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老故事丨老巷深處有卧龍
「余觀夫卧龍,地勢在府城東隅,凸凹崎嶇,磐踞岩繞。一動一靜,忽起忽伏,像猶龍之磐踞於地,而潛見飛躍,取臆測者也,前人云以卧龍名巷。」
一條老巷就是一段故事,一條老巷就是一個傳奇。對於生活在老巷的人來說,窄小狹長的巷子是兒時的回憶,歲月和風雨磨損了當年的風光,卻磨滅不了心中對老巷的情感。
卧龍巷西起東關南街中段,東至興慶宮公園西門,全長約六百九十米。它不同於西安常見的筆直巷道,卧龍巷寬窄不一,還"一坡四折"。
卧龍巷的一坡四折
從卧龍巷西口進去順著路往東走,見到的是一派熱鬧的坊里景象:巷子不寬,四五米左右,兩邊有店鋪,道路旁擺著瓜果蔬菜攤,還有流動攤販推著一輛輛三輪車沿街叫賣,來來往往的人們不時駐足挑選。
走過一段後,道路便向東南方向連折兩彎,過了這兩個轉彎,就到了卧龍巷小區門口,小區門前又是朝南方向轉一大彎。等這段路走到頭,巷子又向左調頭,朝東延伸而去。最後這段路明顯放寬,一改之前的窄仄,近乎剛才路面的兩倍之寬。
卧龍巷的名字由來
古老的西安到處是底蘊,街道名稱全部都有來頭。卧龍巷形成於明代,坊間傳言,由於巷子彎彎曲曲,像一條蜿蜒的蛟龍,而街道上蒼勁有力的古槐之根就是龍爪,所以街道得名「卧龍」。事實上古代能夠與「龍」相關的事物,那都是與皇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據西北大學歷史系教授張永祿介紹,卧龍巷雖然形成於明代,但是,它的得名卻要追溯到唐代。唐代時,卧龍巷這個位置橫跨了勝業坊和隆慶坊兩個坊里,本來是老百姓居住之地。到了武則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臨淄郡王李隆基和他的兄弟們來到長安,被賜宅居住在隆慶坊一帶。
後來,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即帝位。隆慶坊避諱改名為興慶坊。而李隆基登基前的王宅所在地理所當然成為"龍潛"之地,這一帶便開始有了"龍"的說法。
如今的卧龍巷
卧龍巷這條老巷現在仍舊是居民區,這裡環境清幽,綠蔭環繞,走過時讓人心情愉悅。道路兩旁大樹參天,粗壯的樹榦筆直而立,樹冠高大,像巨傘一般在空中交錯掩映。雖然這裡的行道樹以法國梧桐居多,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巷子中部路南那棵千年古槐。
這棵古槐早已走過1100多個春秋,是西安市受保護的古樹名木之一,編號"0029"。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每當初一、十五等特殊的日子,有人還在古槐樹的樹枝上掛上紅布條、紅綢緞,在繁茂的枝葉下許願、祈福。
古槐樹根部分,被圍在一個近一米高的水泥護墩里。樹榦看上去需三人合抱,有些枯朽中空,不過枝幹仍蒼勁有力,樹葉繁盛茂密。古槐對面,有兩棵直徑五六十厘米的高大椿樹,它們在這裡最少也有100多年了。
在卧龍巷,只需稍作觀察,就能發現絲絲古韻。有的人家門前存有圖案精緻的小石墩,有的人家進出要邁過二十厘米高的木門檻,還有保留著明清時期建築風格的平房院落,門頭上灰色的磚瓦房檐兩角上翹。卧龍巷也便在這不經意間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中,透露出古樸的氣質。
想要了解古城西安的歷史,看過著名景點是遠遠不夠的,許多的歷史文化還隱藏在老街老巷裡,在這裡保留了最原始最純粹的秦風韻味。它們就像是一塊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你去了解去探尋。
※李隆基生母竇德妃宮廷一生悲涼,連家族其後也受牽連
※李隆基與楊玉環生死戀之謎,就算放在現代社會也很難讓人理解
TAG:唐玄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