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藏五代十國瓷器
五代十國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非常動蕩的時期,在唐朝滅亡後,在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五個朝代和格局在江南、嶺南的十幾個政權。五代與十國並存,但各國存在時間長短不一,如吳越,割據於唐亡以前,直到五代結束後才為北宋所滅。五代十國時期江南一帶相對比較安定,北方人難逃,促進了相互交融、互通有無的局面。在陶瓷的燒制方面,動蕩的時局窯口數量略有減少,但相對唐朝的瓷器質量有了進一步提高。
在五代十國的時期主要燒制瓷器的窯口有越窯、耀州窯和定窯。生產的瓷器主要是青瓷。這一時期的胎釉、器型、紋飾等都與唐代風格有著繼承和變革的血脈聯繫。
定窯在唐代時期就是比較著名的窯口了,專燒白釉、黃釉瓷,但到了北宋才發展繁盛。定窯是在唐朝後期,到五代時期燒制的瓷器還是粗糙簡單,器型比較少,以碗為主,屬於想精細瓷器過渡的階段。在五代的中後期,定窯所燒制的白瓷有了本質性的提升,所燒的器物不再施化妝土,胎、釉呈現出精、白薄的特徵。有些器物的白度甚至超過了邢窯的細白瓷器。
定窯白釉刻劃花蓮瓣紋「官」字款蓋罐
定窯白釉刻劃花蓮瓣紋「官」字款蓋罐,五代,高6.7cm,口徑5cm,足徑4.9cm。
這件蓋罐罐斂口,鼓腹,圈足,頂帶鈕蓋。通體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外壁及蓋面刻劃蓮瓣紋,底有「官」字刻款。五代時期,定窯白瓷造型比晚唐增多,製作也更加精緻,並開始出現簡單的刻劃花紋。刻花和劃花是在半乾的坯體表面分別以竹、木、鐵質的刀具或錐子、篦子,雕刻或淺划出圖案花紋,然後再施釉裝燒。就裝飾效果而言,刻花常見一側深一側淺的刀鋒,立體感較強;劃花線條纖細,婉轉流暢。刻花與劃花常結合使用,以刻花表現圖案輪廓,再用劃花描繪細部,稱刻劃花。此罐紋飾簡練明快,是定窯刻劃花裝飾發展初期的代表。
定窯白釉刻「官」字款水丞
定窯白釉刻「官」字款水丞,五代,高6.4cm,口徑5cm,足徑3.5cm。
水丞斂口,器身圓鼓,圈足,外底刻行書「官」字款,胎體輕薄,細膩堅緻,通體內外施白釉。
「官」字款為刻劃款,書體有行、楷、草數種,以行書為多,主要見於晚唐至北宋時的白瓷上。此類器越窯、耀州窯、邢窯和定窯遺址均有出土。瓷器上的「官」應是「官樣」之意,即是一種押記,表明是官府訂燒之意。
定窯白釉穿帶瓜棱壺
定窯白釉穿帶瓜棱壺,五代,高23.5cm,口徑7.6cm,足徑10.1cm。
壺盤口,短頸,溜肩,鼓腹,肩部和近底處均對稱置有雙系。腹部四面凹進,呈瓜棱狀。圈足外撇。通體施白釉,釉質瑩潤。
定窯白釉刻「易定」銘碗
定窯白釉刻「易定」銘碗,五代,高6.8cm,口徑19.8cm,足徑7.3 cm。
碗敞口,尖唇,腹斜收,圈足。胎體較薄,胎質細白,內外施白釉,釉面瑩潤。外底刻「易定」二字。
傳世定窯瓷碗刻「易定」二字的有兩件,碗形狀相同,大小相若,胎體厚薄也基本一致,早年出於同一墓中。銘文似出自一人之手,字體瘦勁,筆畫有力,時代屬於五代後期。
定窯白釉「官」字款碗
定窯白釉「官」字款碗,五代,高6.6cm,口徑17cm,足徑6cm。
碗敞口,斜壁,圈足。胎體輕薄。碗里外及圈足內均施白釉,釉色純正。足中心刻劃「官」字。
此碗是五代時期河北曲陽定窯產品,屬同一時代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據考證,晚唐至北宋定窯瓷器銘款中以刻劃「官」和「新官」者居多,僅1985年陝西西安北郊火燒壁出土晚唐定窯「官」字款白瓷就達33件之多。1969年河北定縣靜志寺真身舍利塔基和凈眾院舍利塔基也曾出土17件北宋定窯刻劃「官」和「新官」款的瓷器。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也有數件「官」字款定窯瓷器收藏,主要是盤、碗、水丞、罐等器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所見國內外收藏的署「官」字款的定窯瓷器大約有80件左右。過去曾有學者認為這些署「官」字款的瓷器中有一部分是遼代官窯的產品,但是,自從河北定縣兩座塔基出土大批「官」字款瓷器後,學術界基本統一了觀點,即認為「官」字款白瓷均為定窯產品。當年定窯部分作坊被皇室或官府徵用後,為防止與民用器物相混淆,特刻劃」官」字,以示區別。與同時期不署款定窯瓷器相比較,這些「官」字款器製作工藝都相當精細,屬於精品,已達到宮廷用瓷的標準。
