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雪球個人歷史評論整理第一部分

雪球個人歷史評論整理第一部分

我在讀芒格的窮查理寶典的時候,也在想。為什麼他老人家不把他知道的所有思維模型都在書上列舉出來。詳細介紹每個模型,以及用生活中一些例證來說明呢 ?

後來我想明白了。這種多元思維模型的思想。不是人類大腦的正常思考模式。必須通過自己多鍛煉,平時多運用。才能培養起遇到問題多運用多學科多元模型來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問題和避免犯非理性的錯誤。

即使看過我這份清單。絕大部分的人,只會說好,收藏了。然後就看都不再看一眼了。絕大部分的人,絕不會在現實生活或者股票投資里,去嘗試著運用這些模型去解決問題。更不用說多模型的悖論,更要求自己獨立的判斷採用哪個模型了。運用多元模型,來指導生活。這本身就太「理性了」。不符合人性。人還是喜歡手裡只有一把鎚子。

我本人也遠沒達到熟練運用上面的模型,輕鬆指導現實生活的程度。還要不斷的練*。即使我詳細的介紹每個模型以及舉例子,我擔心反而讀者會固化思維,認為一個模型就能解決我所說的問題。

之所以我說是測試版,就是希望看到的人,能在我這篇之上。進行自己的總結。刪除,修改,更新,增加。怎麼改都行。把它變成自己的,並習慣性的指導自己的人生,那才是真正的吸收了。如果你想培養多元思維,太輕鬆了可不行。共同努力吧。

以合理的價格,買優秀的公司。比以低估的價格,買差公司。實在是好太多了。看巴菲特和芒格的書或者文章,反覆也就是闡述這個問題。個人投資者,資金量不是很大的話。持有3家公司就足夠了。何必糾結反思呢。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我的想法是格力完全沒必要多元化。我心裡最希望的是格力電器能改名為格力空調。然後專註空調一輩子。

格力雖然是我第一重倉股,但在我心裡算還是應該高估減持的品種。做投資就應該重視相反的觀點。每當有人質疑我投資的公司的時候,我都會豎起耳朵聽,反而相同的觀點聽不聽就不那麼著急了。

但這與人性是相反的。當人們考慮自己是否需要改變觀點的時候,往往會努力尋找證據證明自己沒必要這麼做。不信你質疑一家知名公司。即使你有理有據也會招來無端的侮辱謾罵。凡是這樣的人,我一律拉黑,因為他們根本做不好投資,又何必交流呢?最好的結局是虧光錢出局。

雪球只是一個交流的平台,別把它想的太重要了。沒雪球,該成功的照樣成功,該失敗的也註定的。以為在一個交流的論壇里,把人罵死,你的投資就成功了。掩耳盜鈴而已。

格力電器應該改名為格力空調。一個公司應該追逐營收?還是應該追逐利潤率呢?每年我們對任何上市公司的要求都是增長,增長,再增長。規模,規模,再規模。沒幾個人能靜下心想一想,追逐增長和規模,真的就是投資嗎?

今後,格力會犯錯誤,海爾會犯錯誤,美的也會犯錯誤。怪不了CEO,要怪就怪整個社會對公司的評價體系吧。

一個人1000元一噸進紗布,然後運到城市裡900元賣掉。年底一算不賺錢。花諮詢費找專家,專家問他是不是用汽車運紗布?他說:「是的。『 專家說」你運量不夠,明年換個卡車運。」

今天的成功和光環,註定為以後的失敗,埋下了種子。

首先倒貼消費者的行為,不可能長久。

其次,樂視各個產品在其專業領域都不算最優秀的,用戶只是貪便宜的心態,而不是購買的首選。也就是說消費者不會因為是樂視這個品牌的東西而多付錢。現在只是貪圖樂視的倒貼而已。性價比永遠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不賺錢倒貼用戶,口碑和銷量就會起來?我覺得連相關性都不存在。

別動不動就拿智商說事,誰也不是傻子。所以,智商都不低。也許你對樂視這樣燒錢的公司有偏愛。或者你持有樂視的股份。我這麼笑話樂視,你理所當然心裡會不平衡。我們做投資要對自己的錢負責,而不是對哪個公司負責。我喜歡投一筆錢,年年都能給我吐出錢來的公司。我討厭年年都要不斷填坑的公司。其實,我還能再講講,不過屁股決定腦袋,我講的再多,只會讓你覺得反感。以後,你會明白的。拭目以待吧。

