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毛澤東的母親文七妹

毛澤東的母親文七妹

疾革尚呼兒,無限關懷,萬端遺恨皆須補。

長生新學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處尋。

1919年10月8日,毛澤東在這一天為紀念母親而寫下靈聯兩幅。表達母親對他的養育之恩和他對母親的感激之情。《詩經》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在一個家庭中,人常常把父親比作堅實厚重的大山,有愛藏於心。把母親比作涓涓細流,時刻給予溫暖關懷。世間萬物皆如此。走進偉人的世界,窺探傳奇的人生。

俗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後面一定有一位教導有方的母親在背後默默付出」(當然也可以說妻子)。領袖毛澤東背後同樣也有著一位將優秀傳統文化匯聚於一身的母親。她是來自於湘西的一位農民家庭,文七妹,一位勤勞善良、品德高尚的農村婦女。由於祖輩們一生辛勞節儉,讓這種農家優秀的文化潛移默化影響後代並且在文七妹這一代發揚光大。

(文七妹圖片)

因為舊時農村女子不興起名字,文七妹在家排行老七,故稱七妹。她中等身材,眉清目秀、端莊秀麗、剪水雙瞳,圓圓的臉蛋。少年毛澤東長相與母親極其相似,臉蛋偏圓。

在13歲那年與毛順生訂婚,18歲嫁入毛家。婚後生下兩子,因諸多原因皆在不久之後夭折。在1893年12月又生下毛澤東,因有前車之鑒,其母多方燒香拜佛,求神庇佑,為此天天吃「觀音齋」。因後山有一觀音廟,為保平安,文七妹帶著毛澤東來叩拜神靈,拜石頭為乾娘,寄名石頭,容易養活之意。因家中排行老三,亦稱「石三伢子」。

文七妹自幼性情溫厚,在家撫養兒輩,操持家務,白天種菜鋤地,夜晚縫補衣物,地里農活樣樣精通。事事安排的有條不紊。毛順生能夠在生意中有所成就,離不開她在家中的操勞持家。幼年在母親的帶領下毛澤東也十分信佛,只是在後來上了幾年私塾之後,慢慢懷疑起來。母親虔誠的信佛也是因為農村女子不允許上學獲取知識,除了佛祖她也不知道該信什麼?一次毛澤東對佛祖的「褻瀆」讓她又驚又恐,一直在佛祖面前作揖求神寬恕。毛澤東的母親和父親性格像在「兩極」之地,相差甚遠。但由於母親的寬容謙讓,讓這個「派系」十分嚴重的家庭緩和溫順許多。在家中,她不僅要時常溫順丈夫的粗暴、專橫,而且時常私下寬慰倔強調皮的兒子,成為父子中間的「潤滑劑」。

一次在飯桌上毛順生讓兒子給遠道而來的米商斟酒,想在客人面前炫耀一下自己在家中的霸主地位,結果兒子的言語讓他怒火中燒。毛澤東說:酒肉朋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要斟自己斟。父親頓時雷霆大怒,放下筷子就要動手,好在被母親眼疾手快給攔了下來並語重心長說:石三已經長大了,他有自己的想法,不要硬逼著他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說完,她連忙給客人賠不是,並親自為其斟酒,方才有所緩和。在私下裡,她又不厭其煩的開導兒子,要學會孝順父親,講述父親的種種善舉和養家的不易。在1936年毛澤東和斯諾的談話中講到,我母親主張間接打擊的方針,凡是以強硬的態度對父親她都是反對的。

饑荒年裡,逃難的鄉親多如流雲。文七妹每次會提前準備許多食物去接濟路上的逃難者。村裡老人沒有飯吃她每次總會背著毛順生給老人悄悄送米。這樣經年累月的善舉影響了毛澤東的一生。以至於在青年時期他就立下濟世救民的宏願,為天下勞苦大眾翻身爭取平等的權利而奮鬥一生。1910年秋,毛澤東踏實求學之路,告別家鄉,開始獨立的生活。但是,16年的養育之恩,教育之情卻深深埋在他的心底。

GIF

九年之後,母親因患病不能有效治療而逝世。此時的毛澤東正在投身於革命運動,得到母親病危消息之時,像晴天霹靂。當他星夜兼程到家之時,母親已經入棺兩日。那時,他心如刀割,絕望之情溢於言表。在昏暗的燈光下寫下情深意切的《祭母文》。多年以後,在毛澤東給同學心中這樣稱讚他母親的品德。這世界上有三種人,損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損人的人,損己而利人的人。他說他的母親就是最後一種人。

在1959年毛澤東回到闊別32年的家鄉,在父母的墓前致敬並鞠躬,站立許久。

1976年9月8日的那晚中秋之夜,即將遠離人世的毛澤東又在想什麼?也許是他的父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能不能不啃窩邊草了,都禿了,心裡沒點13數嗎?
春風惹人醉:是真的醉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