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隱公與大臣一番話,千年後成就一異族族名:略談春秋姓氏的不同
公元前715年,魯國大臣無駭去世。無駭位居司空,是魯國三卿之一,掌管魯國工程建築等等事務。公元前721年,無駭曾經帶兵消滅極國,為魯國立下戰功。
無駭過世,作為魯國公族卻沒有謚號,其後人也還沒有族號,因此公子羽父特地向魯隱公請示。周時禮儀制度實在太多、太繁瑣,魯隱公對如何賜謚號與族號也不太明白,急忙向他所倚重的大臣眾仲請教。
眾仲回答:「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
人死後為他賜予謚號的禮節,據王國維考證,源於周恭王、周懿王諸王之後。所謂「族」,按楊伯峻先生釋義,就同於姓氏之「氏」。清人毛奇齡在《經問》中說:「氏與族原無分別。襄仲以『仲』為氏,以『東門』為族,而襄仲之子為東門氏,則『族』亦稱『氏』。晉叔向曰:『肸之宗十一族,惟羊舌氏在而已。』夫叔向以『叔』為族,以『羊舌』為氏,今併(同並)『羊舌』而族之,則氏亦稱族。無駭已是公孫之子,生前未嘗賜氏,故於其死,羽父為之請氏。」
毛氏解釋了「氏」就是「族」,但對於無駭為何要賜「氏」並未解釋清楚。儒學大家顧炎武在仔細考證之後,指出:「春秋隱、桓之時,卿大夫賜氏者尚少,故無駭卒而羽父為之請族。庄、閔以下,其時無不賜氏者矣。」(顧炎武《日知錄》)
以上而論,魯隱公賜「謚」與「族」於大臣,是無意間創建了一項禮儀制度。難怪《春秋》上會對「無駭」之死如此重視,還特別在史書上記載下來——不是因為無駭本人重要,而是因為魯隱公創立了諸侯賜「謚」與「族」的禮儀制度。
眾仲這番話,實際上就涉及了周代賜「謚」、「姓」、「氏」的禮制。
周時社會等級制度森嚴,天子高高在上,因而在賜予屬下姓氏的權力也顯得尊貴無比。所謂「天子建德」,意思是「天子立有德之人為諸侯」,這是西周分封制的開端。
分封諸侯以後,天子還要為諸侯賜「姓」與「氏」。所謂「姓」,就是指始祖的出生,後世繁衍百代,姓不能變;所謂「族」,就是附屬,始祖之旁枝別屬需各自立「氏」,以別貴賤。《禮記·大傳》:「系之以姓而弗別」,「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這是說「姓」之所以不能變,其作用主要是避免後世近親通婚。從優生優育角度而言,周人建立姓氏制度以防近親結婚,有一定科學道理。像著名的晉文公,父親為晉獻公,母親狐姬也是唐叔虞之後,結果生下重耳身體就有畸形——肋骨緊密相連如一整體。所以,《國語·晉語四》就此批評:「同姓不婚,惡不殖也。狐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之子也,實生重耳。」幸運的是,重耳智商沒受影響。
天子賜諸侯「姓」的原則,是「因生以賜姓」。所謂「因生」,傳統上有多種解釋。其一,是王充所主張的,因其祖先得孕方式而得姓:典型如商朝先祖契,其母曰簡狄,吞燕子(卵)而生契,所以商人姓子。其二,是《春秋左傳正義》中所說,因其祖所生之地而得姓:如舜帝出生在媯汭,所以陳國國君姓媯。其三,是于鬯所主張,將「生」通假為「性」,「性」就是「天子建德」之「德」。實際上,古人「姓」之由來多種多樣,未必局限於這幾類。眾仲所言,也許只是周王室賜「姓」的禮節,未必能覆蓋古代所有姓氏的由來。
諸侯的「姓」確定後,接下來就是封諸侯以土,以諸侯的領地名作為諸侯之氏。這就是眾仲所說的「胙之土而命之氏」:周王室封舜帝之後於陳,賜姓媯,命氏為陳;鄭桓公封於鄭,姓為姬,氏就是鄭等等。
到了諸侯這一等級,賜姓與氏的禮制又發生了變化。杜預注云:「諸侯位卑,不得賜姓。」諸侯地位比天子低了一等,所以不可賜「姓」,只能命「氏」。
眾仲說:「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杜預的解釋是「其臣因氏其王父字」。所謂「王父」,就是祖父。杜預意思,就是諸侯的臣子必須依其祖父的字為氏。以字為族者,多是公族,但是考之於歷史,族名卻未必一定是祖父之字。鄭穆公之子公子去疾,字子良;子良之子為公孫輒,他的孫子良宵就是以良為氏;良宵之子,又稱良止。這與杜預所主張相同。然而,也有以父字為氏的例子,如衛國的子叔、公孟,宋國的石氏。(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隱公九年》)
