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國相繼批准多種轉基因作物用於種植或食用,這是什麼情況?
4月3日,據媒體報道,2018年巴基斯坦棉種改革和知識產權政策可能開始正式實施,使巴基斯坦正式引進轉基因棉。早在15年前巴基斯坦就開始非正式種植轉基因棉,目前,轉基因棉已佔巴基斯坦棉花播種的95%。
縱觀整個3月到這個月初,巴基斯坦、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新加坡等多國相繼批准多種轉基因作物用於種植或食用。
「轉基因作物推廣趨勢首先是以轉基因提升農藝性狀的大田作物為主流,比如抗蟲、抗病、耐除草劑、耐旱等,這類農作物可以顯著提升農民種植的收益,對環境更加友好,有助於加強農業的可持續性和綠色發展。」4月7日,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生物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姜韜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2017全球102 種轉基因事件獲批
3月6日,阿根廷批准了轉基因大豆FG72×A5547-127的商業化種植,該品種在巴西、日本已獲得食用、飼用及種植批准,在歐盟獲得食用及飼用批准。
3月7日,新加坡批准了轉基因玉米5307和轉基因大豆FG72用於食用。轉基因玉米5307對某些特異的鞘翅目葉甲科昆蟲的幼蟲具有抗性,如西方玉米根蟲、北方玉米根蟲、墨西哥玉米根蟲和科羅拉多馬鈴薯甲蟲。轉基因大豆FG72可耐受草甘膦和異惡唑類除草劑。截至3月7日,新加坡共批准了32項轉基因產品用於食品或食品原料。
3月16日,加拿大衛生部發布公告,批准黃金大米GR2E用於食品。公告稱該黃金大米和加拿大市場上現有的水稻品種相比,除了維生素A含量較高外,在營養價值方面並無差異,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而2017年,更成為了全球轉基因作物的大力推廣之年。根據2017全球轉基因發展報告,102 種轉基因事件獲批2017年,全球範圍內共有102種關於轉基因作物的批准,涉及65個品種,有6個新的轉基因作物品種獲得批准,包括馬鈴薯(1種),甘蔗(1種),玉米(1種),大豆(1種)和油菜(2種)。其中巴西批准的轉基因甘蔗CTC20BT是全球批准的首款轉基因甘蔗產品。
關於轉基因安全的共同結論起關鍵作用
為何從2017年開始,多國加大了轉基因作物推廣的步伐?
「這首先是轉基因應用本身不斷積累的成果,比如常用的轉基因抗蟲Bt蛋白可以殺滅鱗翅目農作物害蟲,現在又開發出可以殺滅鞘翅目害蟲的轉基因作物了,這就又提高了對農作物的保護範圍,進一步減少農藥的使用;再如,抗旱農作物也有了成熟的應用;此外,結合具體需求特點研發的轉基因甘蔗對於食糖生產和出口大國的巴西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等等,這都是轉基因持續發展的結果。」姜韜說。
同時,在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期間,以一百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牽頭的全球學者支持轉基因譴責反轉利益集團的行動為開始,陸續有權威機構宣布轉基因相關的科學結論,表明轉基因本身是安全技術,經過批准上市的轉基因產品是安全的。
「這其中有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歐盟食品安全局、美國環保署、國際組織毒理學會等,這些關於轉基因安全的共同結論,對於全球各國政府管理部門和社會輿論有很大的正面作用,其幫助了公眾正確認識轉基因的科學性和安全性,促進了轉基因作物的推廣和接受。」姜韜說。
美國在轉基因應用上最為積極
那麼,不同國家對於轉基因作物推廣的步伐是否有所不同?
「不同國家由於在轉基因問題上因為涉及的經濟利益差別很大,推廣的步伐也就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作為轉基因產品研發先進也同時是農業產品出口大國,美國在轉基因應用上最為積極,標誌就是掌握轉基因技術的農業跨國公司積極研發和推廣轉基因作物,不斷推出新產品。同時,作為深受轉基因大豆出口我國之利的巴西,以及阿根廷在轉基因作物推廣方面也緊隨其後。」姜韜說。
相反,作為轉基因農作物研發基本停滯的糧食出口國,比如歐盟里法國、俄國等,為了阻擋美國轉基因產品的低成本競爭優勢,在轉基因問題上高度保守,這基本都是利益使然。
「需要強調的是,轉基因技術安全性是一票否決的,因此,在國際貿易中的轉基因產品是不存在安全性問題。因此,歐盟等都是通過設置的審批程序來延遲轉基因貿易。」姜韜說。
審批的門檻和進度影響推廣速度
未來幾年,轉基因作物研發趨勢是什麼?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最難預測的,因為邏輯上我們不知道明天我們會獲得什麼新知識。」姜韜說。
事實上科學也總是不斷地給人們帶來驚喜。
「目前我們掌握的基因資源非常豐富,按照大致的分類,提高農藝性狀的第一代轉基因仍然是主流,同時,提高產品品質的營養加強型農作物為第二代轉基因緊隨其後,還有以轉基因作物為生物工廠比如生產人類所需的藥物等非食用用途的第三代轉基因作物也會有長足發展。」姜韜說。
姜韜認為,轉基因技術應用的速度,並不取決於科學家的研發,而是轉基因審批的門檻和進度。
假如在轉基因監管上全面實現科學原則,即只考慮是否出現新成分,否則一律按照作物自身安全性進行安全判斷。姜韜認為,這就可以把目前要通過審批的需要上億元、同時需要5-10年的時間大大精簡壓縮,就會使得創業型小科技公司也可以進行轉基因農作物的研發了,會極大的釋放創新活力,將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作為農業大國,尤其是作為世界上農作物品種和種植條件最為豐富的我國,轉基因造福社會的前景更是非常廣闊。」姜韜說。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朱麗
審核:王小龍
※中德科技合作40周年,科技創新為合作裝上大功率「引擎」
※中國科技創新的兩個優勢和兩個短板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