越窯燒制的青瓷是五代時期最著名的窯口,位於五代吳越國的境內,作為「秘色瓷」的青瓷已經成為吳越國錢氏的一大特產,具有了「官窯」的性質。作為小國,為了生存,吳越國當時不得不向大國納貢稱臣,進貢的物品中除珍寶外,常有數量很大的越窯「秘色瓷」,而且一次就達幾萬件、十幾萬件之多。
關於秘色瓷的「秘色」有兩種解釋:一是指釉色。晚唐陸龜蒙的《秘色越器》詩云:「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可見秘色瓷的釉色是「千峰翠」色,即「峰翠」色或翠色。而從見到的所謂秘色瓷來看,其胎質呈灰白色,釉質如脂似玉,清澈碧綠,造型典雅、凝重,表現出製造者較高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創造才能。二是指性質。宋人對秘色瓷的注釋是:「吳越秘色瓷,越州燒制,為供奉之物,故云秘色。」即認為吳越國的青瓷專供朝廷使用,百姓不得沾邊。
吳越國都城杭州和吳越國君錢氏家族及重臣的墓中,都出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秘色瓷。這些秘色瓷製作精細、胎土細膩、呈淡灰或灰色;眙壁較薄,口沿處更薄;造型規整、稜角分明、輕靈端莊;通體施釉,胎釉結合好;施黃色和青綠釉,以蜜黃色為主;稍後的以青釉為主,呈半透明狀。
五代瓷器的裝飾也以越窯為代表,集中了以前的各種方法並加以發展。裝飾題材有:矯健的各式蟠龍,翱翔天空的鶴、鳳,花叢中比翼雙飛的鸚鵡以及錢塘江洶湧的潮水等。刻畫人物的也很多,輪廓勾勒都很準確,線條流暢生動。蓮花瓣裝飾也異常豐富,有十多種不同形式與不同刻法 吳越錢氏降宋後,越窯的興盛時期隨之告一段落,以後逐漸走上了衰微的道路。
越窯青釉刻蓮花紋盒
越窯青釉刻蓮花紋盒,五代,通高4.8cm,口徑8.8cm,足徑5.4cm。
盒直口,外撇圈足。盒蓋面坦平,直口。蓋面刻花,中心為一蓮蓬,外環蓮瓣一周,蓋邊與盒底中腰各有弦紋一道,盒裡外及足內滿釉,釉呈青黃色。
五代時期的越窯青瓷質地細膩,胎體輕薄,釉面光滑,造型趨於秀美,刻花技法更加成熟。這件越窯刻花盒為五代時的瓷器精品,器物施滿釉,釉薄而勻,明顯與唐代越窯不同。五代時期,更多地注重花紋裝飾,刻花、印花、劃花技術發展到了高度成熟的階段。裝飾題材進一步拓寬,人物、鳥獸、花草一應俱全,其蓮瓣紋是越窯瓷器裝飾中最有代表性的紋飾,蓮瓣寬厚肥碩,有的花瓣中還有脈絡,花瓣層次重疊者居多,單層者較少。此盒所刻蓮瓣線條圓潤,刀工犀利,技藝嫻熟,富有真實感,顯示出越窯裝飾的發展與成熟。
越窯鳥式杯
越窯鳥式杯,五代,高5.8cm,口徑7.3cm,足徑4.9cm。
鳥式杯仿漢代銅器式樣,敞口微斂,弧壁漸收,高圈足外撇。杯外壁貼塑一飛鳥,頭部高出杯口,伸展雙翅,相對處飾鳥尾為柄。內外均施青釉,釉色青綠微閃黃色,釉面有細小的開片紋。鳥身刻劃線紋、圓點紋,鳥尾劃直線紋。
越窯為我國燒瓷歷史最早的瓷窯之一。窯址在浙江餘姚、慈溪一帶。唐代屬越州管轄,故稱越窯。越窯始自東漢,至唐、五代時是其鼎盛時期,主要燒造青瓷,並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成為南方著名的青瓷窯。所燒器物造型豐富,紋樣端莊秀麗,胎質細膩,釉色青中微帶黃色,釉質滋潤肥厚,如冰似玉,唐代著名詩人陸蒙曾讚譽道:「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此杯造型新穎別緻,所飾鳥兒栩栩如生,既是一件實用器皿,又是一件可供觀賞的藝術品,其獨到的審美意境耐人尋味。同類器物在浙江省博物館也有收藏。
越窯青釉執壺
越窯青釉執壺,五代,高19.7cm,口徑9.7cm,足徑7.6cm。
壺撇口,短頸,溜肩,長圓形五瓣瓜棱腹,淺圈足。壺身一側置彎流,另一側置連於口、肩之間的曲柄,肩部置對稱豎系。壺內外及足內滿施青釉,釉面開細碎片紋,壺流根部積釉處產生窯變現象。
經對唐、五代墓出土陶瓷執壺進行對比研究後發現,與唐代執壺相比,五代執壺的構造更趨合理,特別是壺流明顯加長,便於實用,這件青釉執壺就是最好的例證。
這些瓷器算是五代十國時期的經典瓷器,去北京故宮的小夥伴也未必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