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究竟一份報紙值幾個銅板呢?聊一聊銀元銅元時代的消費

究竟一份報紙值幾個銅板呢?聊一聊銀元銅元時代的消費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賣報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報,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聞真正好,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

舊上海三十年代的一首報童歌輕鬆明快朗朗上口,因為小學音樂課必須學唱,所以現在還家喻戶曉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大風大雨里滿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滿身的泥水惹人笑,飢餓寒冷只有我知道。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賣報的小行家,耐飢耐寒地滿街跑,吃不飽,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誰告,總有一天光明會來到。

光明的生活現在終於來到了,無從申告的痛苦生活消失了。隨之消失的是七個銅板究竟意味著多少錢也無人知曉了。對吧?新春在家沒事搜索了一下銀元時代的消費,這裡給大家聊聊吧。

報童口裡的七個銅板為什麼不是七分錢呢?經過一些研究,發現報童的生活還真是不容易。

這首歌曲的創作的三十年代,中國還在使用的銅元和銀元是地道的二元體系。即不是銀本位、也不是銅本位。報童收銅元,但是報紙定價卻是銀元。

民國報紙,一般定價在兩分到四五分。上海發行最大的《申報》(也是全國發行最大了吧)最初定價在兩分,三十年代已經漲到了四分半。淞滬抗戰時期除了正刊以外發行號外,定價兩分。雜誌一般在兩角,書籍則五角到幾元幾十元的我都見過。換言之、印刷品就沒有使用銅元定價的。

那麼問題來了,這幾分錢的定價是如何換算成銅板的呢?你可以看每天報紙的牌價。銀元每天兌換的銅元是可以浮動的。

還好這個幅度並不大,民初基本上匯率在1300到1400左右,一個銀元值一千三四百文。申報在二十年代定價兩分,就是30文不到點。

再說銅元,銅元面值各種,但是九成以上都是「當十」,最後說到銅元預設就是十文的銅元啦。所以一份申報兩分錢就值二十幾文,報童會收你三枚銅元,不會再找你零錢。三十年代隨著銀本位的取消,銀元變得值錢,基本穩定在兩千多文;到了三五年推行法幣的時候一度超過三千文。是正常情況下最高時候了。所以35年年中你要去買申報你要準備十幾個銅錢。

而這還不是銀元價值最高的時代,三七年七月盧溝橋事變爆發,一個月內兌換價高達6000文。不過法幣發行以後,銅元也被鎳幣取代了,所以說銀元銅元的時代從清末實行開始、一直到法幣發行為止,基本上是不錯的。。。。吧?

昨天看了宋佳版的《蕭紅》(不知道為什麼第二年湯唯又拍了一次她)

蕭紅

裡頭的蕭紅因為欠了600多個大洋被人當作人質關在旅店裡

住大半年哈爾濱的賓館欠了那麼多,賓館一天也就幾個大洋,今天看來也不算貴

蕭軍後來帶著蕭紅租了一個小旅館對付,口袋裡只有五元錢

小旅館應該更便宜,所以我有點懷疑電影里說的被單褥子一天五角錢的說法

一方,不看報紙的話,省下來的兩三分錢可以買一套豆漿油條了

這個早點費用和現在的價格似乎也差不多,對吧?

那年月的文人喊窮只是個習慣而已,加上新銳文人,不免要喊些革命啊,農工啊之類的口號,並非真窮。

郁達夫窮嗎?雖然他號稱要槍斃資本家,可他的稿費跟魯迅是一個檔次的,千字七八元,1927年的收入大約2000元,相當於人民幣十幾萬......一個三十一歲的年輕人,收入達到十幾萬,就算在通貨膨脹的今天,也怎麼都算不得窮了。

怎奈他老人家會花錢啊,吃花酒談戀愛,這些個娛樂項目,哪個不是無底洞?他為王映霞建的風雨茅廬,這名字多普羅啊,茅廬,草屋啊。

郁達夫

可這個茅廬有三間住屋兩間書房,共花去一萬五六千元。這個價格,如今在杭州買個湖景豪宅也夠了,郁達夫只不過負債4000元,相當於今天的一次性付款買湖景豪宅,只住了三次就交王映霞賣了。

這種花錢方式,就算王思聰大少爺也比不上吧?

