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戀愛中的騙子》:孤獨,就是你和別人的情緒,不在同一個頻率

《戀愛中的騙子》:孤獨,就是你和別人的情緒,不在同一個頻率

《戀愛中的騙子》:孤獨,就是你和別人的情緒,不在同一個頻率。

一個作家寫什麼往往和他本人的生活經歷很有關係,孤獨者寫孤獨,勝利者歌頌勝利,失敗者為失敗做註解,因為切身,往往有獨到之處。理查德·耶茨的小說集《戀愛中的騙子》,就圍繞一個主題而寫———失意的人和失敗的人生。

耶茨本人,就是一個典型的失敗者,不僅生前籍籍無名,死後也沒有逆勢反彈贏得身後名。三歲時父母就離婚了,弄得小耶茨缺少家庭關懷;長大後參軍染上肺病被退伍,缺少組織關心;寫了很多作品發表相當困難,更別說稿費了,沒有多少粉絲鍾愛;干過寫作槍手,甚至還做過一段編劇工作,可惜缺少慧眼識英才;據說還進過精神病院,看來壓力的確很大。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耶茨沒有放棄寫作,在近乎絕望的困頓生活中,依舊蝸居在簡陋的房子里,一個人敲打著破舊的打字機,喝著廉價的啤酒和咖啡,叼著香煙屁股,與蟑螂為伍,將失敗進行到底,至死不渝,也是一種勇氣和性格。窮困或者發達,本來總有概率,所謂河東河西輪流來,但在耶茨身上幾乎就是一個詛咒,幸運的輪盤就沒在他這兒停過哪怕一下。失敗、焦慮成為他作品中的關鍵詞和標籤,也一點都不奇怪。你不能期望他混得這麼差還去歌頌生活的偉大和光明以及讚美愛情,那太不厚道。

小說集《戀愛中的騙子》基本屬於失落路數,失敗的藝術家、單身母親、脆弱的婚姻和情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寫的也是普通人的孤獨、失落與絕望,連耶茨自己都說:「如果我的作品有什麼主題的話,我想只有簡單一個:人都是孤獨的,沒有人逃脫得了,這就是他們的悲劇所在。」這不僅是人們的悲劇所在,恐怕也是作者耶茨的悲劇所在。

書中有幾篇小說值得一說,《哦,約瑟夫,我很累》、《戀愛中的騙子》和《告別薩莉》,第一篇寫藝術家媽媽,四十一歲的年紀,青春易逝,什麼都拿不出手,沒有值得驕傲的作品,甚至連工作機會都不多,崇尚貴族,但顯然貴族並沒有理會她。婚姻失敗,藝術失敗,如此絕望,讓人幾乎看不到希望,但生活還得繼續。行文中泛著心酸和落寞,瀰漫著憂鬱,似有當年郁達夫的挫敗感。《戀愛中的騙子》寫遭遇婚姻危機的男人,與一個妓女產生了感情,以為獲得出口,無非也就是相互慰藉,後來由於性格的不同導致口角不斷,加上妓女喜歡撒撒小謊,讓男人充滿不確定感,對婚姻的美好期待也逐漸降落為世俗的生活。

關於生活的困頓,小說中常出現一個詞語——廉價,比如《戀愛中的騙子》寫妓女時候就提到她的內衣很廉價,至於《告別薩莉》一篇中,也出現了這個詞。他們渴望過上好的生活,他們並不在困頓和貧窮中自娛自樂,他們有抱怨,也有下層人對上層人物的窺探。儘管作者耶茨是一個高尚的人,但這並不意味著小說里的人物同樣高尚,很庸俗,和我們一樣,談不上堅守理想,談不上對愛情有忠貞,無論是《戀愛中的騙子》,還是《告別薩莉》,都不是愛情小說,甚至談不上逢場作戲,都不過是無聊時間下的遊戲而已。妥協,乏味,最後選擇回歸。廉價的衣物,折射出的儘管是不如意的生活,但同時也在述說一種生活態度。

耶茨的這些關注小人物尷尬生活的小說,讓我想起國內的一些作品,比如早些年前的新現實主義代表作的《一地雞毛》,誰還有印象么?以及池莉和方芳的一些作品,也多是展現人的困境和失意狀態,包括蘇童先生的一些短篇小說也有相似的主題,只是沒有耶茨表現得這般徹底,但在寫作技巧上,不會比耶茨寫得差,只是外版書的熱潮常常讓人忽略這一點,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

《戀愛中的騙子》沒有真的愛情,算是反映了美國人所謂當代精神的困境,你我也無法切身體會。不像耶茨的另一本《十一種孤獨》,有一些話語是普適的,直動人心,比如耶茨這樣解釋孤獨:我想所謂孤獨,就是你面對的那個人,他的情緒和你自己的情緒,不在同一個頻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的精彩文章:

《命若琴弦》:生命本身是無意義的,你賦予它什麼意義它就是什麼意義
《音容劫》:鬼派武俠第一人陳青雲,漂泊半生回故里名動家鄉

TAG:實話實說真的很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