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男人只動了動手指,就讓希特勒延壽一年,又致隆美爾於死地

這個男人只動了動手指,就讓希特勒延壽一年,又致隆美爾於死地

其實在希特勒和納粹黨,掌握國家最高權力之後,德國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在後世看來,有一群人,可被稱為「有識之士」。他們長期密謀推翻希特勒統治,甚至暗殺其本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的情況可以說是內外交困。在這些反對派看來,除掉希特勒,變得越發刻不容緩。

既然希特勒眼看要失敗,為什麼還要非殺他不可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從斯大林格勒會戰開始,在東線戰場上,希特勒屢屢犯下致命錯誤,讓德軍蒙受重大損失。希特勒的軍事指揮能力,已經不被人們所信任。在他們看來,不除掉希特勒,德軍的頹勢不可能得到改觀。

更為重要的是,到了1943年,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納粹德國已經不可能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反對派認為,此時最重要的,已經不在戰局如何,而是如何通過外交努力,讓德國獲得一個盡量體面的停戰。但希特勒本人,還是固執的堅信德國可以取勝,他拒絕接受一切和談。

其實希特勒本人明白,他這麼多年,乾的壞事實在是太多了。不論以任何形式與盟軍停戰,他本人都必將成為戰犯,逃不了一死的命運。他唯有死拼到底。也就是說,只要希特勒還是德國的最高統帥,和談就永遠沒有可能。等待德國的最終命運,只有無條件投降。

希特勒

在反對派看來,越早除掉希特勒,手上能與盟國談判的籌碼越多。如果到了兵臨城下,那還有什麼可談的?所以他們在1943年到1944年,多次策劃謀殺希特勒的行動。但是想刺殺希特勒,當然沒有那麼容易。警備森嚴自不用說,更令他們撓頭的是,希特勒為了防止他人的刺殺,經常突然的改變行程計劃。本來有幾次可能成功的行動,也都因此功敗垂成。

其實反對派們之所以未見寸功,另一個原因是缺乏有力的領導者。在我看來,德國人確實執行力強,行事嚴謹;但另一方面,他們也極度缺乏自主性和應變能力。在有英明領導的情況下,他們可以高效的執行計劃;但是如果沒有這樣一個人物,他們通常會陷入不知所措的窘境。反對派高層內,雖然有數名軍方高級將領,但大多只是負責治安和後期的幕僚,能力魄力有限。而這一切,在1944年有所轉變,因為一名德軍上校,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克勞斯·馮·施道芬貝格上校,本是一名裝甲師的指揮官。在北非戰場,被盟軍空襲打成傷殘,不能繼續在前線服役。於是回到後方,在希特勒的最高決策層,任職一名參謀。他認同反對派的理念,又有機會近距離的接觸到希特勒。而更為重要的是,施道芬貝格上校與那幾名優柔寡斷的將軍不同,他行事果斷有魄力,很快成為刺殺行動的實際最高決策人。

克勞斯·馮·施道芬貝格上校

1944年7月20日,刺殺希特勒的時機終於到了。這一天,希特勒在狼堡的最高指揮部召集會議,施道芬貝格在公文包內,隨身攜帶著一枚定時炸彈。在會議中,他將炸彈放置在會議室內,並在離爆炸還有幾分鐘的時候,離開了會議室。

炸彈順利爆炸,本來希特勒是難逃一劫。但幾件機緣巧合的偶然事件,讓他只是受了些輕傷。通常希特勒的軍事會議,為了防止盟軍的轟炸,都是在地堡中召開。但是這一天的天氣,實在太過炎熱,會議臨時改在地面的會議室里,並且幾扇窗戶都打開著。要知道炸彈這個東西,殺傷靠的是衝擊力,如果是在地堡中,衝擊力無處釋放,那麼在場的所有成員都難逃一死。但是因為開了幾扇窗戶,又是在密封性差的地面建築中,其威力就大打折扣。

第二,施道芬貝格所使用的定時炸彈,如果用手錶計時,其滴滴答答的聲音,難免會引起懷疑。於是刺殺集團採用的炸彈,是靠化學延遲計時的。這種炸彈一旦安裝,到了規定時間,必然會爆炸。所以只有在確定要使用的時候,才能把它組裝完成。施道芬貝格得知會議消息的時候,只留有幾分鐘的時間。再加上他本身又是一個傷殘人,動作不便,所以原計劃使用兩顆炸彈,最終只安裝了一顆。

最具戲劇性的是,施道芬貝格上校在會議室內,本來把裝有定時炸彈的皮包,放在會議桌下,離希特勒很近的一個桌腿處,與希特勒之間沒有障礙。這個桌腿不但寬大而且厚實,在施道芬貝格離開會議室後,另一不知名的上校,覺得這個公文包很是礙事,於是順手把它提起來,放在了桌腿的背面。就是因為隔著這麼一塊厚桌板,讓希特勒撿回一條命。這名施舉手之勞,救了希特勒的上校,卻在爆炸中當場死亡。

這次行動失敗的後果可想而知。大批德國軍官遭到逮捕、審訊,處決。施道芬貝格上校自然不能倖免。而在納粹黨的嚴酷審問之下,又得到一個震撼事實:威名赫赫的埃爾溫·隆美爾元帥,也是刺殺集團的成員之一。

隆美爾和希特勒

其實隆美爾在很早,就對希特勒失去了信心。他也認同刺殺希特勒的行動,並在反對派內,成為當之無愧的領袖。按照原本計劃,在刺殺希特勒之後,隆美爾是繼任德國最高領袖的不二人選。但是在1944年7月17日,也就是行動的三天前,隆美爾遇到盟軍空襲,身受重傷。所以沒有領導參與這次行動。如果有他在柏林總部指揮政變,施道芬貝格上校只需負責刺殺行動,那麼希特勒的生死還很難說。

雖然沒有直接參与,但是隆美爾也不可能保得性命。因為他的名聲實在是太大,又在德國民眾內部享有極高威望,如果被公眾知道,這樣一名元帥,也參與了暗殺希特勒的行動,難免會引起十分負面的影響。希特勒最終命令隆美爾自殺,而對外的宣傳,把他的死定為病逝。

可以說,這一次震撼世界的大事件,是由兩名地位低下的上校主導的。假如當時,沒有那名上校的多餘之舉,希特勒大約的確會死。不過即便如此,這次政變就會成功嗎?以我的觀點恐怕也未必,要知道在當時的納粹德國,民眾普遍還是對希特勒信任、崇拜有加。即使在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絕大部分德國民眾,也把歷史上這次刺殺行動視為叛國。直到2004年,德國總理才勉強稱這些反對派為英雄,認同他們的行動是正義的。而在1944年,他們的政變恐怕無論如何,也很難取得德國民眾和軍隊的支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人反省確實是反省了,道歉也是道歉了多次。但是我們實事求是的講,德國人這反省,到底是因為他們發動的戰爭,給世界其他人民帶來的災難呢;還是因為希特勒的失敗,致使德國本國人民遭受到痛苦?如果當年希特勒真的橫掃歐洲,取得了二戰的勝利,幾十年後的德國人,還會站在人性的立場,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嗎?

這個問題,就留給諸位自行判斷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涯子說史 的精彩文章:

三國的名將,真能騎馬作戰?劉備解開這個謎
《三國機密》馬天宇化身漢獻帝,如果回到三國,你想成為誰?

TAG:無涯子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