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話說書法教育:傳播書法知識、培養書法人才、振興書法藝術

話說書法教育:傳播書法知識、培養書法人才、振興書法藝術

書法教育包括書法教育實踐和書法教育理論兩種形態,兩者之間的關係是源與流的關係,前者是源,後者是流。

我國當代的書法教育,以「文革」結束(即1977年)為界,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由於受政治思潮的影響,書法教育倍遭冷落;後期,隨著全民族文化的復興,書法教育迅速開展起來。因此,這前後兩期,又可以稱作「冷、熱」兩期。

啟功書法作品:學而知之

從1949年到1966年,書法教學研究只是在高層次少數人中進行著,一些在中國現代書法史能有一席之地的書家,憑著自己對書法藝術的珍愛和使書法藝術後繼有人的責任感,面對社會上書法愛好者的登門求教,他們熱心指導,傳授技藝,並結合教學進行一些書法理論研究,如沈尹默、潘伯鷹、鄧散木等一代名師,都是一面在民間從事小規模的書法教學活動,一面以個人為主體作些書法理論探討。沈尹默的《書法論》、《二王法書管窺》、《歷代名家學書經驗談輯要釋義》,潘伯鷹的《中國書法簡論》等,都是當時極有份量的書法教育理論方面的傑作。

文師華書法作品:上善若水

1962年,浙江美術學院院長潘天壽先生在文化部召開的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教材會議上率先建議:「現在中小學還不能開設書法課,但應在少數高等院校中開設書法專業,以培養書法人材。」他指出:「書法篆刻藝術是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必須繼承。要搶救遺產,如果現在不抓書法教育,就會出現後繼無人的情況。」這個建議得到了與會者們的熱烈贊同和積極支持,並引起了文化部的重視。文化部把創辦書法專業的任務交給了浙江美院。這一舉措,應該說是當代書法教育走向正軌的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好景不長,很快就受到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衝擊和破壞。

1966-1976年「文革」期間,中國傳統文化遭受空前浩劫,書法藝術這朵民族藝術的奇葩也在劫難逃,書法家們被視為改造的對象,書法只是以「大字報」這種變態的形式存在著,書法教學研究更是一片空白。各門藝術都陷入「斷層」的險境,書法也不例外。

啟功書法作品:業精於勤

1977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大地回春,中國一切藝術和藝術家在經歷了一場浩劫之後重新蘇醒過來,書法教育也迅速恢復。為適應書法家和廣大書法愛好者的需要,上海書畫出版社在1979、1980年先後出版了《歷代書法論文選》、《現代書法論文選》兩部輯錄式的書法理論著作,對書法教育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歷史進入80年代後,中華大地迅速出現了群眾性的書法熱潮。書法教育這一重大課題也一步步推到議事日程上來,成為當代書法熱潮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從以下兩個方面可以看出:

文師華書法作品:黃山谷詩句

其一,多層次的書法教育學科的形成。1980年代以後,對青少年的書法教育在全國各地普遍展開。對中老年的業餘書法教育也受到社會的重視,而更令人高興的是一些正規的大學設置了書法專業。書法教學的形式分為函授和全日制兩種。

函授教育覆蓋面廣,是普及書法知識的重要途徑,1982年,無錫創辦了書法藝術專科學校,函授學員遍及30個省市和港澳地區以及海外,影響很大。

啟功書法作品:題贈

1985年5月,北京創設了「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先後組織40餘名專家、教授,編寫教材31種,製作錄像帶23部,學生以10萬計,遍及神州大地,包括各個年齡層次。學員有幹部、工人、農民、士兵、知識分子、在校學生等等。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總校設在北京,分校設在各省(市、自治區),各地(市)乃至縣(市),計200餘所。中央電視台和各省市電視台還設有書法函授的專題節目。這樣,便形成了一個由北京到全國各地的書法函授教育的網路格局,對傳播書法知識、培養書法人才、振興書法藝術起到了巨大作用。現在活躍在書壇上的相當一部分中青年書法家,都是書畫函授大學培養出來的。

如果說函授大學是培養書法人才的廣闊天地,那麼,全日制的書法專業,則是培養書法人才的「重鎮」。中央美術學院於1979年成立了書法藝術研究室,正式招收書法專業本科生。浙江美術學院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就創辦了書法專科班,1979年招收第一批書法研究生5人,1981年招收書法留學生。

文師華書法作品張家界紀游

1987年以後,西南師大、南京師大、天津大學、南京藝術學院等也相繼設立了書法碩士點。首都師範大學(原北京師院)在1985年創設了書法專科,接著招收本科生、碩士研究生。1995年設立了中國第一個書法博士點,在書法學科建設中完成了寶塔尖這一層次。至此,書法專業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系列。特別是碩士、博士這兩個層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既有創作實力又有研究潛力的高檔次的書法人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已成為當今書壇的中堅力量。

其二,書法教育理論研究的全面拓展。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豐富多樣的書法教育實踐活動,對書法教育理論研究的起步和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80年代初,中國書法家協會設立了書法教育委員會,80年代末,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研究會宣告成立,這是兩個全國性的以書法教育為宗旨的學術團體。

研究團體的成立,改變了以往散兵游勇的研究狀態,為書法教育科研活動提供了機會。例如:自1988年以來,書法教育研究會先後主持召開了3次全國書法教育理論研討會和一次國際書法教育理論研討會,共交流學術論文150篇,有力地發揮了科研對教學實踐的指導作用,回答了中小學書法教育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為書法教育的普及和發展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啟功書法作品:短句

隨著書法教育科研活動的展開,書法教育專業報刊也適時而生,國內的幾家報紙如《書法報》、《中國書畫報》、《書法導報》、《青少年書法報》都開設了書法教育的欄目;還有幾家書法專業雜誌如《中國書法》、《書法研究》、《書法》、《書法之友》、《書法藝術》、《書法賞析》等,也都關注書法教育理論,發表了許多書法教育論文,為書法教育研究提供了學術陣地。

合而言之,多層次的書法學科體系的形成和書法教育理論研究的全面拓展,為培養優秀的書法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科學的教學方法,為書法藝術的發展奠定了人才方面的基礎,它預示著中國書法界的未來將會人才輩出,欣欣向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迪谷 的精彩文章:

書法史上美談二則:王僧虔與帝王比試書法,蕭子云百萬金潤筆
書法中和之美:貴和尚中,重在筆法節制、協調與平衡

TAG:元迪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