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人工智慧將主宰未來戰場,智能士兵的利弊

人工智慧將主宰未來戰場,智能士兵的利弊

原標題:人工智慧將主宰未來戰場,智能士兵的利弊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世界30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工智慧(AI)及機器人工學專家等4日對韓國科學技術院提出批判,稱該大學設置利用人工智慧的軍事技術研究中心,「是加速機器人武器開發競爭的動向,令人遺憾」。專家們稱,如果該大學不承諾停止研發,就與之斷絕關係。」


早在十年前,機器人帶給人們的概念還是終結者里的T800,而當時現實中的機器人大多談不上智能,本質上依然脫離不了人類的操控,稱之為遙控機器人似乎更恰當一些。



終結者中的t800戰鬥機器人

時間來到十年後的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晶元技術的進步和軟體的發展為人工智慧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人工智慧已經從「人工智障」階段正式轉變為能夠發揮作用的成熟軟體系統。小到蘋果手機上的siri,微軟win10系統中的小娜,大到淘寶天貓上的大數據分析系統都成為了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年前科幻片里出現的場景已經走入了我們的生活,雖然我們接觸到的人工智慧並不能給我們召喚一個鋼鐵俠,但是單純的放個音樂,查一下天氣預報已經能夠勝任了。



電影《鋼鐵俠》中男主角的智能語音助理賈維斯


當然,人類的野心並不滿足於此,人們一直在致力於研發能夠獨立學習和思考的人工智慧,使它們在脫離人類的指揮後仍然能夠在陌生條件下獨立行動並且能通過採集的信息熟悉周圍的環境。時間到了2016年,韓國圍棋九段選手李世石和谷歌的人工智慧機器人阿爾法狗(AlphaGo)進行了一場圍棋比賽,比賽之前輿論大多認為是谷歌公司為了宣傳其人工智慧項目而故意做出來的噱頭,然而比賽過後,李世石1:4負於阿爾法狗,人類在人工智慧面前迎來了慘敗。比賽的過程全程直播,無人質疑比賽結果的真實性,隨著電影中的人工智慧來到了人類身邊,人工智慧取代人類的預言似乎也即將到來。



李世石和阿爾法狗的圍棋大戰讓人們開始重新認識人工智慧的潛力


隨後的2017年,被稱為是人工智慧元年,人工智慧的商業化進程飛速推進,人工智慧不再局限於語音助手,而開始在圖像識別,事件判斷,實時畫面渲染等領域大展身手。配合著龐大的大數據的支撐,人工智慧的能力在飛速提高。無人駕駛汽車等科技產品依靠AI技術正式走入了人們的生活。



投放到道路上的無人駕駛汽車


同時,通過AI技術和機器人製造技術的結合,波士頓動力的Atlas人形機器人完成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個後空翻動作,這個動作許多沒有經過訓練的現代人也很難做到,而人工智慧通過學習,能夠獨立完成這樣一個高難度動作,其意義不亞於人類在月球上邁出的一小步。


民用技術和軍事技術的結合歷史悠久,例如諜戰劇里的加密電報就是以民用電報明碼為基礎的。而今現代化部隊中所用的通信設備其技術也大多來源於成熟的商業化技術。



美軍無線電台


如今火遍大江南北的AI技術自然也受到了軍事領域專家的關注,然後就有了開頭報道中各國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家對韓國研究人工智慧機器人武器的譴責。


如同金銀天生就是貨幣一樣,AI技術具備學習分析能力的技術特性使它註定是戰場上的寵兒。2016年的阿爾法狗已經能通過對歷史上所有公開棋局的學習戰勝九段選手李世石,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將歷史上已知的戰爭記錄導入到人工智慧中會發生什麼?此時再看開頭那些專家對人工智慧武器化的憤慨似乎有了一些感同身受。而人工智慧的可怕之處不僅局限於此,與人類相比,人工智慧對數據的分析是不帶一絲感情色彩的,也就是說人工智慧是純理性的,它不會有喜怒哀樂,更能做到勝不驕敗不餒。這個人類和機器人最大的區別反而成了人類的弱點。



目前人工智慧在軍事領域的研究成果事實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量,只不過它們更多的處於幕后角色。據稱美軍的艦載無人機X-47B就在航母起降和空中作戰等方面集成了人工智慧技術。不過相比人工智慧士兵,這樣的技術還略顯簡單。



X-47無人機

人工智慧的優勢


從減少人員傷亡的角度看,人工智慧士兵將大量減少人類士兵的傷亡,甚至能夠使以後的作戰實現零傷亡,人類只需要坐在重重保護下的指揮中心遙控,甚至完全不用管,只需要下達作戰目標,其他都可以交給人工智慧士兵即可。政府也不用再為戰鬥人員的戰後生活保障和醫療而感到壓力,智能士兵只要製造出來就能夠作戰,被摧毀後直接報廢即可,完全不用考慮後續的保障,更不會產生家庭和社會負擔。




