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國門-明朝與蒙古的交鋒1
洪武五年,朱元璋決定徹底消滅逃往和林的北元王朝,命徐達、李文忠率軍15萬,分三路向漠北挺進。當時北元昭宗已經與大將擴廓帖木兒(王保保)會合,經過一年多的休息整頓,北元實力已經大幅上升,而明軍騎兵較弱,且三路大軍在大漠之中缺乏聯絡。
明軍主帥徐達、李文忠對戰爭困難沒有清晰的認識,中路先鋒藍玉搶先近至圖拉河,首戰告捷。隨後擴廓帖木兒會合賀宗哲的軍隊在和林附近擊敗藍玉大軍,明軍死傷數萬人,已經喪失了繼續作戰的能力,徐達被迫率領殘兵敗將退回長城以內。明朝東路軍由李文忠率領,推進到圖拉河時中路軍徐達已經敗退。北元集中優勢兵力擊退李文忠的進攻,李文忠被迫撤軍。惟有西路軍馮勝、傅友德向西出蘭州一路獲勝。但是明軍的整個作戰目的沒有達到,反而在戰爭中被北元佔了上風,明軍轉入防守。直到三年之後北元名將擴廓帖木兒去世,明軍才轉入進攻。
朱棣
雖然在明朝在與北元的戰爭中佔了上風,但是蒙古高原的廣大地區和東北大部仍然被蒙古各部控制,為了內地的安全與穩定,朱元璋在沿邊地區大量設置衛所,派兵駐守各個戰略要地,並且安插投降的蒙古部落。同時結合分封制度,朱元璋將諸子分封到全國各地,其中在北方封了代王(大同)、肅王(甘州)、遼王(廣寧)、慶王(寧夏)、寧王(大寧)、岷王(甘肅岷州)、谷王(宣府)、燕王(北平),將北方的精兵強將配屬諸藩王來防禦蒙古。這也是朱元璋設計的諸王守邊保衛朱明江山的制度,其中最強大者就是封在北平的燕王和大寧的寧王。
朱元璋去世之後,燕王朱棣依靠手中的軍事力量,壓服寧王,奪取其精銳的朵顏三衛。朱棣在「靖難之役」中取得勝利,搶走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就是後來的明成祖永樂皇帝。明成祖繼位之後,繼續侄子朱允炆的「削藩」政策。他決定更改朱元璋的「諸子守邊」政策,採用「皇帝守邊」的國策。由於他的根據地北平處於蒙古的威脅之下,永樂皇帝無心在都城南京安處,他將北平改為「北京」作為皇帝的「行在」。
蒙古與大明
?
永樂十九年,朱棣將都城遷往北京,親自坐鎮北京,組織、指揮針對蒙古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作為一名勇悍的皇帝,朱棣常常親率大軍出征大漠。由於當時蒙古汗庭已經分裂,瓦剌與韃靼相互攻擊,蒙古對中原地區的侵略逐漸減少。明成祖決定以夷制夷,扶持其中一派,打擊另一派。為了徹底消除威脅,永樂皇帝五次親率大軍進入大漠追擊蒙古人,但是由於蒙古騎兵實力尚存,均未能對其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相反,大漠中行軍、運輸非常困難,明軍常常處於險境。直到永樂22年,明成祖率領大軍追擊阿魯台部,雖然對兀良哈部造成重大打擊,但仍舊未能徹底擊潰蒙古人,明成祖也在行軍途中去世。
明成祖繼位之後,為解決北部邊防問題耗盡心血,雖然五次出征大漠,有效的阻止了蒙古部的南下,但是也耗盡國力。他去世之後,明仁宗與宣德皇帝轉入守勢。雖然不再派遣大軍進入大漠追剿,但也穩定了北部邊防,奠定了「天子守國門」的邊防形勢。
TAG:第二顆心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