魯迅1924年寫的《幸福的家庭》的主人公是個作家,試圖寫作名為幸福的家庭的小說,但是根本想像不出來這樣的幸福家庭該在哪裡,該如何生活,怎樣吃飯。大腦在虛構一個幸福的生活,卻總是被各色現實的聲音打成零碎片斷。比如:

魯迅

「不行不行,那不行!二十五斤!」

他聽得窗外一個男人的聲音,不由的回過頭去看,窗幔垂著,日光照著,明得眩目,他的眼睛昏花了;接著是小木片撒在地上的聲響。「不相干,」他又回過頭來想,「什麼『二十五斤』?——他們是優美高尚,很愛文藝的。但因為都從小生長在幸福里,所以不愛俄國的小說……。俄國小說多描寫下等人,實在和這樣的家庭也不合。『二十五斤』?不管他。那麼,他們看看什麼書呢?——裴倫的詩?吉支〔7〕的?不行,都不穩當。——哦,有了,他們都愛看《理想之良人》〔8〕。我雖然沒有見過這部書,但既然連大學教授也那麼稱贊他,想來他們也一定都愛看,你也看,我也看,——他們一人一本,這家庭里一共有兩本,……」他覺得胃裡有點空虛了,放下筆,用兩只手支著頭,教自己的頭像地球儀似的在兩個柱子間掛著。

「……他們兩人正在用午餐,」他想,「桌上舖了雪白的布;廚子送上菜來,——中國菜。什麼『二十五斤』?不管他。為什麼倒是中國菜?西洋人說,中國菜最進步,最好吃,最合於衛生〔8〕:所以他們採用中國菜。送來的是第一碗,但這第一碗是什麼呢?……」

「劈柴,……」

他吃驚的回過頭去看,靠左肩,便立著他自己家裡的主婦,兩只陰凄凄的眼睛恰恰釘住他的臉。

「什麼?」他以為她來攪擾了他的創作,頗有些憤怒了。

「劈架,都用完了,今天買了些。前一回還是十斤兩吊四,今天就要兩吊六。我想給他兩吊五,好不好?」

「好好,就是兩吊五。」

「稱得太吃虧了。他一定只肯算二十四斤半;我想就算他二十三斤半,好不好?」

「好好,就算他二十三斤半。」

「那麼,五五二十五,三五一十五,……」

「唔唔,五五二十五,三五一十五,……」他也說不下去了,停了一會,忽而奮然的抓起筆來,就在寫著一行「幸福的家庭」的綠格紙上起算草,起了好久,這才仰起頭來說道:

「五吊八!」

「那是,我這里不夠了,還差八九個……。」

他抽開書桌的抽屜,一把抓起所有的銅元,不下二三十,放在她攤開的手掌上,看她出了房,才又回過頭來向書桌。他覺得頭裡面很脹滿,似乎椏椏叉叉的全被木柴填滿了,五五二十五,腦皮質上還印著許多散亂的亞剌伯數目字。他很深的吸一口氣,又用力的呼出,彷彿要藉此趕出腦里的劈柴,五五二十五和亞刺伯數字來。

=======

五吊八就是五百八十文。銅元(當十,下略)應該是58個。一弔的名次來源於銅錢時代,一百個一串,也叫一陌。到了民國其實銅元沒法穿起來了,但是吊這個名字還留著。

太太和賣柴的討價還價,用了相當於今天五六十塊人民幣的價格買了二十幾斤柴。這個價格洒家沒有概念,不知道是貴是便宜了。從來沒有買過柴。。。

十幾年前在陽朔看到過有人挑擔來賣炭。好像是幾塊十幾塊錢就有一盆炭可以在店鋪里燒了。但是也不知道具體成交的價格是多少。。。

有張照片,說舊社會上海城市平民靠大閘蟹充饑

意思說當時的大閘蟹便宜。

這種說法可能是胡說。1937年老電影《壓歲錢》里賣蟹的被人勒索了兩隻蟹

說成本也要五角了,一隻蟹賣個三五角可能蠻正常的吧

照片中的平民打著補丁,我不知道他是不是那種一個月十幾二十元的薪水的家庭

吃蟹解饞應該並不容易,估計充饑的說法是不對的吧

當年有句俗話說「叫花子吃死蟹」就是說吃不起蟹的叫花子只能撿死蟹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墨筆畫惆悵 的精彩文章:

第二部《西風烈:西周》——周室家史

TAG:墨筆畫惆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