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教基礎 什麼是出坡

佛教基礎 什麼是出坡

牧羊曲

 夢·蝶變

祖海 

00:00/03:45

出坡,原稱「普請」,指在叢林中普請大眾令從事作務、勞役。

《敕修百丈清規》言:「普請之法,蓋上下均力也,凡安眾處有必合資眾力而辦者。」最早始於佛陀時代,於每月初八、十五等日,會鳴犍椎總集眾僧共為洒掃,直至唐代叢林制度確立,此法遍行各地。唐朝禪宗百丈懷海禪師,創立清規以定叢林綱紀,設立出坡普請法,並以身作則,日日帶領僧眾下田耕種、參與農事。弟子見他年老,多次勸他休息,一日甚至暗中藏起他的鋤具,禪師找不到農具,無法作務,當日便不肯用齋,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流傳於世。現代出坡之範圍愈廣,有動態之勞動坡務,比如搬柴運水、打掃環境、摘花摘茶、曬諸藏經等,也有較靜態的勞作,如文書、美工等,凡布施時間、體力、心力成就之勞務,皆稱「出坡」。

出坡普請,具多重意義。總合有二:一者,從利他中完成自利。藉由各種事務,服務利益大眾,擴大心量,培養慈悲與智慧,亦能學習各項技能,所謂「菩薩從五明處學」;亦體會禪定心性之理,於動靜之間磨練。如六祖大師說:「不離自性,即是福田。」諸多禪宗開悟的祖師,皆是在挑柴運水中保任心性,累積福德資糧,待時節因緣至,出而大化眾生。因此,出坡不僅是修福,更是成就道業的契機。同時也是在修習六度萬行,積攢往生資糧。所謂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若人能布施精神、體力,就能逐漸舍離對「我」與「我所」的執著。大眾和合出坡,就是在行善法、結善緣,所做的一切不是為自己,而是幫助別人的利他發心;出坡當下,身口意三業清凈,念念都是正念,即是持戒;能夠忍受風吹日晒與外界的誘惑,就是力行忍辱;三寶之事始終發心護持,三年五載,至心不倦,就是常行精進;出坡作務時,清楚明白,隨順覺性,沒有妄想,即是禪定。

佛教中還有一則公案是描述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第四代傳人趙州禪師關於出坡的開示:一位青年僧侶請教趙州禪師:「弟子剛入佛門,懇請禪師慈悲教導,引領契悟禪道。」趙州禪師問:「吃過飯了沒有?」青年僧侶回答:「用過了!」「既然吃過飯,那去洗碗吧!」趙州禪師說。過了一會兒,青年僧回來說:「碗已洗凈了。」趙州禪師又道:「去掃一掃地吧!」青年僧侶忍不住了,問道:「難道參禪學道,除了洗碗、掃地以外,就沒有別的了嗎?」趙州禪師回答道:「除了洗碗、掃地以外,還有什麼叫做禪法?」 修福積善,卻不執著一切善,亦如《金剛經》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從有為的事相修持,進而契入無為之理,了達三輪體空的真理,即布施者、接受者及所施的物品皆是緣起性空,當下就是般若智慧。二者,維繫佛法,普利群生。大眾上下合力、分工合作,團結一心,共同為弘揚佛法而貢獻心力,因和合而力量大,使來道場的善信一見到莊嚴清凈的環境就心生歡喜。此即度眾之法,使眾生對佛法起信,更種下清凈善種子於八識田,將來必有果熟之時。

「出坡」不僅是維繫僧團運作的重要制度,更是成就大眾道業的勝妙福田。在道場中,不論是掃地或種種出坡作務,一點一滴都是布施供養,若能懂得修福,智慧也會隨之開明。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了解叢林出坡的意義,不僅是去發心落實,更能樂在其中,不舍一小善,任何出坡作務的因緣都能積極發心,如得至寶一般珍貴。所以若能在因地上廣修福德,果地上自能淬鍊出自性智慧的光芒。福德,是橫渡苦海的資糧,若能再以般若智慧為導航,必能回因向果,直達無為解脫的彼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岩文教 的精彩文章:

進入寺廟內大雄寶殿的注意事項

TAG:華岩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