美國軍隊的對外作戰造成了大量美軍的傷亡。


和人類士兵相比,AI士兵純理性的特點也保證了其不會因為戰爭的殘酷而患上「戰爭後遺症」,作為裝備先進的美軍,戰場上的傷亡似乎並不大,然而浴血沙場榮譽回國的士兵卻並沒躲過死神的鐮刀,無數的士兵因為緊張的戰爭生活患上了嚴重的戰爭後遺症(創傷後壓力綜合症),回到思念的家人身邊的他們為了擺脫徘徊在記憶中的戰場上的夢魘,選擇痛苦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者由於應激反應結束了親人的生命。



《美國狙擊手》男主角


電影《美國狙擊手》就專門講述了一名優秀的美軍退役狙擊手在戰後幫助患有戰爭後遺症的老兵過程中被其從背後射殺,一反美國大片的刺激場景,專門拍攝這樣一個令人惋惜的故事,戰爭對士兵和美國社會的影響可見一斑。


從作戰的角度看,AI 士兵相對於傳統士兵在體能和抗打擊能力上具有更加有優勢。傳統士兵在參加作戰前需要進行為期幾個月的集訓以提高體能同時學習作戰技能,而AI士兵只需要製造出來並將程序載入到自身的記憶體中就能夠直接參加作戰。並且由於存儲晶元能夠長期存儲數據,因此AI士兵並不需要像傳統士兵一樣必須通過每天的訓練和演習來保證戰鬥力,對軍事資源實現了最大限度的節約。


訓練中的士兵


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上來看,AI機器人的能源來自於電能,在戰場上只要保證對機器人的電能的持續供應,理論上AI士兵的作戰距離接近於無窮大,上百甚至上千公里的長途奔襲很有可能成為現實。而傳統士兵則需要專門的設備(做飯的鍋)進行飲食保障,並且受限於人體機能,傳統士兵在長途奔襲過程中必須進行必要的休息,此時部隊是原地駐紮的,這就給了敵人發現和打擊的時間。



在抗打擊能力上,理論上只要機器核心部件未損壞,其他部位的損壞只能導致AI士兵部分戰鬥功能缺失,而不會像傳統士兵在收到創傷後基本喪失戰鬥能力。



液態金屬製成的終結者從爆炸現場出來安然無恙



傳統士兵一旦要害部位受到控制瞬間失去戰鬥力


並且,機器人士兵可以通過集成模塊化技術實現根據任務目標集成作戰模塊,並且在自身零部件收到損害後可以通過快速更換零部件的方式回復戰鬥力,而傳統士兵則需要後方配備大量的醫療人員,在受到救助後恢復期也更長。一名受傷的士兵需要更多的人照顧,無形中增加了部隊的負擔。一旦發生大規模戰事,激增的受傷人數將使後方的醫療保障瀕臨崩潰。


對AI 智能士兵的隱憂


當然,AI士兵也並非完美無缺,一旦形成規模部署,AI 士兵甚至具備毀滅並且取代人類的能力。自從機器人誕生之日起,人類就意識到機器如果具有了智慧,終究有一天會取代人類。並且以此拍攝了諸多的影視作品,最經典的就莫過於《終結者》系列電影了。該電影講述的就是人工智慧統治世界後四處追殺人類的故事。



如果機器人能夠替代人類,那麼人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對此,194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提出了著名的機器人三原則:


第一條: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


第二條: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這條命令與第一條相矛盾。


第三條: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除非這種保護與以上兩條相矛盾。


這三句話也代表了人類對機器人技術的共識,而如今韓國研發的AI士兵直接違反了第一條命令也是最根本的命令,直接觸動了AI領域專家的底線,AI技術一旦用於戰爭,就等於承認人工智慧可以直接殺害人類。從人類的角度看,這使得發動戰爭的成本更低了,將相關技術和資源結合就能建造屬於自己的機器人大軍,隨心所欲的進行一場進攻,甚至一場屠殺,將一個文明從地球上抹去。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屠殺了整個南京城的百姓證據累累日本尚不承認,若是未來AI士兵在戰場上進行屠殺行為,結束後清除數據或者直接自毀,那時要想懲治幕後指使者更是難上加難。


隨著AI士兵的相關研發技術不斷成熟,阻止研發已經不太現實了,人類更應該做的是要宣傳AI技術的利與弊,正確的把握好,用好這把雙刃劍,為人類造福的同時也要普及其技術風險,保證人工智慧技術始終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雜抄 的精彩文章:

丈夫許國,不必相送
貪小便宜吃大虧, 印中的航母路

TAG:雜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