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國為何能統一天下?只說一點,其他六國都做不到

秦國為何能統一天下?只說一點,其他六國都做不到

大秦帝國從戰國初期被魏國追著打的一個弱國,自商鞅變法後一躍成為戰國第一強國,原因很多,但是有一點可能卻有意無意的被忽略了,那就是秦國上至國君下至重臣似乎都秉承利益至上的原則,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甚至可以說某些手段比較卑劣。進入戰國之後這種手段使用的頻率越發頻繁,相比較於戰國其他諸侯國這種非常規手段遠遠沒有秦國使用得那麼多和那麼熟練。究其原因,有可能和秦國地處邊陲以及分封較晚有關(其他諸侯國基本上都是西周時期分封的,受王化禮儀較深,而秦國是周平王東遷之後才分封的諸侯國)。秦國這種利益至上的理念是根深蒂固的,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例子也不少,大概列舉一些說一說。

秦國的強大源自於商鞅的變法,這個毫無爭議,但是鮮為人知的是商鞅同樣是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關於這一點《史記商君列傳》中太史公就有說過: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這是有實際例子可以說明的: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後,魏國的霸主地位逐漸衰弱下去,同時秦國通過商鞅變法日益強大,於是在商鞅的主持下發動了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河西之戰,此戰秦國和商鞅贏了,但是贏得極不光彩。

當時魏國龐涓已死,魏國主將是公子卯(魏昂),當初商鞅在魏國時,兩人私交很好,公子卯也曾向魏王舉薦商鞅,現在一對好友卻成了戰場上的對手。商鞅致信公子卯說:以前我們是朋友,現在是對手,我不忍心和你交戰,不如我們喝喝酒定個盟約,然後撤軍各回各國。公子卯去了,這裡要說一句,公子卯赴約其實和勇敢無關,除了相信老朋友之外,那個時候其實還是有一些約定成俗的基本禮儀的。沒想到商鞅早已埋下伏兵,酒喝到一半公子卯就被擒住了。然後商鞅用公子卯的部下騙開了城門,奪i得河西的吳城,魏王被迫獻出河西求和。此戰你可以說公子卯輕信愚蠢,但是商鞅手段確實不地道這個也是事實。

除了商鞅外,秦國還有位重臣也干過類似的事情,他就是張儀。不過張儀騙的是楚懷王:當時齊楚兩國是盟國,齊楚秦是當時最強的三個大國,齊楚一結盟,秦國無計可施,於是張儀就忽悠楚懷王說只要楚國不和齊國結盟,秦國就願意奉送和楚國交界的600里商於之地給楚國。楚懷王貪心之下答應了,結果齊楚聯盟破裂後,張儀卻不承認了,矢口否認答應了600里之地,只說是60里之地而已。楚懷王大怒之下攻打秦國卻是連戰連敗,而原來的盟國齊國加上魏國和韓國也一起出兵攻打楚國,楚國自從衰弱了下去。

不僅僅是秦國重臣這樣,秦國的君主這種事也沒少干,比如秦惠文王五座石牛拿下巴蜀之地(這個還好,兵不厭詐),但是秦昭襄王的某些手段就比較讓人不齒了,不說他試圖空手套白狼從趙國手中騙取和氏璧(當然有藺相如在沒得逞),最讓人詬病的一件事就是他以談判為名約見楚懷王,結果秦昭襄王居然把楚懷王這位一國之君給扣起來了,扣押楚懷王的原因僅僅是想以他為人質讓楚國拿土地來交換。說實話,遍觀中國歷史,出此下三濫手段的一國之君還真是鳳毛麟角,兩國交戰還不斬來使,何況是以談判為名扣押一國之君然後以之為要挾,秦昭襄王算是做到了極致。

除此之外,戰國時期各國縱橫捭闔,權謀迭出,其中離間之計就屬秦國運用得最熟練,戰國三大名將廉頗李牧信陵君紛紛成為秦國離間計的犧牲品。雖然說「兵者,詭道也」,又說「兩國相爭,各為其主」,但是秦國不按常理出牌實在太多了,當然得到的利益也很多。這一點,其他六國都做不到,光從這點來看,六國敗得不冤枉,秦國統一天下當在情理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三國六大豪客和金主,其中一人是曹操親戚,一人是劉備親戚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三國六對生死之交,其中一對估計你想不到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