貴州茅台,格力電器 樂視網,信威集團。

同樣的一個人,不同的選擇。兩種人生。自己選吧。

恩,就是這個意思。人總是自己心裡已經把一件事情定性了,然後再去尋找只能(記住只能這兩個字)對自己論點有利的證據。從而違反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分析方法。

就像第一印象覺得一個人不好,然後就在心裡定性這個人不好。之後努力的尋找證據證明這個人不好。如果發現這個人有好的地方,就一味的否定忽略。反過來也一樣。

假設可以大膽,但求證一定要小心理性。有人喜歡搞統計,但統計結果卻都是有利於他的觀點的。科學是理性的,但科學家未必。

做分析有兩個誤區:

一個是論點本身就是錯的,受自己強烈的意識形態和觀點影響。比如我看過一本書。書的論點就是上帝是存在的,達爾文是錯的。那本書寫的很精彩,也有理有據。但論點本身是錯的。再清晰的邏輯也難改論據的蒼白無力。看似無懈可擊,卻經不起證否。

另一個是論點不知道是正確還是錯誤。比如分析一家公司是好公司還是差公司。這完全是可以大膽假設的。但求證的過程中,人為的忽略不利的論據,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觀點更正確。文筆邏輯思維好的可以寫出的很經得起推敲的文章。但卻主觀上誤導了讀者,客觀上誤導了自己。

公司的產品能強大到對消費者心理上形成壟斷,才是真正值得長期投資的公司。也就具備了長期投資的兩個條件:長長的坡和厚厚的雪。

遇到這樣的公司,如果你能等待一個合理的價位,鑽進去就一輩子什麼都不用動了,公司產品的定位優勢沒太大變化的話,就坐著數錢就行了。既省心又省力。

這就算長投的精髓所在吧。

主要是消費者心智方面,格力品牌比美的佔據優勢。(我單單指空調方面)以前美的的空調質量是有些問題,格力一直堅持精品戰略。其實,目前格力和美的在質量上面,難說誰更優質。但在中國消費者心中還是格力優質。

消費者整體收入提高越多,這種觀念上的差距就越大。越不差錢,就越會選擇,知名品牌。

在中國有一部分人會擔心,以後還會回到人斗人,大饑荒的時代。這種顧慮是合理的。我曾跟老人談論過一次。我說不管什麼體制也不能隨隨便便,剝奪地主的生命權和財產權。他們跟我說,你不知道,當時地主多剝削人。我說地主剝削人,可以依照法律懲罰。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拿砍刀一砍,腦袋一落地。來解決問題。我覺得我的觀點已經夠平靜的了。就這樣還把他們氣的心臟疼。(具體內容就不展開了)

對於這樣的問題怎麼解決?再過個20年~40年。這批老傢伙都走了,就好了。人本來就是到死都抱著老觀念有強烈意識形態的動物。只有等新的一批年輕人,成熟以後。他們接受的是新的思想理念。(我說的年份還是照顧長輩說的,其實時間也沒那麼長了)。這時候,想要再回到人斗人,大饑荒的年代去,概率比火星撞地球還低。

體制好還是不好的問題,我不討論,討論也沒用。我最怕的是中國掉入偽民主的怪圈。什麼事都拿來討論,什麼決定都形成不了。各方都說自己代表民意,該獨立的獨立,該公投的公投。若大個中國,積貧積弱。整天就知道為自己黨派或代表人爭來爭去,沒有人為國家的長期利益打算。

既然現行體制好不好,我們不知道,改不改,怎麼改。我們也不知道。那我們討論什麼呢?

很多人簡單粗暴的認為,一切歸根到體制上,只要體制一變,就能解決一切問題。體制決定一切。因為我們從小學歷史,就是這麼教育的。資本主義代替封建制度,HSE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你現在覺得這很荒謬。那麼為什麼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就一定能發展的更好呢?這種思想跟中國的洋務派思考方式是一樣的,認為引進西方先進的科技,就可以以夷制夷。現在人認為改變體制,就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中國所有的問題。

到底是什麼決定社會向前發展的呢?是科技?是體制?我認為是人整體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改變。所謂的體制,不過是人群中湧現的整體思維方式,是政府跟公民簽訂的契約。政府作為公民的代表,按公民的意願行使公權力。所以,只要整體公民的觀念和意識改變了,體制是什麼並不重要,因為它必定向反映公民意識的進程邁進。不信?按法律來說,公民的土地國有,我們只有居住權,沒有所有權。以前可以直接沒收地主的土地然後分配給農民。後來又收回農民的土地,國有化,然後再分配。現在所有房產都收回來,然後再平均分配。或者國有化,禁止交易。試問哪個政府敢?又有哪個政府能做到呢?

