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你心理學了嗎?

今天你心理學了嗎?

APR

05

媽媽說,你將來學什麼;

我說,心理學!

本文字數:2609

閱讀時間:7分鐘

最近加入了各種各樣的育兒群,大家的討論可謂方方面面,不過一旦說到心理方面就肯定是說孩子的心理問題,甚至有人說「那個屬於認知方面,不屬於心理學」。。。這又讓我想起了讀書時候的情形,「你是學心理的?那我不能跟你聊天了,你肯定知道我在想什麼。」「學心理的啊,快來給我看看,我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我看起來很像算命的嗎???)

十幾年過去了,看來,心理學的科普之路依然不太順,還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心理學到底是個什麼學科。也許是受各種文學作品影響太深,大家對心理學的認識只停留在了心理諮詢這個方向,今天我就來科普一把什麼是心理學。

翻翻教科書,心理學的正式定義是:關於個體行為及相應精神過程的科學研究。第一,心理學是科學,研究的結論必須建立在依據科學方法收集的證據的基礎上;第二,心理學研究的是行為,通過研究行為來揭示行為背後的精神過程或心理過程;第三,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個體,可以是人類個體也可以是動物。

說完定義,先來說說心理學涵蓋的專業方向。籠統來說,有人的方向就有心理學的存在;具體來說,目前美國心理協會(AP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公布的大的專業方向有54個!對,這只是大的專業方向;每個專業方向里可以再細分5-10個小方向;Wikipedia上面列了90多個方向吧,並註明沒有包括所有的專業方向。我列一些在這裡: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和認知科學,量化和質性研究方法,行為神經科學和比較心理學,生物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格和社會心理學,美學、創造力和藝術心理學,臨床心理學,諮詢心理學,工作組織管理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諮詢,軍事心理學,應用實驗及工程心理學,康復心理學,消費者心理學,精神藥理學及藥物濫用,人文心理學,人口、環境和保護心理學,宗教心理學,傳媒心理學,運動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地方都有心理學在裡面摻和。

從高深的神經科學到你身邊的超市,都有心理學家的影子。人格特質的遺傳基因有多少,調整一些字的順序不影響看書讀句,超市裡的貨架怎麼擺放產品,購物車大一點點會激發人的購物慾。。。你現在還會覺得學心理學的人只是知道你想什麼嗎?

用你們最熟悉的心理諮詢來舉個栗子。

心理諮詢

對於所有的心理障礙,一般來說有兩種干預方式:生物醫學治療和心理治療。前者通過物理化學的干預,試圖改變大腦的機能,比如外科手術、電擊、藥物等,對應的是精神病學家和醫生;後者則關注於改變軟體的功能,即人們習得的不良行為(對,所有心理障礙都可以算作不良行為),對應的是臨床心理學家和精神病學家。再具體分為這麼幾類:

臨床社會工作者(clinical social worker)是心理衛生領域的專業從業人員。他們接受過社會工作的特殊訓練,能夠和精神病學家與臨床心理學家合作。這類諮詢師更關注人們問題產生的社會環境,所以他們的工作可能會涉及對家庭其他成員的治療干預或者至少要求熟悉來訪者的家庭和工作環境。

宗教諮詢師(pastoral counselor)是屬於宗教團體但專門負責心理治療的成員。這類諮詢通常結合宗教精神來進行。

臨床心理學家(clinical psychologist)必須接受博士研究生在心理問題的測量與治療方面的專業訓練,並且在臨床環境下完成有督導的實習,取得哲學博士(Ph. D.)或者心理學博士(Psy. D.)學位。這類心理學家具有廣博的心理學、測量學和研究方面的知識。

諮詢心理學家(counseling psychologist)也通常具有哲學或者心理學博士學位。一般來說,他們會在一些具體的領域提供指導,比如職業選擇、學校問題、藥物濫用、婚姻衝突等等;因此他們通常選擇跟企業、學校、監獄、軍事服務機構或其它診所合作的工作方式。他們所採用的方法有訪談、測驗、輔導或提供建議,以幫助來訪者解決特定的問題或幫助他們對未來的選擇做出決定。

精神病學家(psychiatrist)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精神科醫生,他們首先必須是有MD的醫生,然後在博士後期間接受一些心理障礙或情緒障礙的特殊訓練。他們通常採用生物醫學治療手段,吃藥手術等等。

精神分析師(psychanalyst)一般是在拿到MD或者PhD後,在博士後期間進行佛洛依德派系的特殊訓練,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理解和治療心理障礙。

看完以後暈了嗎?當你們說心理諮詢的時候,有考慮過說的是哪一種嗎?就別說心理諮詢還分幾個派系,每個派系都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體系。

歷史上還有5位心理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獎(不包括死都不承認自己是心理學家的巴普洛夫和死都相信自己一定能獲獎的佛洛依德):

1973年生理或醫學:Konrad Zacharias Lorenz。習性學的創始人,開創了自然條件下觀察動物的方法,提出了動物本能行為的固定行為模式和動物學習的「印刻(attachment)」等概念,是現代行為學的奠基人。

1978年經濟學:Herbert Alexander Simon。他因在經濟組織內部決策過程的開創性研究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同時,他還是認知心理學的奠基者,他和同事共同創建了信息加工心理學,開闢了從信息加工觀點研究人類思維的方向,推動了認知科學和人工智慧的發展。1954年,他和Allen Newell研發出一種具有思維的計算機程序:邏輯理論器,以代數符號來進行邏輯公理的證明;後又發展出一般問題解決者程序(GPS)來模擬大腦處理信息,獲得了1975年的圖靈獎。

1981年生理或醫學:Roger Wolcott Sperry。就是他發現了左右大腦半球的功能差異和不對稱性,通過巧妙的設計實驗發現,胼胝體被隔斷的癲癇病人的兩個大腦半球都有較為獨立的感覺、知覺和意識,都能獨立地學習、記憶和理解,兩個半球都能被訓練執行同時發生的相互矛盾的任務。

2002年經濟學:Daniel Kahneman。卡尼曼獲得諾貝爾獎的突出貢獻是「把心理學成果與經濟學研究有效結合,從而解釋了人類在不確定條件下如何作出判斷」;他的研究打破了經濟學一直以來的「理性人」假設,掀起了行為經濟學和金融學的研究熱潮。想想你做的每個判斷,靠的是大樣本統計結果還是街坊鄰居朋友的小樣本結果?

2014年生理或醫學:May-Britt Moser & Edvard Moser。諾獎夫妻檔,研究的是大腦中的「GPS」定位系統,它使人們可以在空間中進行自我定位,也為更高級的認知功能提供了細胞意義上的基礎。

看完上面幾個諾獎,你們有啥感受?沒辦法,心理學就是這麼個見縫插針的學科,又叫「交叉學科」,就是別的學科但凡和人沾邊的,都屬於心理學範疇。所以在心理學界自己的鄙視鏈中,做基礎的(實驗室里做腦成像之類的)看不上做應用的(發問卷收數據做統計分析的);做應用的看不上做諮詢的;做諮詢的看不上其它所有,因為它們都不是正宗的心理學。所以也怪不得你們,圈子裡都這麼熱鬧。

當然了,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叫大家只看做腦成像的人寫的文章,術業有專攻,大家看文章問問題的時候明白角度就好。這篇就到這裡吧,下次有機會來聊聊給心理學定性的「科學方法」。

毛豆媽

北大心理學碩士,威斯康星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在心理及能力測量方面有多年經驗,有娃後轉向兒童心理學和早教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暈豆包 的精彩文章:

由一個小棕人動畫片想到的

TAG:暈豆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