魯隱公此次命氏,就更為特殊。
《左傳》云:「公命以字為展氏。」杜預為之註解:「諸侯之子稱公子,公子之子稱公孫,公孫之子以王父字為氏。無駭,公子展之孫,故為展氏。」以《左傳》原文而言,「以字為展氏」,並沒有明確「展」是無駭之字還是其祖父之字。但從文義而言,「展」更可能為無駭本人之字。無駭滅極國,是魯隱公執政前期少有的對外戰功,魯隱公當然不能不加以褒獎,以無駭之字作為其族人的氏號,顯然更符合魯隱公心跡。
所以,今人更傾向於「展」為無駭本人之字。
除了以字為「氏」的禮儀外,還有以官名和邑名為「氏」的禮儀:「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像司馬氏、司空氏、司徒氏、司城氏、士氏、中行氏等等都是以官名為氏,如晉國的韓氏、趙氏、魏氏等等都是以邑名為氏的例子。
然而,不管杜預的認識是否正確,他所註解的《春秋》名頭實在太響,已被後人視作權威中的權威。他這一句「公孫之子以王父字為氏」,也被後世視作儒家禮法經典,居然由此而催生了中國古代一少數民族的國名和族命。
兩漢三國時代,鮮卑逐漸崛起,慕容氏就是其中較為強盛的一支鮮卑部落。西晉時,由於慕容鮮卑與中原漢族政權多有合作,逐漸趨向漢化。到慕容涉歸之時,在保全柳城(今遼寧朝陽地區)立有大功,被西晉皇室封為鮮卑單于,遷徙至漢族聚居的遼東北部,更是加速了慕容家族的漢化進程。慕容家族之人,無不誦讀儒家經典,廣泛地接受了漢文化。
慕容涉歸死後,他兩個兒子之間卻出現了裂痕。
慕容涉歸的嫡子是慕容廆,雖然年幼,卻因宗法制而繼承了鮮卑單于之位。慕容涉歸長子是吐谷(音玉)渾,不幸為庶妾所生,無法繼位,所以慕容涉歸生前分給他部落一千七百家。在父親死後,慕容廆和吐谷渾兩部族的馬匹互斗,慕容廆因此大怒:「父親當年將你我兄弟二人領地分開,為何你不遠些放牧,卻一定要讓馬群互斗!」慕容廆之所以發怒,心裡也是對庶兄有些忌憚。吐谷渾聽說後,也極為生氣,答道:「馬不過是畜牲,互斗是常見之事,何必遷怒於人!要想分開容易,我就要離開你萬里之遙了!」於是,在西晉末吐谷渾合族從遼東遷徙到了枹罕(今甘肅省臨夏縣附近)。
吐谷渾西遷後,實力不斷增強,慢慢統治了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的羌、氐部落,建立起一個國家。吐谷渾死後,兒子吐延繼位,號稱河南王。吐延為人,高大勇武,性格卻多猜忌,羌人、胡人都十分怕他。後來,羌人酋長姜聰刺殺了吐延。吐延身負致命傷,卻不肯拔出身上所中之劍,而是招來親信紇,急忙交代後事:讓紇輔佐兒子葉延,並迅速保護白蘭(今青海巴隆河流域布蘭山一帶),以鞏固起統治。在交代完畢後,吐延了無遺憾,當場就拔劍而亡!
葉延為人,孝順好學。在讀《左傳》之時,他看到了杜預的「公孫之子以王父字為氏」之說,感觸不已。然後,他就把祖父之名「吐谷渾」定為國名,從此「吐谷渾」也成為了葉延一族的族名。從公元313年到663年,吐谷渾橫跨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等等多個朝代,成為祁連山和黃河上游谷地的一個著名國家。
魯隱公在與眾仲討論無駭族名之時,會想到千年後居然成就了鮮卑人的國名與族名嗎?中華文化的強大影響力,由此可見。文化軟實力,不但是歷史傳承,更是國力所致。如果不是中原文明數千年長盛不衰,中華姓氏文化又何以影響到周邊異族,讓異族都艷羨不已、紛紛效仿?
——完——
作者|欲云:喜歡歷史的理工男,現居深圳
圖片| 來自網路,
欲雲談史論今
解讀不一樣的歷史
以古喻今
※春秋第一美男子,成鄭國第一惡人,被鄭莊公庇護後仍難逃非命之死
※得管仲、安天下?齊伐魯兩敗,證明即便得管仲還是欠缺一關鍵事務
TAG:欲雲談史論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