所以,爭論中國的體制問題,其實意義不大。誠然,中國有今天,體制的改變,調整。作用也是非常顯著的。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公民整體思維觀念發生了改變。那些所謂的科技進步了,體制改變了,企業家越來越多了。那些都是表面上的東西。都是從公民整體意識里湧現出來的。

當然體制改變,然後公民思維觀念的改變。會有先後順序。所以,我一直強調要感謝DENG小平。要感謝新加坡。如果我們現在大部分人,還認為天天吹喇叭,喊口號。才是正確的。那麼即使體制完全改變了。又有什麼用呢?

就像我上篇評論里寫的,現在的中國人從改革開放直到今天,一直饑渴的了解西方事物。一直不斷的學習。西方的契約論,啟蒙思想。已經慢慢的在滲入人心。尊重人權,重視契約精神,理性的世界觀。中國現在沒有禁止這些思想傳播。任何平台都可以買到接觸到這些思想的書籍或者理念。如果你沒接觸過,那是因為你懶。而不是政府禁止。我們現在跟西方其實一樣。公民和人權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我們更理性的看待世界。我們非常喜歡做生意,甚至喜歡和全世界做生意。這也是政府鼓勵的。生意其實就是一種人與人,國與國交換和交流的方式。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越來越發現,與其閉關鎖國。不如開放交換好。交換可以讓我們更加富裕。現在中國人滿腦子想的都是錢,都是生意。想的都是怎麼讓自己和家人過的更好,物資上更富足。家人更幸福。如果靠強制沒收一批人的財產,而使自己過的好。這叫0和博弈。我贏他們輸。但通過交換,人們就會互通有無。我有你也有。我富你也富。人就會變的理性。很難想像, 你會對你長期產生利益的生意夥伴產生暴力的想法。而開放,交流,生意。還會產生一個最重要的副產品。那就是思想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是1+1大於2。一種思想,傳播出去。傳播者還保留這種思想。而接受者又擁有里新的思想,而且通過你的思想,接受者也許會迸發出新的思想。人們的思想,理念,科學知識,相互傳播交流。進而又迸發出新的理念,思想,科學知識。這是個1加1大於N的進程。

有人總喜歡談自由,其實他們談的還是體制方面的自由。那不是真正的自由。而人大腦里各種思想,交流。相互融合,去偽存真。理性的看待世界,客觀的接受新事物,保持積極學習開放的心態。對一切充滿好奇心。這樣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這是個體層面上的,如果整體上,一國的公民都能擁有這樣的頭腦。那些暴力思維,意識形態,那些偏見,還會存在嗎?至於體制形式上是什麼,還重要嗎?

體制是啥無所謂,誰當官,誰下崗等等,這些事情,讓那些政客去思考吧。就有一點有所謂。別擋著我做生意,別動我的錢袋子。

SO,關心你的生意,讓家人過的更好更幸福。持續不斷的學習,保持自己大腦積極開放。與古今中外,全世界的智者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少關注政治。你遠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偉大。

現在核心的問題是,中國人對歐美的文化,科技,思想。研究的透透的。可在歐美人眼中,中國還是穿著紅衛兵衣服,天天吹喇叭,喊口號的13億農民。一方面的人拚命學,一方面的不屑於學習。我覺得這也是種優勢。

真正看透的智者會說,我們現在哪裡還是資本主義,中國才是。想想我女兒才8歲就知道亞當,斯密。就知道資本,利息,股東是怎麼回事。可有多少西方人知道孔子,老子是幹啥的呢?

中國不是一神教的國家。我們民族很「圓滑」。菩薩顯靈就拜菩薩,耶穌分紅,也感恩。實在不行,關起門來學孔聖人。不過最火的算是「財神爺了。」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保持開放學習的心態。政府再能尊重並保護公民的生命,生存,財產私有權。我想中國未來會很美好。

選的准,未必拿的住。投資很簡單,卻也是十分難的。人性上的把握,也只能靠自己慢慢修鍊了。至今我也沒想出來,怎麼修鍊能轉性。也許還是像我以前所說的,性格是投資者的天賦,性格不適合的話,實在不行。漸漸淡出股市也是一個選項?

有些朋友,看的准,買的也便宜。論選股的能力,洞察力,對時機的把握。都很優秀。可總是小富即安,無法真正看明白企業的價值所在。又或者一上漲就心慌?

我也賣飛了茅台,至今還在反思。雖然是被迫,想起來仍很心痛。沒嘲笑的意思,共同反思,共同進步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兩條腿的書架子 的精彩文章:

TAG:兩條腿的書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