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蒙古文書法基礎練慣用紙與毛筆印章

蒙古文書法基礎練慣用紙與毛筆印章

請關注我們新服務號,會有更多新項目為大家服務

蒙古文書法基礎練慣用紙

蒙古文字起源

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聘請奈曼部落的文人為其子弟和臣僚們教授回紇式蒙古文字,從此蒙古族開始有了統一的文字歷史。蒙古族在借用回紇字母拼寫蒙古文的過程中,經過不斷改進和完善,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回紇式蒙古文字,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宣紙起源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民間傳說,東漢安帝建光元年(121年)東漢造紙家蔡倫死後,他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一帶以造紙為業,很想造出一種世上最好的紙,為師傅畫像修譜,以表懷念之情。但年復一年難以如願。一天,孔丹偶見一棵古老的青檀樹倒在溪邊,因終年日晒水洗,樹皮已腐爛變白,露出一 縷縷修長潔凈的纖維,孔丹取之造紙,經過反覆的試驗,終於造出一種質地絕妙的紙來,這便是後來有名的宣紙。宣紙中有一種名叫「四尺丹」的,就是為了紀念孔丹,一直流傳至今。但是這種說法尚缺文獻考證,僅口頭流傳於民間。

蒙古文字書寫規範「五線」印刷於毛邊紙上。手工五線毛邊紙規格為:42*72cm,線條間距為1cm。選用最傳統技藝生產的手工毛邊紙,是書法愛好者最理想的練習紙。

毛筆,是古代中國與西方民族用羽毛書寫風采迥異的獨具特色的書寫、繪畫工具。當今世界上雖然流行鉛筆圓珠筆鋼筆等,但毛筆卻是替代不了的。據傳毛筆為蒙恬所創,所以至今被譽為毛筆之鄉的河北衡水侯店和浙江湖州善璉每逢農曆三月初三,如同過年,家家包餃子,飲酒慶賀,紀念蒙恬創毛筆。自元代以來,浙江省湖州市善璉鎮生產的具有「尖、齊、圓、健」特點的「湖筆」成為全國最著名的毛筆品種。毛筆在歷代都有不同的稱呼。春秋戰國,諸侯稱雄。此時,各國對毛筆的稱呼都不同。吳國(今江蘇)叫「不律」,楚國(今湖北)叫「插(竹)」。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一律稱為「毛筆」。而白居易稱筆為「毫錐」,《寄微之》詩云:「策目穿如札,毫鋒銳若錐。」狼毫,是指用黃鼠狼的尾毛做成的毛筆。如:小楷狼毫。毛筆的一種,用黃鼠狼(鼬鼠)尾部的毛製成,故名。以我國東北產的「關東遼毫」品質最佳。特點是潤滑而富有彈性,宜書宜畫,以畫為主。

印章石

葉蠟石為主組成的一種石料,質地密軟。用以雕刻印章和藝術品,故名。在中國傳統石文化中,印章石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中國的印章石品種繁多,但最著名的印章石莫過於所謂「四大系印石」,即福建壽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石和內蒙古巴林石。此外,長白石廣綠玉萊州玉也是較為著名的品種。  印章石又稱印石,顧名思義即適於刻制印章的玉石,實際上是指主要由粘土礦物組成的、色彩瑰麗、石質細膩滋潤、柔而易攻、適於刀刻、以印章為主的工藝品的玉名。印章石最常見的石質為葉蠟石質,也有高嶺石地開石絹雲母綠泥石等粘土礦物組成的各種石質。當然並非其它玉料就不可治印,印石也並非不能製作雕刻玉器,這主要是個傳統和積習的問題。

印章石在我國玉石文化中,佔有一個很特別且很重要的席位,自古就與社會文化與政治結下了不解之緣。歷代文人墨客、畫師筆匠、商賈官吏,無不以特製的印章留下印記,來表達或證明物之所屬或認可的意願;象徵皇權的玉璽,更是皇帝驗明正身的寶物,萬萬遺失不得。這其中很多印章即是由上述所說的印章石所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哈旺加卜蒙古文書法 的精彩文章:

TAG:哈旺加卜蒙古文書法 |