(比如變成了天使)。

這個說法印證了我們對孩子行為的一些理解。

其實孩子害怕的並不是死亡本身,因為死亡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是無法想像出來的。可是他們害怕分離,害怕被拋棄。

因為在童年時期,父母的照料能保證自己健康地活著。而且孩子的人格發展需要父母源源不斷的愛。

所以我們跟孩子談「死亡」的時候,第一個談的就是安全感。

比如皮亞傑說在0~2歲,嬰幼兒沒有確切的死亡概念,認為死亡只有「在這裡和不在這裡」、「有和沒有」、「存在和消失」的區別,對於「死亡」,孩子有分離或者剝奪的情緒感受。

在此階段親密和持續性的身體接觸最重要,比如說撫觸、擁抱。當我們給了孩子愛的擁抱、永遠陪伴他的承諾、還有無條件的愛。這時孩子內心是安寧的,他就不會再畏懼害怕死亡了。也不會總是糾結於這個話題。

所以如今兒子少有提及這個話題。好像他已經明白了死亡是怎麼回事,他早已不再害怕了。因為他相信我們會保護他、愛著他。

有媽媽曾問我,「該怎麼讓孩子知道『死亡』這件事」。

其實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就會遇到小動物意外死亡。這時可以讓孩子看到,只要畫面不是太殘忍。

有一段時間,帶著兒子回奶奶家。奶奶家屋子後邊是一片竹林。常常有鳥兒在裡面撲騰撲騰飛著,唱著歌玩耍。

有一個鄰居老爺爺想著給自己孫子捕鳥吃。於是拉了一張隱形的魚線網。那天我帶著兒子還有外甥,本來在竹林里找小竹子做玩具。

「看,爸爸,那上面有一隻鳥!」

「他已經死了!」外甥說。

「我們把他埋起來吧,好不好?」我跟他們說。

兩個小傢伙非常積極地幫我把鳥兒弄下來。然後我們用手裡的竹筒在林子里挖了一個洞,把鳥兒埋好了。小外甥還拿了一根小竹片立在土堆前,說是給它的墓碑。

「它已經死了,就應該入土為安,不能掛在半空中。你們做的太棒了!」

「其他的鳥兒也會被粘住的。」兒子說。

「那我們把它剪掉。」

然後我們拿著剪刀悄悄把網剪破了。

那日的竹林里日影斑駁。兩個孩子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時事情。這是我希望他們能明白的:生命需要得到尊重。

這也是我們應該跟孩子談的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應該是最難談的,那就是珍惜。

因為我們尚且總是對自己擁有的東西不懂得珍惜。所以總是在生病的時候才知道健康重要。而只有親人離開後才知道以前在一起的時光虛度了,子欲養而親不待。何況讓未經人事的孩子去體味呢?

而且,跟孩子說這種「中年」時期才有的感觸。他們往往不愛聽,也聽不懂。他們是如此地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可是,父母有必要告訴孩子珍惜生命。

如今,有的孩子,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想著跳樓自殺。讓父母們大驚:這是怎麼了?

其實,是我們生命教育的缺位。

皮亞傑指出,當孩子到了7-11歲,會認為死亡是不可逆的,死亡有內外在的原因。他們對死亡的恐懼增加,認為死者仍然有生理機能,但死亡是最終的結局。

而到了11歲以上,青少年把死亡堪稱是整個生命過程的一部分,且具有個人的意義。認為死亡是最終的事情,死者已經沒有生理機能。他們會對死亡感到焦慮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恐懼。

有了安全感的孩子,內心會產生力量抵抗對死亡的恐懼。學會了尊重生命的孩子,也會愛惜自己的生命。

當然一些經典的圖畫書也能幫助孩子去感受生命,從故事中看到分離、相聚、懷念、溫情等。並且這些繪本更能打動父母,非常適合親子共讀。

在《爺爺變成了幽靈》裡面,它讓讀者,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體味死亡是一種從容美好,在自然中快樂地接受。

而《當奶奶不在了》是一個關於愛、思念和緬懷的故事,也是一個讓希望重生的童話。

還有《活了一百萬次的貓》,我跟兒子讀了很多遍。他問我,「為什麼後來這隻貓再也沒有活過來了」。「因為它真正地愛過,真正地活過,一次就夠了。但是我們的生命只有一次 ,更要珍惜。你看它找到了自己的妻子,有了自己最愛的寶寶,他有了自己的家庭,感受到了幸福。」

今年有一部關於生與死的溫情電影《尋夢環遊記》很棒。當時我在電影院看著流淚。因為那句:「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因為女兒COCO一直記得自己的爸爸小時候唱的歌曲《remember me》。埃克托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死亡也不是真正的永別,遺忘才是。

所以每年清明節,我都會帶兒子回老家。那個遙遠的山村裡,在青山之中,躺著曾經愛著我的人。也是我一輩子都會記住的人。

愛的記憶永不消失,生命生生息息的傳承,其實就是生命的意義。

跟孩子談論「死亡」的時候,就先談談這些吧。

或許你還想看

潘幸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那些說「我養你」的男人,都在實施婚姻詐騙
那個能替你扛起一切的男人,婚後竟然這麼可怕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