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eather Project」 裝置藝術
「the Weather Project」
今天這期我想聊聊一個著名的裝置藝術
「the Weather Project」-天氣計劃
這個裝置藝術作品呈現於2003年的
Tate Modern(泰特現代美術館) 的 Turbine Hall(渦輪大廳)
藝術家是olafur eliasson
「天氣計劃」幾乎獲得了藝術家和民眾的一致好評
以至於提起裝置藝術
這個可以說是必知道的創作
幾個名詞
Tate Modern(泰特現代美術館)
Turbine Hall(渦輪大廳)
裝置藝術
Tate Modern
泰特位於英國倫敦的泰晤士河岸邊,美術館原本建築是一座氣勢宏大的發電廠,高聳入雲的大煙囪是它的標誌。後期經過瑞士兩名年輕的建築家改建。夜晚的泰特像一座燈塔。
泰特專門收藏20世紀現代藝術。
畢加索,馬蒂斯,蒙德里安,達利這些當代藝術大師的作品均有收藏,吸引了全世界的觀眾。
最著名的當然是美術館的重要組成部分:
Turbine Hall
渦輪大廳是個蠻神奇的地方,自從2000年開放之後的每一年,泰特都會在渦輪大廳呈現一組大型裝置作品。沒錯,每年一間,大型。這也是泰特不同於其他美術館特別的地方!
正因為這個場地的特殊性,給了藝術家無限的想像和實踐成的成功。每年一次的渦輪大廳展覽都會給大家留下特別的回憶。觀眾親身經歷,是展覽巨大的成功。
裝置藝術
雪花牌電視正在為您播放的是
《耐心讀完名詞解釋》
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是當代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目前還是非常活躍的一種藝術類別。它作為一個門類,目前自身還在發展和完善。
「空間」「技術」和「人們的體驗」是裝置藝術的創作本身非常重要的元素。
在三維空間里,尤其是特指在某一個場所和空間內的,由藝術家設計或製造的一種表現空間,存在,感知,體驗的認為合成的藝術作品。
從場地來說,裝置藝術的存在可以是在畫廊,美術館,博物館,私人場館,也可以是廣場,公元,荒原,沙漠,海灘等等。
從壽命上來說,裝置藝術可以是臨時的,也可以是永久的。大部分是臨時的,展覽結束就會拆除,當然也有些重要的作品會作為永久藏品長時間的保留下來。
下面有兩個例子。
Nele Azevedo在柏林做的 「Melting Man」,冰製成的一大群小人,太陽一曬,融化了就沒有了。
芝加哥著名的Anish Kapoor 的「小巨蛋」已成為城市地標,所以應該會被永久的保留下來。
天氣計劃
「天氣計劃」是迄今為止最受渦輪大廳觀眾歡迎的藝術裝置作品。
想想看,當你走進一個巨大的黑暗的空間。
眼前只有一個昏黃的人造太陽。
展場中的所有東西都在這顆人造太陽的光輝下都被映照成橘黃色,帶著微微的黑色陰影。
兩百多盞路燈燈泡來做一顆大型的人造太陽。太陽的表面是一塊特製的塑料板,將所有的光融合成為一體,懸掛在高達35米的渦輪機大廳中,照亮整個展場。
真不知道現場觀看的觀眾,是有怎樣的感同身受啊。不僅僅是視覺上的,Olafur Eliasson在感官上也下足了功夫。
空中迷漫著的白霧,看似從門口的泰晤士運河慢慢的飄進來的。
其實是從牆邊的柱子下面的乾冰機中緩緩噴出的。空中漂浮的霧漸行成雲,駐留良久才漸漸消失。
藝術家不僅造著太陽,連空氣的濕度,氣味也一併在大廳中呈現。空氣中還融合了蜂蜜調製的一種香氣,讓人更加放鬆,有度假的感覺。
觀眾可以仰著頭,可以躺在地板上,可以盤腿坐著,沉浸在「天氣」變化之中。
這就是裝置藝術的魅力。
這件作品不只建立起了人與作品之間的關係,也同時帶動了人與人之間互動。
觀眾參與就是藝術本身。與傳統的藝術形態不同。從觀眾的「一廂情願」變為了觀眾和美術館的雙向交流。觀眾的「單相思」變為觀看的「對話」。
所有人獲得了第一手信息,彷彿每個人都是藝術家,形成了」藝術家在現場「。
這也是我今天想說這個裝置藝術作品的目。美術館現在的意義是什麼呢,彷彿變成了遊樂場。
當代藝術在某方面來說,是有趣的,實驗的,經歷的,大眾應該去了解,觀眾參與就是藝術本身。
有機會,一定要去現場體驗一次裝置藝術。
——mimi
Olafur Eliasson的另一作品是「the Mediated Motion,2001"也是在展區中製造了一種「霧「的環境,製造一種特別的環境和空間,讓觀眾去感受。
所以你了解了嗎?
裝置藝術大多採用「積少成多」的形式。
著名的帶有精神幻想的日本老太太草間彌生也是「積少成多」的愛好者,下次我們再細細講她吧。
每日一畫這個欄目好像進化了。
不僅僅局限於某幅作品。
我個人很愛中國畫,可能太喜歡台北故宮了吧哈哈。
不知道大家對於中國畫有沒有興趣。
希望你們給我留言。如果可以的話,下次我想聊聊中國畫的小故事,順便說說大都會博物館。
我們下期見。
TAG:mimisue的避風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