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包公孝嫂:這個千古美談是假的

包公孝嫂:這個千古美談是假的

把長嫂當母親孝順的,不是包公,是包公的小兒子

按照我國的傳統,一個正面人物可以是不孝的嗎?答案是:萬萬不可。

今天說說歷史上神一樣的正面人物,包拯。說說他的孝,尤其是他孝敬嫂母的事。

為什麼要拿包公說事,是因為包公在被塑造的過程里,被人們(主要是編戲的)做了手腳,做了善意的歪曲。

包公是孝子嗎?當然是。

據可信的歷史記載,包拯最初考中進士,被授為大理評事(相當於司法部的一個處級調研員),後來又被任命建昌縣的知縣。

因為父母親年紀都大了,包拯辭官不去赴任。後來又得到監和州稅的官職,父母又不想讓他離開(任性),包拯就辭去官職,回家贍養老人。

幾年之後,父母親相繼去世,包拯在二老墓旁蓋起草房,守喪到期滿,還是不想走(也任性),同鄉父老多次動員。過了很久,包拯才聽命赴任,去做天長縣知縣。

這些,在《宋史·包拯傳》里,有據可查。

正史是可信的,根據正史記錄,包公是孝子,是沒有問題的。

事實上,在封建社會裡,孝與不孝不是一個可以做選項的題目,在公眾面前,在場面里,更不用說官場上,不孝是要被人罵,被人彈劾,甚至要被治罪的,無論你主觀意願如何,孝道都是要盡的義務。

只是當中有做做樣子的,有克己盡心唯恐做得不周全的,像包拯,犧牲10年黃金歲月,恪盡孝道,懷抱八斗之才,看著同門在仕途上快馬揚鞭步步高升,也不改與老父老母相伴的初衷,包公的孝,是發自內心的。

倔強的包公在老家盡孝十年,29歲到39歲的黃金歲月就這樣度過了,他正式出山踏上仕途,已經是一個年近40的中年人,起步就比同門晚了很多。

但是,這仍然沒有耽誤他成為一代名臣,可見包公的個人能力!

人們說忠孝不能兩全,有人借口工作忙,連常回家看看都做不到,包拯的事迹,說明一個正直的能臣,可以做到忠孝兩全。

黑臉包公是大孝子。但是,人們覺得還不夠,還要再拔高一下,於是,就有了包公孝敬嫂娘的故事。

戲裡和民間傳說是這樣口徑:包公他爹做了惡夢時包母生下包拯,因此爹爹不待見,加上惡毒的二哥二嫂挑唆,包公竟然被遺棄荒郊,是慈悲的大嫂給撿回來,包公父母早逝,大嫂一手把孤苦伶仃的包公養大,因此包公不忘老嫂恩情,以母待嫂。

京劇劇目《赤桑鎮》《鍘包勉》《包公賠情》都是講包公把貪贓枉法的大侄子包勉大義滅親了,去向包勉的母親、於包拯恩重如山的長嫂賠罪,並發誓像孝敬母親那樣孝敬長嫂,一直到給她送終。

但這樣一來,就與正史衝突了,試想,如果父母早逝、嫂母養大是真的,那麼考中進士不去赴任在家孝敬父母的事豈不就沒有著落了?

與正史衝突,我們當然還是信正史。

所以,孝敬嫂母是假的。

難道編造孝敬嫂母的故事,只是為了給包拯的光輝形象加碼?其實,還有另外一層緣由。

包家真有孝敬嫂母的事,但不是發生在包拯身上,而是在下一代。

包拯老來得子的小兒子包綬,因為包拯生下他不久就離世,沒來得及撫養,是由包拯的大兒媳崔氏養大,真實現實里有包綬孝敬老嫂的佳話,而且崔氏還受了朝廷表彰,立了牌坊。

儘管這麼說來,也算包家很光彩的事,但是,中國人喜歡鑽牛角尖,喜歡推敲,既然真實故事是包拯老來娶妾得子又不及撫養就過世,這故事講開來,就算家風正,包家老嫂和幼弟的形象都完美了,可偉大包拯就不完美了,為啥?

包拯老來娶妾的形象坐實了,跟青天大老爺的高大全形象就有了衝突。於是,編,兒子變老子,孝敬老嫂的不再是包拯兒子,而是包大人自己。

其實,青天歸青天,娶妾歸娶妾,本來各是各論,非要一起扯,於是就有了史實的乖張,追求完美,真是害人。

本來,包拯也是青天,也是孝子,非要再加一條孝嫂,反而弄巧成拙,違背了歷史真實。

就像是奧運會上本來楊沛宜唱得很好聽,就看人家牙不美,非要讓林妙可代她假唱,結果給精美絕倫的一場大戲填了堵,讓人說三道四,好不值!

在那個年代,老來納妾不算美談也不算過失,後人為什麼要替包拯遮這個「羞」?追求高大全,追求完美,結果導致歪曲史實,包拯孝嫂,故事再好聽,也是假的,也不美。

但即使戲是假的,但包公是一個青天,是一個孝子,卻是事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孝之彬彬 的精彩文章:

清明節,本來沒有掃墓的事,也跟孝順沒有關係

TAG:孝之彬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