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面臨史上最坑人的選擇題,但最後選擇的結果足見她的殺伐決斷
有一出古子老戲叫《嚴蘭貞盤夫》,講述得是嚴嵩孫女嚴蘭貞得知親夫是朝廷欽犯曾榮,而曾家正是被嚴家所害,曾榮立志為父報仇。嚴蘭貞在選擇親夫與嚴家之間左右為難,如果她將實情稟報祖父,親夫就會沒命;反之,則一旦日後曾榮得勢,嚴家就會遭難。嚴蘭貞權衡利弊,最終選擇親夫。
且不說對與錯,這種無法選擇的選擇題本來就是坑人的,無論怎麼選擇,都會有負面效果,但世上很多事就是沒得選擇。
今天要講到的這位女子也面臨嚴蘭貞同樣的尷尬,她就是春秋時期鄭國權臣祭足的女兒雍姬。成語「人盡可夫」的原創者。
雍姬嫁給鄭厲公的表弟雍糾,當時鄭厲公利用宋國為強大後盾從哥哥鄭昭公手中奪得了君位,但雍姬的父親祭足把持朝政,使鄭厲公深為不滿,為了儘快除掉這個心頭之患,決定派人幹掉祭足。
宋厲公想到了自己的表弟雍糾,於是派他去刺殺祭足,雍糾對殺自己岳父一事雖然感到震驚,但鄭厲公許他事成之後接替祭足之位,權力與親情之間,親情往往不值錢,雍糾自然選擇前則。雍糾決定約祭足去郊外飲酒,然後趁機刺殺。可能雍糾這個人並不是干大事的料,行事不夠沉穩,不知怎麼回事,被精明能幹的妻子雍姬給看出來了。
於是雍姬被這道沒有結果的選擇題難住了,時間緊迫,她左右為難。不過她還不算笨,跑到母親那裡,讓母親來幫他參考。《左傳》記載:(雍姬)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母親給出了確切的答案:父親只有一個,而丈夫,天下男人都可以成為丈夫。雍姬立刻恍然大悟,於是跑到父親那裡,將雍糾郊外宴請的事告之於他,並暗示雍糾的不詭之舉。祭足很快想到了其中有詐,於是將計就計,雍糾的計劃還沒實施,祭足已經先下手為強,殺了雍糾。
雍姬也因為「人盡可夫」而受到世人的唾棄。
其實當初雍姬問母親「父與夫孰親?」這個問題時,母親是僅僅圍繞這個「親」字上的血緣關係加以對比而已,她並不知情女兒問這個問題是站在怎樣的立場,所以作出了「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的回答,其實單純從一個「親」字上來講,母親的回答是很貼合實際的。
而雍姬當即立斷,很快從中作出選擇,並第一時間通知父親,足見其殺伐決斷,果敢幹煉的個性。因為她在問母親這個問題之前,早已明白這是個沒有結果的選擇題,無論她如何選擇,都會遭致世人的唾棄,但她必須作出選擇,容不得自己多作考慮。很顯然,雍姬之所以問母親關於「孰親」的問題,只是想在心理上獲得一絲寬慰罷了。從現代心理學上來講,這是責任分擔效應。
至於後世關於「人盡可夫」的理解,其實已嚴重偏離它的本意了。這好比男女吵架,女人罵男人「你們男人沒一個好東西」的道理一樣。雖然乍一聽罵盡了天下男人,但實際上指的是一定範疇內的男人。人心可夫,看似人人可以成為丈夫,但自然是適合自己的可作為丈夫。所以在看待任何事情,要避免斷章取義。
文/堰風
他是鄭國大權臣,輔佐過五位國君,一生功過參半爭議不斷
他的君位來路不正,卻為整個春秋戰國創造了無數個「第一」
※六歲的楚堵敖為什麼非要對四歲的弟弟趕盡殺絕?
※他是鄭國大權臣,輔佐過五位國君,一生功過參半爭議不斷
TAG:堰風來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