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潮汕僑鄉的形成

潮汕僑鄉的形成

僑鄉的出現是伴隨著本地民眾大量出洋而逐步形成的。清代乾嘉以後,澄海樟林港由於紅頭船貿易而成為粵東閩南沿海的主要交通門戶,出國謀生和居留的人數增多,出現了潮汕僑鄉的雛形。同治元年(1861)汕頭開埠以後至20世紀初,潮汕地區出洋人數大量增多,逐漸形成以汕頭為中心的僑鄉社會。

潮汕僑鄉的形成受其自然地理、社會、政治、經濟等諸多因素影響。潮汕僑鄉真正形成始自同治元年(1861)汕頭開埠後至中華民國時期。

潮汕僑鄉形成有其地理環境因素。地處粵東,北背山南面海。有韓江流入平原成三角洲,且匯汕頭灣入海。受南北信風影響,冬季溫和夏季炎熱,雨量多且有強颱風,氣候與東南亞一帶有相似之處。潮汕平原港口眾多,是貿易貨物集散地。早有船隻出入柘林港、樟林港、達濠港、海門港、神泉港、汕頭港。潮汕居民有下海謀生習慣。

潮汕僑鄉形成有其政治因素。明、清、民國時期,國內動亂不安,官僚政治腐敗。明清時期,較長時間實行海禁,對移民海外實行嚴厲取締的政策,清朝定有「私出外境及違禁下海者」的專刑。在歷經鴉片戰爭(1839—1942年)和太平天國(1851—1863年)運動,及中美天津條約(1858—1860年)辟汕頭埠為開放口岸之後,允許移民海外的自由。歐洲帝國主義的入侵壓迫促使中國自足自給的農業經濟崩潰,形成「人口過剩」,招致大量剩餘勞動力從汕頭口岸移居南洋開採錫礦,種植甘蔗、橡膠、咖啡。民國26年(1927)蔣介石政權實行反動統治,隨後又是連年內戰,潮汕民不聊生,逃荒南洋日益增多,因政治壓迫避難南洋的也不少。

潮汕僑鄉形成有其社會的因素。潮汕居民除極少數畲、 族土著外,大部份是中原漢族移民至此的潮州人和客家人,尤其潮州人占多數。清嘉慶年間至民國時期,潮汕人口急劇增長,自然資源對人口的負擔極為有限,不得不出國謀生。潮州人大部份從事農業種植,沿海地方則從事海上捕撈。潮人有遵循家族制度及崇拜祖先的思想,非遭逢極為特殊困境不會輕易背井離鄉。汕頭開埠前,實行海禁,潮人遷移海外定居,人數不多。汕頭開埠後,潮汕出國人數激增。華僑與故鄉仍保持著十分密切的關係,使汕頭成為繁榮的商業埠市。以汕頭市為中心的僑鄉社會漸次形成。

潮汕僑鄉形成有其經濟的因素。明清時期,人口的急劇增長,有限的耕地「縱大有年也不足供三月糧」(《潮州府志》)。封建土地制度,地權極不平均,賴土地以生存的農民遭受剝削而破產。汕頭開埠後,潮汕經濟結構發生變化,從單一的小農經濟和小手工業逐步向商業、貿易、房地產業和基礎工業發展。20世紀30年代,潮汕每人平均耕地面積僅0.7畝,澄海樟林鎮各鄉人均耕地面積0.27畝。 耕地的缺乏使「過剩人口」向海外尋求生存和發展。19世紀,東南亞國家仍有大片的處女地,西方殖民主義者開始加緊開發東南亞各國資源,著手於農莊園墾植,種植咖啡、可可、煙草、橡膠和甘蔗等經濟作物,需要眾多的勞動力。他們派出大批人員到潮汕沿海地區,先是擄掠苦力,以後改為招募華工。成千上萬的人被招集到那裡當苦力、做勞工、當小商販,少數人出入潮汕進行經商貿易。早期的樟林已是潮汕僑鄉的雛形。華僑經濟促進了汕頭埠市的繁榮。光緒十五年(1889)至民國38年(1949)華僑僅投資汕頭市區各行業有1900家,尤其以房地產業、商貿、金融居多。城鎮居民從單純消費者向商業經營者轉變。資本主義經濟在城鎮中滋生髮展。

(來源:《汕頭市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汕頭灣 的精彩文章:

汕頭歷史地圖與衛星照片對比,今天的富人區原來是片大海
老汕頭埠的海濱大道:外馬路

TAG:大汕頭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